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蕙君
乳腺結節,是女性體檢報告單上經常會出現的字眼,但大家對于乳腺結節的態度卻是兩極分化:一種認為結節很普遍,無需理會;一種則瞬間聯想到癌,心生恐懼。遼寧省腫瘤醫院乳腺外科副主任張鑫豐表示,不同類型的結節,不可一概而論。
多數“結節”為良性
“乳腺結節是乳腺組織在影像學儀器中表現出的一種形態學改變,也是一種影像學普遍存在的征象。簡單地說,乳腺結節只是一種現象,而并不是疾病本身。”張鑫豐介紹,乳腺結節類型不同,其背后的疾病也不同。具體而言,乳腺結節可以見于各種乳腺疾病,比如乳腺增生、乳腺囊腫、乳腺纖維腺瘤、漿細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這些疾病都可表現為結節,值得慶幸的是,這其中約80%為良性疾病。
張鑫豐進一步解釋道,乳腺也是雌激素的一個靶器官,以大家熟知的乳腺增生所致的乳腺結節為例,育齡婦女在月經周期的變化過程中,會出現乳腺小葉的囊性或實性擴增,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表現在彩超上,就是一些被稱為“結節”的低回聲結構,這些低回聲結構往往會隨著月經周期的變化而變化,你會驚奇地發現,你在月經過后10天或半月再復查彩超時,那個讓你惴惴不安的結節竟然自行消失或縮小了!
有些結節暗藏殺機
盡管乳腺結節的良性比例很高,但畢竟有一小部分暗藏殺機。這類結節長什么樣呢?張鑫豐告訴記者,一般來講,顯示腫塊回聲不均勻,邊界不清,有明顯血流信號,邊緣毛刺樣或蟹足樣改變,簇狀細小鈣化等都是乳腺癌典型聲像特征。“當超聲檢查發現懷疑惡性的病灶時,可以再結合鉬靶或磁共振檢查,必要時在超聲引導下行腫塊穿刺活檢,明確病理診斷。”
張鑫豐介紹,為了提高對檢查結果評判的標準化,充分發揮影像檢查的價值,國際上根據結節的大小、形態、邊界、內部回聲均勻度和血流信號、鈣化情況等結果采用“乳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BI-RADS)”的分類評價標準,一般也會出現在聲像報告單中:
0級:是指鉬鈀檢查的信息可能不夠完整,需要補充其他影像檢查。
1級:是指乳腺無異常發現。為正常人群,無需處理。
2級:是指明確的乳腺良性腫塊,如纖維腺瘤、脂肪瘤、單純囊腫等;明確良性鈣化,如環狀鈣化、邊界清晰的短條狀鈣化等。
3級:可能良性的改變,惡性病變的概率一般<2%,建議短期隨訪,如腫塊較大的話,可考慮手術治療。
4級:可能惡性的病變,可細分為4A、4B、4C。4A:惡性可能性3-8%;4B:惡性可能性9-49%;4C:惡性可能性50-94%。
5級:幾乎肯定的惡性改變,具有典型乳腺癌的影像學特征,如形態不規則的高密度腫塊、邊緣帶毛刺、段樣分布的細小線樣等。惡性可能性≥95%,需要手術治療。
6級:已活檢證實為乳腺癌,影像學檢查主要用于治療前評估或治療后療效判定。
哪些結節需要“切”
“初診時考慮有惡性病變的結節,一般會建議手術治療。”張鑫豐表示,醫生會結合患者的年齡、病史、家族史等進行分析和建議。當然,影像學檢查提示為“良性”,但手術后病理卻發現是惡性的病例也時有發生。因此B超、鉬靶檢查為“良性”結節的高危人群中,有些可能也需要手術。
“有明確家族史的40歲以上患者,如果發現1年內又長出了新的結節,都建議高度警惕;40歲以下患者,如果發現單個>1厘米或多個乳腺結節,可根據患者的意愿來選擇是手術還是隨訪觀察;結節≥2厘米,且生長較快時,會建議手術治療。”張鑫豐表示,因為妊娠與哺乳可能導致腫瘤生長甚至惡變,為避免妊娠期乳房腫塊給診斷和治療帶來困難,如果患者計劃懷孕,也建議在孕前手術治療。
乳房自檢方法很簡單
張鑫豐提醒,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們還應做好自檢。“乳房自檢方法很簡單,一般可在起床、睡覺、更衣、洗澡時進行。”
檢查時間:月經正常的婦女,月經來潮的9—11天是乳房檢查的最佳時間。絕經婦女,每月固定一天進行乳腺檢查。
檢查方法:
視診:面對鏡子做雙側乳房視診;雙臂下垂,觀察兩邊乳房的弧形輪廓有無改變、是否在同一高度,乳房、乳頭、乳暈皮膚有無脫皮或糜爛,乳頭是否提高或回縮。然后雙手叉腰,身體做左右旋轉狀繼續觀察以上變化。
觸診:取立位或仰臥位,左手放在頭后方,用右手檢查左乳房,手指要并攏,從乳房上方順時針逐漸移動檢查,按外上、外下、內下、內上、腋下順序,系統檢查有無腫塊。
注意不要遺漏任何部位,不要用指尖壓或是擠捏。檢查完乳房后,用食指和中指輕輕擠壓乳頭,觀察是否有帶血的分泌物。
同時需檢查腋窩淋巴結,雙手下垂呈放松狀態,用手指檢查腋窩腋窩淋巴結腫大。通過檢查,如果發現腫塊或腋窩淋巴結腫大及其異常需及時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
體檢揪出“危險”結節
“如果發現結節突然增大,沒有疼痛感,質地比較硬,摸起來像人的鼻尖一樣,形狀不規則,活動度較差,就需要高度警惕,尤其是有乳腺癌家族史女性,這可能與乳腺癌有關。”張鑫豐同時表示,一旦當我們自己能摸到結節時,通常是結節已經不小了,所以從預防的角度來講,我們還是首推體檢,通過彩超、鉬靶等,可檢出很小的結節。
張鑫豐進一步介紹,B超是揪出危險結節最有力的手段,“擅長”早期發現病灶,而且能清楚辨別腫塊的大小、形狀、囊性還是實性、邊界是否清楚,從而大致判斷腫塊的良惡性;鉬靶也是乳腺篩查的重要手段,且其對鈣化更為敏感;乳腺磁共振可以作為B超和鉬靶的補充。磁共振沒有輻射,相比于B超,更客觀,不易遺漏,可將乳房的所有腫塊一覽無遺,根據腫塊對造影劑的強化曲線還可以進一步判斷良惡性。
張鑫豐最后提醒,吸煙、熬夜、肥胖以及情緒,都與乳腺癌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應注意踐行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