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斯達黎加共和國,通稱哥斯達黎加,是中美洲國家,北鄰尼加拉瓜,南與巴拿馬接壤,首都為圣何塞。哥斯達黎加是當今世界上第一個裁撤軍隊的國家。哥斯達黎加的西班牙語名稱中意為“豐饒海岸”,目前是中美洲地區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擁有較高的生活水準,該國也被《福布斯》列入2020年退休宜居國的名單中。哥斯達黎加經濟主要是農業和電子元件出口,而且旅游業發展迅猛。同時由于哥斯達黎加是中美洲和南美洲的文化交匯處而擁有多樣的文化,被稱為“中美洲瑞士”。
與拉丁美洲總體趨勢一致,20世紀90年代以來,哥斯達黎加持續推進旨在實現警察系統現代化和專業化的警察隊伍改革。根據2016年中美洲可持續發展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中美洲兇殺案共17672起,平均每十萬人中40起兇殺案,是世界最危險的地區之一。而據該報告2014年、2015年數據,哥斯達黎加每十萬人中兇殺案不到10起,成為中美洲最安全國家。哥斯達黎加良好的治安環境直接取決于哥斯達黎加成功推進的警察隊伍改革,其良好的治安環境與和諧的警民關系成為中美洲其他國家效仿的對象。由于哥斯達黎加沒有軍隊,在緊急情況下,警察是唯一負責國家和公共安全的國家機構。因此,了解探究哥斯達黎加警察隊伍基本情況具有現實意義。

警徽
哥斯達黎加在1948年內戰以前曾經保有軍隊,1949年修訂的哥斯達黎加憲法第十二條規定哥斯達黎加禁止設置常備軍,但是,為了維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哥斯達黎加成立了警察部隊替代軍隊的職責。哥斯達黎加公共部隊的職責是確保位于哥斯達黎加領土內的每個人的權利和自由。哥斯達黎加以憲法形式廢除軍隊后,得以將更多的財政收入用于改善國民教育,“教師隊伍替代軍人隊伍”的理念很快就深入了哥斯達黎加人心。
《哥斯達黎加警察法》于1994年5月在菲格雷斯奧爾森政府期間獲得批準,哥斯達黎加的警察改革始于這項重要法律的批準與通過。這項警察改革具有三個重要特點:警察專業化、促進社區參與、尊重人民權利。
第一,在促進警察專業化方面,對警察機構進行改組并完善其教育和培訓過程。由于警察在哥斯達黎加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容易受到選舉政治起伏影響的機構,這一法律的頒布促使哥斯達黎加警察隊伍更加穩定。在入警要求方面,新警需要通過心理、身體等多輪測試?!毒旆ā愤€對國家警察學院的課程、師資力量進行了重整。第二,《警察法》在哥斯達黎加開啟了社區警務新模式,前期警察隊伍在哈蒂略大區實行了一個推廣項目,其結果令人樂觀,警察的形象得到改善,當地居民更加具有安全感,犯罪率也大幅下降,因此社區警務的概念得以在哥斯達黎加全國推廣,并將“警察的使命是為社區服務”這一理念寫進《警察法》中。第三,尊重和保障人權與民主。通過在警察培訓課程中加入相關課程,在警察隊伍中樹立正確價值觀。同時《警察法》還規定警察課程應當“民主化、平民化且不涉及任何軍事沖突問題”。
1996年,哥斯達黎加公共安全部成立了哥斯達黎加公共部隊(西班牙語:fuerza pública),又稱哥斯達黎加警察部隊,并對以前的警察隊伍進行重組,取消了國民警衛隊、農村援助警衛隊、近地警察和邊防士兵的獨立實體地位,將以上機構統一納入公共安全部管理,并分別成立各地區分機構,履行維護公共和國土安全、打擊販毒、預防和打擊有組織犯罪以及邊境巡邏等職能。哥斯達黎加共設10個地區警察局和93個地方警察站。警察部隊下設承擔不同任務的獨立武裝隊伍,整體組織架構去中心化。2021年,哥斯達黎加官方數據顯示,國家共有15239名執法人員,每10萬名居民平均配有381名警察。在過去十年中,哥斯達黎加警察隊伍經歷多次改革。
