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放療是利用放射線治療腫瘤,它和手術一樣是加強腫瘤局部控制的一種重要方法。
放療結束后,人體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因此,在放療周期結束后,病人應做一次全面體格檢查及肝腎功能檢查。
放療對腫瘤細胞有一定的選擇性
放療是放射治療的簡稱,就是人們常說的“烤電”,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所產生的α、β、γ射線或X射線治療機和各種加速器所產生的不同能量的X射線、電子束、質子束、中子束和其他重離子束等對腫瘤進行治療的一種方法。
從生物學角度來說,放射治療對腫瘤細胞具有一定的選擇性,然而這種選擇性并不是絕對的,射線對周圍正常組織細胞也有破壞作用,醫務工作者會選擇合適劑量最大限度地殺傷腫瘤細胞,同時把對正常組織的損傷降到最低。
一般放療后因為放療部位和體質不同等因素,病人會出現不同的反應,有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等癥狀,也有可能出現胸痛咳嗽、胸悶氣短、發熱等不良反應。若出現這些癥狀,主管醫生會對癥治療。
患者應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保暖,保證充足睡眠,飲食宜清淡營養容易消化,適當運動鍛煉身體,增強機體免疫力。
放療部位要避免刺激
對于腫瘤病人來說,放療期間以下方面需要注意:選用全棉柔軟內衣,避免粗糙衣物摩擦照射部位皮膚;照射后用溫水和柔軟毛巾輕輕蘸洗,照射部位皮膚禁用肥皂擦洗或熱水浸浴,禁用碘酒、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劑,避免冷熱刺激,不要撓抓;皮膚脫屑切忌用手撕剝;多汗區皮膚如腋窩、腹股溝、外陰等處保持清潔干燥;保持照射劃線清晰,以確保放療定位的準確性;盡量避免暴曬。
其實放療和化療不同,化療屬于全身治療手段,掉頭發相對常見,而放療只有照射區及附近部位會受到損傷,也就是說,只有放療照射到頭部,頭皮因受到射線照射產生損傷才會產生脫發現象,但若患者抵抗力增加或者停止放療后,頭發就會慢慢長出來。故治療期間要放松心情,積極配合治療。
照射部位皮膚至少保護1個月
那么做完放療后身體有放射性嗎?放療后的病人并不自帶輻射,機器射線一旦關閉,輻射就消失,不會長期留在體內。
放療周期結束后,病人應做一次全面體格檢查及肝腎功能檢查。照射部位皮膚仍需保護至少1個月。護理人需隨時觀察病人局部及全身反應消退情況。
如果是口腔受照射,病人4年內不能拔牙,特別是當出現放射性齲齒所致的牙齒頸部斷裂時,牙根也不能拔除,平時可用含氟類牙膏預防,出現炎癥時予以止痛消炎。
此外,病人應加強照射部位的功能鍛煉,如頭頸部放療后練習張口,乳腺癌放療后練習抬臂鍛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