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藝
安徽理工大學 安徽淮南 232001
當今工程建設中,工程進度受到的制約條件和外部環境影響相比傳統的工程建設項目較多,對于建設項目中的人工因素要進行對其勞動力和生產力的模糊評判,對建設工程中的機械設備和工程建設材料、工程建設資金以及地理環境水文因素、社會影響等其他因素都會影響到工程建設。為了加強建筑項目施工進度管理的綜合效率,提升建設工程項目向智能化專業化的發展進程,通過對模糊綜合評價的概念和通機理進行研究,介紹了相應的評價方法,并采用工程實例來進行舉證分析模糊綜合評價的效果。
首先,模糊綜合評價是從多個因素方法將指標進行定量評價,將隸屬登記狀況進行綜合性的評價,實現定性分析,避免信息模糊而出現評價結果不符合實際情況。在模糊綜合評價的評價過程中會將指標視為同等重要的缺陷,以數學模型來確定各個指標的權重值大小。換句話來說,模糊綜合評價是基于項目活動持續時間的準確估計,對其中相當一部分無法用數量關系和數字表示的因素進行信息量化,對決策數據通過客觀現實和主觀判斷來進行綜合評價。
工程項目規模和復雜程度增加,是現代建筑行業的趨勢。要適應現在項目進度管理的需求,尤其是針對一部分無法使用精確數量關系或者數字來表示的影響因素,采用經典數學的影響進行數據信息的模擬,就對工程過程進行簡化,這是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工程項目管理產生的背景。顯然,依靠經典數學和概率論知識也不能夠建立合適的數學模型,工程進度管理的綜合模糊評價方法是介于工程項目的復雜性和精確化的“互克性原理”產生的評價方法,從施工建設項目本身來說,建筑項目本身具備的巨大、復雜的特點使得影響指標出現了模糊性,施工建設項目的復雜程度越高就會使得工程可進行操作的精確性下降,即遵循互克性原理,過分的精確就是模糊,合適的模糊才是精確。
項目進度管理上根據建筑項目的順序、工期和相互關系進行管理,按照總體進度和資源優化配置的原則制定計劃,并在實踐中加以落實。而處于進度管理的模糊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設計則是具備一般評價的特點。作為一個科學而有意義的評估指標,本模糊綜合評價指標可以實現在施工過程中客觀存在的風險性和模糊性概念的綜合評價,將其中一些對進度管理干擾性較大的指標進行深入分析。首先,要建立基于模糊整體評估的建設項目施工進度管理,必須依托建設項目施工進度管理的信息源,獲取建設項目施工進度的有效數據信息,組織設計數據的收集、處理和對各方面數據的準確分析。有兩種信息來源可供選擇:內部和外部管理信息。其次,是要建立建設工程進度管理的模糊綜合評價矩陣,獲取衡量建設工程進度的管理信息,實時反饋建設工程進度的模糊綜合評價信息,動態調整施工工藝,進行施工質量研究和調查,充分利用建設工程進度管理能力。最后,要根據計算結果來轉換為建筑施工具體數據,在管理中根據多種參數變化來全面地進行調整,規范施工生產流程,全面地對預期建筑項目進度進行評價,提出施工進度的特征值,以區分數據集之間的差異,更準確地修正施工進度,提出施工延期計劃的修正方案,并在模糊整體評估的基礎上完成項目施工進度管理。
要建立工程項目施工進度管理的模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體系的設計原則要遵循如下原則:
(1)整體性原則,即將工程項目中包含的一系列相互依存影響因素,全面地將影響因素考慮其中,對項目活動的工期做出更加準確的判斷。
(2)一致性原則,即依靠標準來明確評價的目標,也符合項目進展管理的模糊整體評價的目標,兩個看似矛盾的指標不能放在同一個框架中。
(3)簡明性原則,即進行指標的精煉,將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和具體項目相適應,具備明確的評價指向。
(4)可比性原則,對屬性保證一致,有相對指標,能夠便于與其他的工程項目的進度管理情況、國內外類似的指標體系進行比較。
(5)實際性原則,符合實際,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到指標體系的可操作性和數據信息作為支撐。
3.2.1 評價指標影響因素分析
通過劃分具體的建筑項目施工進度管理信息來源,統籌分類將其形成數據集合,引入模糊綜合評價,建立相應的評價矩陣,選擇可實現數據動態化評價分析的線性函數,定義函數的PCA 設計標準,將正交方向的數據轉換為特征空間,按照特征值大小、投影單元和公式集合的覆蓋范圍組織施工過程管理數據,并構建相應的綜合評價矩陣。
滿足建筑項目施工進度數據的綜合性評價,因素指標分析如表1 所示。