根據哥斯達黎加警察局官網公布,哥斯達黎加警察部隊中的特種部隊曾接受來自美國、哥倫比亞、西班牙、巴拿馬、以色列等國專家的訓練。警察部隊設有特別支援部隊(UEA)、行動支援小組(GAO)、警察干預部隊(UIP)、戰術摩托化部隊、防暴警察小組(UAE)等。哥斯達黎加司法調查機構(OIJ)設有特別戰術反應處(SERT)。警察部隊分別下設國民警衛隊、農村援助警衛隊、緝毒警察、邊境警察、移民和外國人警察、稅務控制警察、國家安全警察、邊境警察、監獄警察、交通警察等18個警察部門。
1948年12月1日,在貝拉維斯塔軍營,時任總統何塞-菲格雷斯進行了象征性廢除軍隊的行動。軍隊的廢除也可以解釋為軍政府有意在1948年內戰后在哥斯達黎加國內創造一種信任和穩定的氣氛。軍隊作為一個常設機構被廢除后,決定將監視和維護公共秩序的工作移交給國民警衛隊(西班牙語:Guardia Civil),即武裝部隊的新名稱,負責全國的治安、秩序和安全。民族解放軍(西班牙語:Liberación Nacional)的一些前戰斗人員被重編進這支新的警察部隊。1964年,隨著國家警察學校的成立,警察部隊開始了更加專業化方向的發展。
《警察法》規定警察的職責為:維護憲法秩序、預防、制止和偵查犯罪活動;防止共和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侵犯;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等一般職責;危難救助、內部協助、外部警務協助,如與法院、檢察官辦公室、總檢察長辦公室和總審計長辦公室合作,酌情發送有關案件的證據和報告;根據現有公約,與國際警察組織合作預防和制止犯罪;以及政治憲法、國際條約、法律及其條例中規定的其他職責等。
哥斯達黎加警察招錄官網的宣傳詞為:“哥斯達黎加警察分不同警種,依據擔負任務、職能、領域的不同,劃分不同的警察種別。各警種入警第一年均為最低級別警銜即一級警員,警察晉升需要逐級晉升。警察隊伍必須始終展示高質量的專業水平,成為社會的價值觀和原則的榜樣,并具備高尚的倫理和道德水準。因此,要想成為哥斯達黎加境內警察部隊的一員,你必須在警察職業中表現出良好的工作狀態。你應該始終努力成為最好的,在個人和職業上有所作為。”國家公共安全部負責公布招錄機關、名額及職位要求的具體對象、范圍、條件,并組織相關招錄程序的開展。
加入警察隊伍,需要滿足以下條件:①哥斯達黎加國籍;②年齡滿18歲;③宣誓效忠于憲法和法律;④無違法犯罪記錄;⑤具有履行該職位職責的身體和道德能力;⑥通過《警察法》及其條例規定的測試和檢查;⑦滿足完成法律規定的招錄程序;⑧最低學歷要求為高中畢業;⑨通過試用期。
《警察法》規定哥斯達黎加警察職級如下:
1. 高級官員:
①總警監;②副總警監;③助理總警監
2. 行政官員:
①總警司;② 高級警司;③警司
3. 基層等級:
① 總督查;②高級警督;③督查;④警員
從警員到總警監,各級內還有不同檔次。比如,警員分為三級,剛服役新警銜別為一級警員,以此類推??偩O只有一名,即公共力量最高首長。
