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蘭麗影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好、運用好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即做到“六個必須堅持”。堅持人民至上位居“六個必須堅持”首位。堅持人民至上,是無產階級政黨堅持馬克思主義人民立場的實踐要求,是中國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體現,是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根本出發點,是我們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理論創新的基本遵循。
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其根本價值追求就是為人類求解放。在人類思想史上,沒有一種思想理論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人類產生如此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也沒有一種理論如此深深植根于人民。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
堅持一切為了人民。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這穿透歷史的時代強音充分印證,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自由解放的道路,以科學的理論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馬克思主義是為了改變人民歷史命運而創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的。
堅持緊緊依靠人民。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考察人類個體與群體的歷史作用基礎上,第一次科學闡明了人民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的實踐活動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1844 年,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對布魯諾進行了批駁,他們態度十分鮮明地指出,“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隨著歷史活動的深入,必將是群眾隊伍的擴大?!痹谌祟悮v史發展中,人民群眾作為社會歷史的主體,既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更是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的每一步,都蘊含著人民群眾豐富的智慧和無限的創造力。
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馬克思、恩格斯設想在未來社會中,“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創造出來的福利”。恩格斯結合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哥達綱領批判》《資本論》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系列主張,闡明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社會應該“給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給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質生活和閑暇時間,給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具有跨越國度、跨越時代的影響力,就是因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的人間正道。”相信誰、為了誰、依靠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衡量一種思想理論先進性的根本尺度。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我們黨的理論之所以得到億萬人民擁護,就在于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是人民利益、人民心聲的集中表達。
實踐沒有止境,理論創新也沒有止境。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既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奮斗史,也是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的理論創新史。
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立了毛澤東思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在毛澤東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斗爭,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新中國成立以后,順利地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實現了一窮二白、人口眾多的東方大國大步邁進社會主義社會的偉大飛躍。
以鄧小平同志、江澤民同志、胡錦濤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成功開創、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國實現了從生產力相對落后的狀況到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的歷史性突破,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到總體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推進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的偉大飛躍。黨領導和支持開展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科學回答了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時代課題,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統攬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
歷史證明,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理論創造的基礎和源泉。黨的理論創造創新,一切從人民中來,源自于人民的需要,解決人民的問題,集中人民的智慧,指導人民的實踐。
扎根人民的理論必然為人民所擁護,服務人民的理論必然為人民所遵循。新征程上,我們要站穩人民立場、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創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為人民所喜愛、所認同、所擁有的理論,使之成為指導人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站穩人民立場,就是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為什么人的問題,既關乎一個政黨的根本立場,也決定一個政黨的根本性質。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懊裥氖亲畲蟮恼巍薄白屓嗣裆钚腋J恰畤笳摺?。全黨必須牢記,為什么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必須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把握人民愿望,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
人民是我們黨的生命之根、執政之基、力量之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鄉親們是哭還是笑。”共產黨就是給人民辦事兒的,就是要人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來,一年比一年過得好。中國共產黨執政的唯一選擇,就是為人民群眾做好事,為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拼搏、奉獻、服務。因此,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恒心。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從人民群眾偉大實踐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唯有如此,才能創造出人民認可的理論。
尊重人民創造,就是尊重人民首創精神。人民的創造性實踐是理論創新的不竭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蔽覀凕h來自于人民,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要深深植根億萬人民的生動實踐,發揮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及時發現、概括、總結人民群眾創造出來的好做法、好經驗,使之上升為理論和政策并指導新的實踐。
集中人民智慧,就是要深入實踐全過程人民民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比嗣竦牧α亢椭腔郏峭苿由鐣髁x現代化建設的動力源泉。全過程人民民主能夠擴大人民有序政治參與,保證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發揮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凝聚人民更廣泛智慧和力量,集民智、匯民力、聚民心,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新時代新征程,我們黨要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的根本政治立場,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