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娟
山西省安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32
某風電工程項目,為110kV 配電裝置,采用是的戶外母線共箱的三相分箱式GIS7,雙列布置斷路器雙列,對于進、出線,則架空設置,采用線變組接線,與此同時建設1個110kV 出線間隔,主變進線間隔,PT 間隔。GIS 設備、避雷器廠家為許繼智能電力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一次設備有變壓器、SF6 斷路器、隔離開關、避雷器、互感器、軟母線等。
將本工程所需要安裝的設備運輸到施工現場,然后對設備進行檢查,具體檢查的項目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應檢查所需安裝的設備數量是否正確,并且還要檢查相關配件、專用工具,是否配備齊全;
其次要檢查所安裝設備及其配件和專用工具的外表以及規格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是否存在銹蝕、機械損傷、變形等情況,應保證外表無損傷,對于瓷鐵件,應保證表面光滑,對于絕緣部件,應保證無任何裂縫的存在;
最后還需要檢查設備及配件的質量證明文件,還要檢查其技術資料是否配備齊全。
斷路器安裝時,應采用垂直安裝方式。安裝完畢后,需要檢查安裝是否固定牢靠;在安裝同相各支持瓷套的法蘭時,按照規范要求,應使其處于同一水平面上,并且要嚴格控制各支柱中心線和相間中心距離的誤差,前者的誤差不應大于5mm,后者的誤差不應大于5mm;注意檢查設備接線端子接觸表面,一般情況下,其表面不得有氧化膜,而且表面還要保證平整、清潔,將電力復合脂涂在接觸面上;鍍銀部分不得銼磨;對于載流部分,避免出現折損可撓連接的情況,除此以外,還要防止其表面出現凹陷、銹蝕的情況。完成斷路器的安裝后,需要各項動作參數進行調正,以滿足技術規范要求。
安裝隔離開關過程中,要按照設計要求,設置隔離開關的相間距離,并且嚴格控制其安裝誤差。在設置相間連桿時,按照要求使其保持在同一水平線上。按照垂直于底座平面的方向,進行支持絕緣子的安裝,并且保證其牢固連接。同一絕緣子柱的各絕緣子中心線、同相各絕緣子柱的中心線應分別設置在同一垂直線上、同一垂直平面上。在安裝隔離開關的各支柱絕緣子時,需要保證其可靠、牢固連接,并且對其位置進行調整,可利用金屬墊片進行校正,以便于更好地對準觸頭,使得絕緣子接觸良好,同時采用膩子來抹平縫隙,再涂刷油漆。采用0.05×10mm 塞尺,對隔離開關的導電部分進行檢查,如果塞不進去則視為安裝合格。
互感器安裝之前,對互感器的外觀進行檢查,應保證其外表無機械損傷,也無銹蝕,而且要保證附件齊全。在起吊互感器時,避免出現碰傷瓷套的情況。具體安裝時,要做好以下檢查:一是既要保證互感器的變比分接頭的位置符合規定要求,也要保證互感器極性符合規定要求;二是檢查二次接線板是否完整,檢查引線端子是否絕緣良好、連接是否牢固,標志是否清晰。
檢查避雷器的外觀,應保證其外觀完整。安裝避雷器時,要按照設計要求進行合理安裝,安裝法蘭時,應保證連接處無任何的縫隙。安裝完畢后,需要檢查避雷器安裝是否牢固,垂直度是否符合規定要求。注意密封好放電記數器。