警察部隊工資因職位和級別不同而有所不同,取決于職位和工作時間或經驗。比如,一級警員就可以因為其職位不同,工資從334500科朗(約合人民幣3819元)到490000科朗(約合人民幣5595元)不等。法定每日工作時長因警種不同從8小時到12小時不等,比如2019年哥斯達黎加公共工程和交通部就曾出臺一項規定,要求交通警察在承擔重大安?;顒尤蝿諘r,最長工作時間延長至12小時。男性警察法定退休年齡為65歲,女性為63歲。另外公共安全部還專門制定了《性別平等和公平政策》《反對性騷擾條例》和《人道主義政策》,確定了女警察的待遇福利,比如改善女警宿舍設施,專為女警定制制服和馬甲,安排有未成年子女的警察母親在她們居住地附近的位置執勤工作等。近年來,哥斯達黎加警察部隊中的女性警員比例從3%增加到17%。
《警察法》規定:警察應著藍色制服,非法持有和使用警服將被依法追責。這一規則的例外情況是邊境地區個別單位和某些專門單位,根據其職能需要配備不同警用服裝。公共安全部應規定每個專業單位配備的警服類型。警察購置和運營的車輛應是藍色或白色的,此類設備的所有采購過程都有相關明確要求。但某些特殊單位的購置車輛不受前款規定的限制,這些單位由于其警務工作的隱蔽性,必須對其性質進行保密。
目前,哥斯達黎加共有三所警察學校,分別位于首都圣何塞、瓜比雷斯市和瓜納卡斯特省。哥斯達黎加第一所警校成立于1964年。作為公共安全部直屬高校,國家警察學校的主要職能有:規劃、制定、評估和監督警察基礎、專業和高級教育培訓方案;確定警察的教育需求,對教育和培訓方案進行調整;促進警察教育專業化和現代化,根據需要應用“社區警務”等概念;選擇合適的人員來執行教育方案;監督和協調教育和培訓工作;監督和協調國家海岸警衛學院開展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根據警察部隊的安排,協調學生和警察教官參與實習實踐,并評估他們的表現;根據相關協議,培訓不同國家機構的安全官員和私人安全官員。國家警察學校提供的培訓課程與警察職業發展晉升掛鉤,哥斯達黎加警察系統每次晉升都必須經過警察學校的認可。警察招錄時,首先要通過公共安全部人力資源部門的統一招錄程序,人力資源部將擬招錄學員名單送至國家警察學院,之后進行統一培訓。
2017年,中國為哥斯達黎加援建國家警察學院瓜比雷斯分校并順利移交,該項目位于距哥國首都圣何塞75公里遠的瓜比雷斯市北247號公路的東側,占地面積11公頃,總建筑面積33283平方米。作為中國政府和人民的珍貴禮物,它的成功交付在哥斯達黎加國家和社會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該分校在瓜比雷斯市當地吸納了很多農村學員,促進了哥斯達黎加農村就業,改善了當地警力不足的問題;為地區警力培訓交流提供機會,為哥斯達黎加警察系統和中美洲地區不斷地提供后備武裝力量。該警察學院現為哥斯達黎加最高質量、最高標準,且為中美洲規模最大的警察學院。每年警院錄取招生名額為800名,人均費用約為650萬科朗(約合人民幣76505元),培訓6個月共1200小時。受訓內容包括:警訓和禮儀、警察干預技術、自我防衛、犯罪學、警訊、第一時間呼救、城市地點、打擊毒品、警察巡邏、槍支操作、非城市地區巡邏、健身、警方行動的基本法律基礎、人權、與市民溝通和關系處理、反家庭暴力、打擊販運人口和對兒童進行商業性剝削、警察道德和監督實踐等。

哥斯達黎加賦予女警專門待遇福利

哥斯達黎加警察學校
每年警院預算95億科朗(約合人民幣11.2億元),用于支出工資、維護、設備、餐食和交通等費用。警院向學生收取部分或全部學費來滿足日常開支。警院最多容納學員1600人。近五年共有3998名學員接受警員培訓,其中78%為男性,22%為女性。51%的學員具有學士學位,年齡段在18~25歲的占67%。國家警察學院院長埃里克·拉卡約表示,警院有能力向世人展示,即便沒有軍隊,哥斯達黎加一樣能發展公共安全服務。
另外,中國政府還向哥斯達黎加援贈了飛機、警車、集裝箱檢查設備等。