表1 評價指標因素分析
按照既定的評價指標體系組織專家咨詢,通過專家咨詢進一步完善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指標應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管理制度、人、物、設備、環境;第二層次指標應在第一層次指標的基礎上建立分指標。
3.2.2 建立工程項目模糊綜合評價體系的具體方法
將評價項目進一步劃分成單個評價單元——M,M=(m1,2…i);對于每個評價結果要將其進行劃分等級,具體設評價因素集——U,U={U1,U2…Um};評價集——V,V={V1,V2…Vn}。本文采用專家調查權重來進行評價,其中因素Vk=(1,2,…P)是可能做出的第k 個評價結果。對于評語集中的每一個因素而言,其優劣屬于各個評價等級的程度,就構成一個模糊集合,即單因素評價集。集合中的元素,即隸屬度的取值范圍為[0,1]。以下內容開始介紹專家調查法:
首先在專家調查法中將評價指標單因素進行區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制定專家調查權重評價表,各指標權重的確定采用灰色關聯度法,具體的計算步驟如下:

其中,假設存在m 個專家,表示的是j 專家對評價指標Ui給的權重分,假設存在一個參數列為U0,該參數列被專家m 個分別給出的權重都表示為λmax。

上式中:分辨系數為ρ,設定為0.5,ri為Ui相對于U0的關聯度,做歸一化處理后確定出來權重集合為A;

然后做一級模糊綜合評價,根據已經建立起來的評價指標集和評語集,邀請相關專家按照評語集,根據上一部份內容確定的單因素集U,對其中存在的單因素{U1,U2,...,Um}進行評判,確定Ui因素作為時間的抉擇等級V,將其對應的隸屬度ri進行評價,建立相應的評價矩陣,假設相應某個評價指標Ui的子評價指標ui1、ui2,...,Uim的評價矩陣為Ri

子評價指標ui1、ui2,...,Uim對應的權重集為 Ai=(ai1、ai2,...,aim),則可得相應的評價指標Ui的一級模糊綜合評級集B。即:

在計算完第一級模糊評價指標后,我們得到第二級模糊評價指標,是對第一層次所有評價指標的綜合評價,這樣一來,所以一級模糊綜合評價集的相關集合被排序,按行依次排列組成了二級模糊綜合評價的矩陣R’,

評價指標集U={U1,U2,...,Um}對應的權重集為A=(a1、a2,...,am)則可得相應的評價指標集U 的二級模糊綜合評價集B’

在得到影響工程項目活動持續時間的相關評價指標的模糊綜合評價集B’之后,就可以確定該項目活動持續時間的具體結果了,最大隸屬度的方法和加權平均的方法被廣泛使用,但在此不作描述。從上述的模糊估計中,可以得到一個估計的綜合評判矩陣B’來判斷影響程度。
鑒于現代工程項目所固有的大量、多過程和不確定性,成功實施進度管理是工程項目交付的核心,對提高建設項目的投資效率起著重要作用。本文依據模糊綜合評價的相關理論和計算標準,結合工程實例來進行了探討和研究,并介紹了模糊評價的設計流程和具體模型建立的過程。未來的研究需要進一步分析和研究影響工程項目進度管理的因素,并進一步研究其中與工程項目進度管理相關的不確定性,為了深入分析土木工程項目進度管理的不確定性,需要進一步研究進度管理的模糊整體估算的范圍、它與計算機技術的相互關系等其他內容,直至開發一個有針對性的計算機系統和估算過程的自動化計算機系統,來實現計算過程的自動化,總而言之,未來將模糊理論和工程進度管理進行深度結合的相關研究是十分值得期待的前沿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