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太
骨刺,顧名思義,就是正常的骨頭上長“刺”了,醫學名稱叫骨質增生。雖然許多人都聽說過骨刺,但真正了解骨刺的發生、發展及生長過程的人并不多。就連部分醫務人員,也常常會說疼痛是骨刺引起的,甚至理解為骨刺“扎”痛了患者,其實這樣認為是不對的。
大多數骨刺對健康影響不大
骨刺多發生于中、老年人,經常超負荷、劇烈運動的年輕人,久坐、經常步行以及需要保持單一姿勢較久的人。它多發生在人的四肢、頸椎、腰椎、膝關節、踝關節及上肢的肘關節、肩關節等處。
隨著年齡增長,人的肌肉與韌帶的彈性和力量會下降,就好像老年人會有皺紋、皮膚松弛一樣,加上關節軟骨及椎間盤等組織的退變、老化、彈性下降、組織的含水量下降,會導致關節間相對松動,出現關節不穩定,這時會有身體不適,如局部疼痛、活動無力、活動時局部有彈響、活動受限等多種不適感。因韌帶的反復牽拉作用,在關節周圍會產生局部水腫、充血,屬于一種炎癥(無菌性炎癥),在這種炎癥持續性反應后,鈣離子沉積、鈣化,就形成了骨刺。
絕大多數骨質增生及骨刺對健康沒有多大影響。只有極少部分骨刺生長在血管、神經經過的部位,對血管、神經產生刺激,導致身體產生不適癥狀。如頸椎骨刺,會導致上肢麻木、發涼、頭暈等。骨刺的產生大致會經過不穩定期、增生代償期和穩定期三個階段,后期局部穩定后大多數也沒有明顯癥狀及不適,對生活和工作沒有什么影響。
這些情況骨刺需要治療
得了骨刺后,首先,不要緊張、害怕,盡量不做一些太劇烈的活動,不要長時間保持單一姿勢(如長時間看手機、電腦,低頭彎腰等)。其次,要正確加強身體鍛煉(包括脊柱和四肢相關肌肉功能活動),可以做聳肩及環肩活動、挺胸、抬頭、伸腰,下肢可做各關節的屈伸運動,尤其是單腿站立,做另一側的擺腿動作,這樣可改變下肢負重力線,同時帶動腰部、腹部肌肉的功能活動,既加強了肌肉力量,又增強了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功能。最后,盡量避免雙膝過屈的深蹲動作。
得了骨刺需要到醫院治療嗎?沒有出現不適、骨質增生,可以正常工作,不必就醫,日常避免不良因素刺激即可。如果骨刺的增生代償期產生明顯癥狀,要及時治療,可采取局部理療、中藥外敷及口服治療。
部分老年人得骨刺后經常反復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要注意休息,同時采取中藥局部熱敷等治療,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骨刺較多、較大且伴隨關節間隙消失、下肢負重力線不正常、反復腰疼伴椎管狹窄等,可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