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 劉聲遠

不久前,美國研究者德索開始檢測在當地考古遺址中所發現的古代牛骨中的DNA,希望由此了解牛在美洲的馴化情況。在測定牛齒化石中線粒體DNA 的序列時,他發現其中一個樣本的這一序列與眾不同。仔細一查,他驚訝地發現這個樣本——成年“牛”的一塊牙齒碎片竟然屬于一匹馬,而且這一序列還是對美洲最早家馬的DNA序列測定。
這塊碎片發掘自西班牙殖民者在北美洲最早的定居點之一——利奧波多鎮。位于伊斯帕尼奧拉島上的這個鎮建立于1507 年,在此后幾十年里它一直是從地中海來的船只的停靠港。由于16 世紀海盜猖獗,非法貿易盛行,西班牙殖民者不得不改在島上其他地方鞏固權力根基。1578 年,利奧波多鎮居民全部撤離。次年,該鎮被西班牙殖民當局摧毀。
1975 年,有人偶然發現了該鎮遺址。1979~1990 年,考古學家對這個遺址進行了發掘。在屬于同一時期的利奧波多鎮遺址及其他類似的遺址中,馬的化石和與馬有關的文物都相當罕見,這是因為西班牙殖民者把馬作為地位象征,因而馬不會被當作肉食和皮革的來源,而牛則被他們視為僅僅是肉食和皮革的來源,所以垃圾中經常可見牛骨,而見不到馬骨。

利奧波多鎮遺址發掘情景
德索把自己的這一馬齒測序結果與世界各地很多馬齒的同一檢測結果進行對照,又考慮到西班牙殖民者當時帶來的馬都源自歐洲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他推測,利奧波多鎮的這匹馬應該與伊比利亞馬同源(血緣關系很近)。檢測結果的確如此。他還發現,這匹馬與美國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沿岸阿薩蒂格島(這里位于伊斯帕尼奧拉島以北1600 多千米的地方)上的野馬同源。雖然野馬已在該島上生活了好幾百年,但它們當初怎樣來到這里一直不明。
一種主流觀點是,阿薩蒂格島上的野馬是英國殖民者在17 世紀帶到這里的,其目的是逃避牲口稅。但也有人指出,阿薩蒂格島上的野馬源自一場西班牙大型帆船船難,當時船上的馬落海后游到了阿薩蒂格島上。

利奧波多鎮(復原圖)
這兩種觀點都缺乏證據支持。持船難觀點者稱,既然馬很珍貴,那么馬被英國殖民者丟失而進入野外成為野馬這個說法就站不住腳。而反對船難說法的人指出,既然沒有這樣的沉船記錄,也沒有西班牙殖民者的歷史記載提到馬,那怎么能說是船難所致?事實上,船難說法最早是在1947年的一本小說中提出的,后來又因為該小說被改編成了一部知名影片而廣為流傳。既然是小說,就可能是杜撰。
然而,德索進行的DNA 檢測結果說明,船難說法很可能成立。德索指出,16 世紀初西班牙人就在探索位于大西洋中部的這片區域,雖然相關的歷史文獻不多,但這個事實確定無疑。事實上,早期在這方面的記載零碎不齊,就算沒有記載也不等于沒有發生過。
另一方面,阿薩蒂格島上的野馬并非是北美大陸上重歸野外的唯一家馬。來自整個歐洲的北美殖民者當時把各種血統的馬都帶到了北美洲,其中一些馬逃離到周圍荒野變成野馬。據估計,美國目前有大約8.6 萬匹野馬,其中大多數生活在美國西部的內華達州及猶他州等地。德索希望,未來的古代DNA 研究有助于解碼過去幾個世紀中馬的引入和遷徙等復雜信息,并且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今天野馬和家馬的多樣性。

阿薩蒂格島上的野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