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勇
大慶油田有限責任公司天然氣分公司
被試儲庫承擔多處產能裝置所產輕烴的儲存、輸送、計量任務,共有1 500 m3球形混合輕烴儲罐6 座,1 000 m3深冷輕烴儲罐2 座,日均外輸輕烴1 700 t(表1),年儲運能力可達50×104t以上,是大慶市一級消防重點單位。該儲庫現有混合外輸輕烴泵6臺,其中額定流量60 m3/h變頻雙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3 臺,額定流量30 m3/h 工頻臥式屏蔽泵3 臺。另有深冷外輸輕烴泵2 臺,均為額定流量30 m3/h工頻立式屏蔽泵。

表1 2020年外輸輕烴情況Tab.1 External transportation of light hydrocarbon in 2020
儲庫外輸至計量交付點管道為兩條Φ219 mm×7 mm,長度16.3 km,設計壓力4.0 MPa的混烴管道以及一條Φ159 mm×8 mm,長度16.3 km,設計壓力6.4 MPa 的深冷烴管道。其中混烴管道為一運一備的運行模式。為防止輕烴汽化造成損失,計量交付點的混烴輸送壓力不低于1.5 MPa,深冷烴輸送壓力不低于1.8MPa。
參照GB/T 3215—2019 《石油、石化和天然氣工業用離心泵》中的標準,在額定葉輪直徑下,為保證運行時有較高的效率和較低的振動值[1],泵的工作點應落在有效工作范圍(最佳效率點流量的70%~120%)內,泵設計工作點應在最佳效率點工作,即離心泵設計點指泵效最高所對應的工況點。如果工作點剛好是設計點,則是最理想的實際工況。
在管網壓力恒定情況下,以20 ℃混烴密度680 kg/m3計算,混烴1#~3#泵設計額定流量為60 m3/h(表2),按最佳工況最大外輸量設置為40.8 t/h,此時出口壓力約為1.6 MPa;混烴4#~6#泵設計額定流量為30 m3/h,按最佳工況[2]最大外輸量設置為20.4 t/h,此時出口壓力約為2.5 MPa。

表2 混合烴外輸泵優化前運行方案Tab.2 Mixed hydrocarbon external pump operation scheme before optimization
根據優化前最近3個月外輸數據進行分析,日外輸量平均值約55 t/h,因此外輸方案為:在外輸量小于40 t/h 時,啟動1#~3#泵中的1 臺;在外輸量大于40 t/h 時,啟動1#~3#泵中的1 臺,啟動4#~6#泵中的1 臺,同時運行2 臺泵。但考慮實際條件以及操作習慣等因素,1#~3#泵為主要長時間運轉外輸泵,當需要啟動4#~6#泵時,常常忽視1#~3#泵的變頻功能,多通過手動控制4#~6#泵出口閥調節總外輸量。
在管網壓力恒定情況下,以20 ℃深冷烴密度0.55 kg/m3計算,深冷A#、B#泵設計額定流量為30 m3/h(表3),按最佳工況最大外輸量設置為16.5 t/h,此時出口壓力約為3.4 MPa。根據優化前最近3個月外輸數據進行分析,日外輸量平均值為20 t/h,因此外輸方案為:在外輸量小于16 t/h 時,啟動A#、B#泵中的1 臺;在外輸量大于16 t/h 時,同時啟動A#、B#泵。

表3 深冷烴外輸泵優化前運行方案Tab.3 Cryogenic hydrocarbon external pump operation scheme before optimization
(1)分析機泵性能曲線值[3],聯系廠家至現場確定優化值。首先咨詢機泵廠家,機泵是否可以在最佳工況范圍內增加泵外輸量,以及外輸臨界值如何進一步設定,并且減少機泵磨損值[4],廠家技術人員到現場探討如何優化運行參數設定。因深冷A#、B#泵為2002年產德國進口泵,原有曲線圖已無法找到,根據現場泵的工況參數重新提供了性能曲線圖(圖1)。
由圖1可知,在外輸量為30 m3/h的工況下,泵效率為47%,泵氣蝕[5]余量為1.3 m,功率為43.8 kW,此時為最佳工況,但就實際情況考慮,外輸量較低,泵效偏低[6]。在選取泵效較高工況點時,外輸量有所提升,為滿足生產需求的外輸量最大值24 t/h,可選取工況為:外輸量45 m3/h,即24.75 t/h。此時,泵效為54%,功率為50 kW。

圖1 輕烴泵性能曲線Fig.1 Light hydrocarbon pump performance curve
(2)根據優化值進行實地實驗,測量各項參數。根據第一部分選取值的方法對機泵進行測試,當設定A#泵外輸量為24 t/h時,即額定流量的145%時,電流為65 A,泵出口壓力為3.1 MPa,溫度15 ℃,泵振動值[7]為0.08 cm/s,測量值處于正常范圍內。根據以上兩方面優化依據分別對其他6臺泵進行測試,得出優化運行方案。
在管網壓力恒定情況下,以20 ℃混烴密度680 kg/m3計算,混烴1#~3#泵設定最大外輸量為75 m3/h,額定流量的125%,即外輸量為51 t/h(表4),此時出口壓力約為1.65 MPa;混烴4#~6#泵設定最大外輸量為37 m3/h,額定流量的123%,即外輸量為25 t/h,此時出口壓力約為2.1 MPa。