圓柱殼在工業及許多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軸壓圓柱殼的屈曲問題一直是殼體穩定研究中最為活躍的課題之一[1-2]。Hutchinson、Lockhart、Doo-Sung lee等許多學者[3-13]對圓柱殼屈曲進行了研究。早期的軸壓圓柱殼和均勻外壓薄球殼的試驗臨界壓力,只有經典線性理論預值的1/5~1/2,并且試驗結果離散性很大,軸壓屈曲在理論值與試驗之間常常存在一個不被人接受的大“誤差”[14-15]。各國學者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試圖解釋軸壓圓柱殼試驗值與理論解之間的巨大差異,廣為接受的結論:產生該差異的根本原因在于殼體中存在初始幾何缺陷[1]。
3.5.1 金具與絕緣子串連接
照圖施工,將金具與絕緣子串連接起來(絕緣子做好試驗后再進行組裝)。
3.5.2 測量尺寸與計算
選擇在無風天氣,對架構間的檔距進行準確測量。測量時,應安排兩名工作人員分別站在構架的兩邊,然后拉緊測量繩,對構架間檔距進行測量。一般情況下,需要逐相量取,對于獲得的兩對應掛線環里口之間的距離,也就是實測的架構間的檔距,從中還可以獲得絕緣子串的長度λ,檔距內導線長度(L)的計算式見式(1)。

式中:tl——線長;
K——校正系數,一般取1.2~2.0;
f——安裝溫度下該檔距的弛度值;
λ——絕緣串的長度。
3.5.3 放線
3.5.4 導線壓接
對導線以及線夾接觸面進行檢查,如果存在氧化膜,應及時地進行清除,同時還要使用汽油或丙酮來清洗導線及線夾接觸面。導線壓接時,一頭壓上耐張線夾并將其掛在固定裝置上,另一頭通過手拉葫蘆將導線拉直,然后對導線下料長度進行精確測量,對于多余導線,需要割除掉,最后壓上耐張線夾。
3.5.5 導線架設
使用不應小于導線直徑的16 倍的靈活滑輪,對于輪槽尺寸,應保證匹配導線的尺寸。按照設計要求設置母線弛度,同一檔距內三相母線以及相同的分支線,需要保持一致的弛度。母線跳線和引下線與架構及線間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且安裝后的狀態呈似懸鏈裝自然下垂。
變壓器進場做本體外觀檢查后,即對變壓器本體就位,然后對變壓器附件進行清掃和檢查以及變壓器身檢查。檢查完畢后,做好吊罩前的準備工作,吊罩時,整個吊罩時間應從開始排氮起到注油止。完成電氣試驗,確認變壓器符合要求后,可對油箱進行清理,并且對工、器具進行核對清點,保證完整后,可回扣鐘罩。之后進行注油,注油時,注意器身溫度,需要保持在20℃,然后采用真空方式進行注油。啟動JYJ- 22- 6000 真空濾油機將油注入變壓器內,注意全過程應保持真空,注油的溫度應高于器身溫度,控制進油閥門壓力表上的壓力在一定的數值,注油速度不應大于100L/ min,油面至油箱頂的空隙不得小于200mm 并沒過鐵芯后停止注油,維持真空時間4h,然后將油箱上抽真空閥關閉,停止抽真空。
完成上述工作,開始進行變壓器的附件安裝:
(1)冷卻裝置安裝。先關閉強迫油循環風冷卻器上所有蝶閥以及除去連接法蘭臨時封閉板,然后通過起重機,吊起風冷卻器,擰緊上、下聯管法蘭螺栓。
(2)儲油柜的安裝。在膠囊安裝過程中,首先需要進行漏氣檢查,通過檢查合格后,按照膠囊長度平行于儲油柜長軸的方向安裝膠囊,將其合理安裝在儲油柜內。在油位計膠囊注油過程中:將油位計膠囊的空氣排盡,然后向油位計膠囊內注油,直至注滿油。儲油柜就位并且安裝好儲油柜相關管道后,然后進行儲油柜注油,控制好注油的速度,當接近儲油柜上端時,應適當降低注油速度,油住滿以后,將放氣塞旋緊,并且靜止,2~3h 后將變壓器下部放油閥打開,使油位達到規定的位置后,進行呼吸器的安裝。
(3)安全氣道的安裝。按照規定要求進行安全氣道的安裝,對于各處,都應保證密封嚴實,要用力、均勻的壓緊隔膜,并且保證能夠與法蘭緊密結合。
