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振 楊慧杰 肖 華
徐州維爾力德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江蘇徐州 221000
履帶起重機的系統及操作具有一定難度,對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要求較高。為了避免履帶起重機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及安全問題,履帶起重機的主動安全系統及被動安全保護系統在不斷完善。履帶起重機交付用戶使用時,不僅隨機攜帶使用說明書、操作手冊等文件,而且會對履帶起重機操作人員進行培訓,甚至在交付使用的第一個工地進行現場作業指導及必要的技術支持。但是,當前許多使用者忽略了履帶起重機的保養及維護問題,這是導致履帶起重機出現故障的一大原因。其中常見的一個問題是,桅桿在頂升、收放過程中出現桅桿扳彎,這是履帶起重機操作人員的操作失誤造成的。
在某工地現場作業的一臺中聯QUY130 履帶式起重機,在桅桿收回過程中,由于起重機操作人員疏忽,未仔細觀察桅桿收回過程,導致桅桿彎曲過大,等發覺問題時,桅桿頂升油缸與桅桿接觸部位已出現較大凹坑(圖1)。

圖1 中聯QUY130 桅桿損壞部位細節照片
一徐工QUY650 履帶起重機,同樣在桅桿回落過程中,桅桿截面出現明顯折斷痕跡(圖2)。

圖2 徐工QUY650 桅桿損壞部位細節照片
從以上兩個案例中可以看出,桅桿在回落過程中的損壞部分基本上處于桅桿頂升油缸的頂升機構接觸面處。若操作人員稍加注意,在回落過程中觀察桅桿彎曲程度,檢查桅桿頂升機構壓力的情況下,是可以避免的。
圖3 是履帶起重機結構示意圖。履帶起重機的桅桿回落過程如下:變幅卷揚收繩,鋼絲繩通過變幅滑輪組到達桅桿頂端滑輪組,變幅滑輪組中間的繩變短,迫使桅桿回落。在此過程中,桅桿頂升油缸設置了溢流壓力,這個溢流壓力的設置,可以防止桅桿因自重原因下落過快失控,造成變幅鋼絲亂繩。

圖3 履帶起重機結構示意圖
在桅桿回落過程中,桅桿重心在轉臺前側,桅桿不與頂升油缸接觸,變幅鋼絲繩收繩只需克服桅桿自身重力即可實現桅桿收回,如圖4 所示。當變幅鋼絲繩繼續收繩,桅桿到達90°之前,桅桿頂升油缸與桅桿發生接觸。此時,變幅卷揚要克服桅桿的重力加上桅桿頂升油缸的阻力。在此后回落過程中,操作人員需要觀察桅桿的彎曲程度,以及桅桿頂升油缸的內部壓力是否在合理范圍內。而桅桿彎曲變形損毀的情況,大多發生在這一環節中。

圖4 履帶起重機的桅桿回落過程示意圖
桅桿頂升油缸一般為單作用多級油缸,油缸工作通過一個多路閥控制,通過對A、B 工作油口方向的調節,再配合變幅鋼絲繩的收放,實現油缸的頂升與回落。詳見圖5,由圖可見,桅桿頂升油缸工作油口安裝可了一個16MPa 的溢流閥,通過溢流壓力保證桅桿不被損壞。當桅桿回落過程中,桅桿發生較大彎曲變形時,操作人員應立即停機對車輛進行檢查。

圖5 桅桿頂升油缸液壓原理圖
在上述工程中,履帶起重機操作人員在作業時,應在桅桿與桅桿頂升機構接觸時,時刻注意桅桿自身的彎曲程度。當桅桿彎曲程度變大或變幅卷揚工作壓力突然增大時,應及時檢查桅桿頂升機構油缸的壓力腔壓力,必要時聯系專業維修人員,不能貿然操作。
以上主要闡述了桅桿回落過程中的損壞的主要原因,及注意事項等。希望更多的履帶起重機操作人員對操作過程有更好的認識,并能在遇到問題時,分析原因,找到維修辦法,保證履帶起重機的安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