表4 混合烴外輸泵優化后運行方案Tab.4 Mixed hydrocarbon external pump operation scheme after optimization
根據優化前最近3 個月數據[8]進行分析,日外輸量平均值為55 t/h,因此外輸方案為:在外輸量小于50 t/h 時,啟動1#~3#泵中的1 臺;在外輸量大于等于50 t/h 時,啟動1#~3#泵中的1 臺,啟動4#~6#泵中的1臺,同時運行2臺泵,以4#~6#泵作為長時間運轉主要外輸泵,并控制在最大外輸量上,通過1#~3#泵變頻自動調節外輸量。
在管網壓力恒定情況下,以20 ℃深冷烴密度0.55 kg/m3計算,A#、B#泵設定最大外輸量為45 m3/h,額定流量的150%,即外輸量為24 t/h(表5),此時出口壓力約為3.1 MPa。根據優化前最近3個月外輸數據進行分析,日外輸量平均值為20 t/h,因此優化后外輸方案啟動1臺泵即可。

表5 深冷輕烴泵優化后運行方案Tab.5 Cryogenic hydrocarbon external pump operation scheme after optimization
根據優化運行方案,選取機泵運行狀態較好的混烴1#泵、4#泵、深冷B#泵進行測試。每日分別進行定點數據采集,采集數據包括:機泵電流、出口壓力、流量,振動值參數,判斷運行狀態是否異常。共檢測9天數據進行記錄,情況如下:
(1)混烴外輸1#泵數據。共運行216 h,電流在90~110 A 之間,出口壓力在1.5~1.8 MPa 之間,最大外輸量控制在50 t/h,為額定流量的122%,運行正常。
(2)混烴外輸4#泵數據。共運行94 h,電流在70~75 A之間,出口壓力在2.0~2.3 MPa之間,最大外輸量控制在25 t/h,為額定流量的122%。在運行至93 h,監測發現振動值逐漸上升,由0.64 cm/s逐漸升至0.98 cm/s,振動值偏大,壓力表顯示2.0 MPa,電流70 A。
發現問題后立即控制泵的流量,將出口壓力調至2.5 MPa,泵的振動值降低至0.91 cm/s(標準為0.65 cm/s),且水套[9]再次出現漏水現象。停泵1 h后,再次啟泵試運檢查,泵監測表顯示有誤差,用隨機振動儀監測調整泵的基礎,同時降低泵的運行負荷,使泵的振動值降低至0.63 cm/s。調整過程中發現負荷增加時泵的振動偏大,當泵的運行壓力控制在2.8~3.1 MPa 時,泵的振動值才能低于標準振動值。考慮生產安全因素,暫停該泵試運。
(3)深冷外輸B#泵數據。共運行192 h,電流在50~55 A之間,出口壓力在2.8~3.0 MPa之間,最大外輸量為22 t/h(試運行期間外輸需求最大值為22 t/h),為額定流量的133%,運行正常。
(1)混合輕烴泵運行情況。當外輸量小于40 t/h時,優化前后均啟動1臺泵,即啟動混烴1#~3#泵中的任意1臺,無節能;當外輸量為40~50 t/h時,優化前啟動兩臺泵,1#~3#泵按最佳工況最大外輸量設置為40 t/h,4#~6#泵通過調節出口閥門達到調節外輸量。優化后,只啟動1#~3#泵中的1臺。
以某月份儲庫外輸量作為計算依據,該月輕烴泵外輸量在40~50 t/h 區間的時段共計運行294 h,優化前耗電量23 192 kWh(表6),優化后耗電量19 327 kWh(表7)。通過計算得出,混烴外輸泵優化后的耗電量是優化前的83.3%,耗電量降低16.7%。當外輸量大于50 t/h 時,優化前混烴1#~3#泵在最佳工況下最大外輸量設置為40 t/h,混烴4#~6#泵通過調節出口閥門調節外輸量。優化后,4#~6#泵按最佳工況最大外輸量設置為25 t/h,1#~3#泵通過變頻[10]調節外輸量。

表6 混烴外輸泵優化前耗電量Tab.6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before optimization of mixed hydrocarbon external pump

表7 混烴外輸泵優化后耗電量Tab.7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fter optimization of mixed hydrocarbon external pump
以某月份儲庫外輸量作為計算依據,該月輕烴泵外輸量在大于50 t/h的時段共計運行386 h,優化前后耗電量均為31 465 kWh,無變化。如果外輸量大于55 t/h,1#輕烴泵電流增加,消耗電量增加,優化后耗電量大于優化前電量,所以優化前更節能。
(2)深冷輕烴泵運行情況。當深冷泵外輸量小于16 t/h 時無節能。以某月份儲庫外輸量作為計算依據,該月輕烴泵外輸量在16~24 t/h區間的時段共計運行468 h;優化前當外輸量小于16 t/h時只啟動1 臺泵,大于16 t/h 時啟動兩臺泵,優化前耗電量25 844 kWh(表8),優化后當外輸量小于24 t/h時啟動1臺泵,大于24 t/h時啟動兩臺泵,優化后耗電量15 998 kWh(表9)。通過計算得出,深冷外輸泵優化后的耗電量是優化前的62%,耗電量降低38%。

表8 深冷外輸泵優化前耗電量Tab.8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before optimization of cryogenic hydrocarbon external pump

表9 深冷外輸泵優化后耗電量Tab.9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fter optimization of cryogenic hydrocarbon external pump
通過試運行期間數據參數可知,混烴額定流量60 m3變頻雙端面機械密封離心泵,以及深冷額定流量30 m3工頻立式屏蔽泵運行較為正常,未出現參數超過標準值的情況,現場運行狀態良好,運轉聲音正常。
按照國內目前輕烴儲庫的運行狀況,根據上游產量情況,制定外銷輕烴計劃。為了能夠完成銷售計劃,外輸輕烴量為固定值。通過安裝變頻器,控制振動值在標準振動值0.65 cm/s以下,以外輸輕烴量為目標值,優化匹配不同泵運行方案,減少了輕烴泵啟停次數,節約外輸耗電量16.7%,可有效降低輕烴儲庫生產運行成本,建議同類儲庫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