(4)氣體繼電器安裝。安裝氣體繼電器時,應保證其頂蓋上標志的箭頭指向正確,按照要求要指向儲油柜,與此同時氣體繼電器與連通管應正確連接,保證良好密封。
(5)凈油器安裝。安裝前,應對凈油罐內部進行清理,將其內部沖洗干凈。之后采用干燥吸附劑硅膠或活性氧化鋁,將其安裝在凈油罐內部。合理、正確地安裝濾網,之后將放入油,排放空氣。
(6)溫度計安裝。安裝溫度計時,應選擇易讓人看到的地方,合理安裝信號溫度計表頭。
完成變壓器安裝以后,需要加補充油至儲油柜額定油位為止,之后開始進行熱油循環處理,對于熱油循環時間,一般情況下不得小于48h。通過濾油閥和濾油機來連接變壓器,使其封閉環行。按照濾油機、變壓器頂部、變壓器底部、濾油機的方向進行循環。嚴格控制濾油機到變壓器的油溫,按照規定要求,溫度應保持在50~80℃較為適宜。熱油循環持續至通過的油量對應于油箱內總油量兩倍以上,且優質達到標準要求。變壓器需要在完成熱油循環后進行靜止,按照規定的時間,一般不少于48h。
電纜支架焊接時,要做防腐處理。安裝前,先按照設計圖紙檢查預埋件的位置、數量及其牢固性是否符合要求,支架的固定點不少于2 個。支架安裝牢固,橫平豎直;同層支架的高低偏差不大于5mm;對于豎井,其支架垂直偏差和橫撐誤差分別控制在不大于其長度的2/ 1000、不大于其寬度的2/ 1000。完成電纜支架的安裝以后,需要對電纜支架進行調整,使其垂直度能夠滿足要求,然后再將電纜支架進行固定。最后將電纜溝內的所有支架用圓鋼可靠地連接在一起后焊接到接地干線上。
電纜敷設時應由集中點向分散點敷設,先敷設盤柜到就地設備的長電纜,后敷設盤柜和端子箱到執行設備的短電纜。并在敷設完畢后進行密封處理以待后續進行電纜頭制作。電力電纜與控制電纜應分層布置,在同一支架上時控制電纜應放在下側,在對1kV 以下的電力電纜進行敷設時,可以在同一層支架上,與信號電纜、強電控制共同進行配置。電纜敷設時,如果采用明敷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與熱力管道上部平行敷設電纜,對于電纜與管道之間,如果沒有設置無隔板,需控制其之前的距離,其具體要求如下:直埋電纜應敷設在溝壕內,且電纜全長的上下緊鄰側敷設不小于100mm 的沙土或砂層,在電纜路徑上每隔100m 或者轉彎處和接頭處都應豎立明顯的方位標志,對部分電纜在非凍土區進行直埋敷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對于電纜外皮至地下建筑物基礎,其之間距離按照規定不應小于0.3m;電纜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0.7m,當在行車道時應適度加深,且不易小于1m。
(1)二次回路絕緣電阻測試:小母線在斷開所有其他并聯支路時,不小于10MΩ;二次回路的每一支路和斷路器的電源回路等,均不應小于1 MΩ,比較潮濕的場所可不小于0.5 MΩ;盤柜內二次線路施工時按圖紙設計正確接線,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端部均應標明回路編號,編號應正確字跡清晰且不易脫色。
(2)控制電纜接線:導線接引處預留長度適當,且余量一致;導線芯線端彎圈應順時針方向,且大小合適;導線芯數外觀無損傷;導線端部標志正確、清晰;屏蔽電纜在一端可靠接地。引入盤柜內的芯線應垂直或水平有規律的配置,不得任意歪斜交叉連接,備用芯數應留有適當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