1994年《警察法》第4條規定如下:警察部隊應當為社區服務。在過去的十年中,哥斯達黎加歷屆政府共啟動了兩個與社區警務有關的計劃:社區安全計劃和社區警務計劃。聚焦社區導向型警務可以提升警察部門和執法機構的公信力。社區導向型警務不僅加強了警察和社區的聯系,同時也加強了公眾信任和社區合作,提高警察和其他執法機構保護生命、財產和人權的效力和效率。社區警務計劃取代了傳統的被動警務方式,采用了主動和預防性的警務方法。為促進哥斯達黎加國家社會安全、拉近警民關系起到了重要作用。這兩個計劃的重點:一是讓警察與居民保持密切互動與聯系,使之成為維護社區安全的共同體,建立起信息情報網絡,為警方打擊違法犯罪提供良好的信息來源;二是對警察進行專業化培訓和對警察隊伍進行去中心化改革。哥斯達黎加成功實施的社區警務模式成為中美洲各國學習模仿的對象。
哥斯達黎加作家阿爾貝托·法拉斯在其作品中曾經寫道:“小時候和我們社區的警察打招呼是家常便飯,社會居民在警察帶領、指導、支持下共同參與社區治理?!?/p>
哥斯達黎加緝毒警察在警察系統中以任務重、素質高、風險高而聞名。哥斯達黎加毒品犯罪問題十分嚴重。哥斯達黎加位于連接北美和南美、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因其地理位置因素,在陸地、空中和海上均成為販運可卡因的重要路線。除了作為毒品運輸和儲存地,近年來擴大的本地市場亦使其成為毒品的消費國。毒品販運活動并沒有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販毒一直是暴力犯罪的主要因素,對兇殺、勒索、綁架、國家財產流失等其他類型犯罪產生影響。犯罪集團形式呈現多樣化并涉及債務問題,也給其他警種警察造成了很大的工作負擔。
對此,哥斯達黎加政府一直在緝毒警察培訓方面投入較多,提高警員緝毒能力。為了更快和更準確地找出毒品,哥斯達黎加一方面在國內培訓警察,另一方面選派一些警察到其他國家去學習,如西班牙、歐盟、美國和加拿大等國,以便掌握更先進的緝毒技術。
2006年至2020年,哥斯達黎加緝毒警察搗毀了1773個致力于當地和國際販毒的犯罪組織。然而哥斯達黎加緝毒警察仍面臨編制不足的問題。根據哥斯達黎加警察官網數據顯示,從2017年到2020年,有2900人參與了緝毒警察崗位的競聘,但只有23人被錄用。警員力量不足導致了某些崗位工作超負荷,對緝毒警察的健康、家庭等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
在哥斯達黎加打擊毒品行動中,緝毒犬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緝毒犬天性忠誠、嗅覺靈敏,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緝毒犬成為哥警方追查毒品的得力助手。哥緝毒警察部門目前共有緝毒犬1200多只,它們經過專業培訓,從事尋找毒品窩點和制毒作坊,以及救援、探測地雷和炸彈等工作。哥緝毒犬的甄選基于以下幾個方面:體形適中,適應不同地形和氣候的能力強,以短毛犬為佳。更重要的是,甄選出的緝毒犬必須接受專業訓練。此外,哥國緝毒犬在服役期滿后,還享有獨特的“退休計劃”。因為它們對緝毒工作作出了巨大貢獻,“退休后”可以享受到很好的看管和照料。
在哥倫比亞,緝毒犬也有評獎。一只名叫宙斯的新西蘭牧羊犬就曾榮獲哥斯達黎加銅十字勛章。宙斯曾幫助警方逮捕243位吸毒人員,成功找出11公斤大麻和210公斤可卡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