☉ 周華 牛亞林
江蘇省淮安市始終把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工作放在首位,結合自身實際建立了“四聯四強”工作法,持續發揮社會組織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作用,推動引領性強、黨建活動好,政策性強、履職增效好,公益性強、社會評價好的社會組織品牌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組織聯建強堡壘。目前,淮安市共有登記的各類社會組織5218家。為切實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促進社會組織健康發展,淮安市積極推動市、縣(區)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建設,實現市、縣(區)兩級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建設全覆蓋。同時,淮安市堅持把組織聯建作為強化社會組織黨支部建設的有力抓手,在市、縣(區)兩級社會組織綜合黨委、各行業主管單位(業務主管單位)共同指導下,推動社會組織黨支部按照“行業主管、地域相同、業務相近”的原則,建立黨支部雙向聯建機制。2020年以來,全市共有60多個社會組織黨支部開展了組織雙向聯建,發揮了“火車頭”社會組織黨支部帶動作用,通過雙向聯建實現了社會組織黨支部工作規范化、常態化、標準化,強化了社會組織黨建“紅色堡壘”作用的發揮。
活動聯辦強作用。淮安市堅持把活動聯辦作為強化社會組織活力的有效載體,建立了黨支部“主題黨日”、協會商會“月月訪 季季談”優化營商環境活動、“書記講黨課”和“政策宣講走基層”等常態化活動聯辦機制。2020年以來,共開展110多場次聯辦活動,吸引400多個社會組織參與,增強了凝聚力。通過活動聯辦,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資源聯動、融會貫通,形成了活動開展與業務融合、活動開展與地方經濟建設融合、活動開展與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相融合的良好互動局面,強化了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發展的活力。
人才聯培強隊伍。淮安市堅持把人才聯合培養作為強化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建立了組織部門、機關黨的建設部門、民政部門三方聯合培養培育社會組織黨務工作人才機制,分層分級開展社會組織黨務工作者培訓和資格認證工作。堅持“客觀工作、嚴格標準、注重實績、好中選優”的原則,完善年度考核合格達標機制,建立社會組織黨務工作者“紅領津貼”獎勵措施。2020年以來,共有140多名社會組織黨支部書記、150多名機關選派的黨建指導員參加了培訓。通過人才聯培促進了社會組織黨務人才的專業能力素質提升,推動了社會組織內部治理能力不斷提高,助力了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
信息聯通強發展。淮安市堅持把信息聯通作為推動社會組織參加經濟社會建設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有效途徑,依托市、縣(區)兩級社會組織登記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建立了組織、民政、發改、財政、稅務等多部門參與的信息聯通平臺,實現了社會組織黨員管理信息、會員產業信息、政府政策出臺和落實信息、營商環境優化信息等12類信息互聯互通。各部門明確專人負責,實現了社會組織服務能力信息與社會需求、社會組織黨員流動管理、政府惠企政策出臺與落地、社會組織參與鄉村振興等信息的及時準確對接,有效推動了社會組織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