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陽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 黃雅鳳 朱芳 呂國勇 陳巖 閻利衛 張少龍
安陽市農業環境監測站 張軍帥
茄果類蔬菜是居民日常膳食中的主要蔬菜。安陽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為掌握設施蔬菜種植基地中茄果類蔬菜農藥殘留情況,正確評估消費者食用風險,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2019 年1 月至2022 年3月,在全市設施蔬菜種植基地,特別是茄果類蔬菜種植基地開展了農藥殘留的抽查檢測。通過專項定量監測,抽檢的茄果類蔬菜樣品農藥殘留所檢項目符合國家安全標準,未發現超標現象,消費者食用安全有保障。
隨著保護地栽培技術的不斷更新和設施蔬菜新品種的選育,很多蔬菜已經實現了常年生產、反季節供應。茄果類蔬菜主要包括西紅柿、青椒、辣椒、茄子等,營養豐富、味道鮮美,食用方式多樣,是居民餐桌上最常見的蔬菜。但在設施蔬菜栽培中,因為種植小環境的溫度高、濕度大、空氣流通性差,農藥使用方法不科學,農藥殘留風險增加,對消費者身體健康造成安全隱患。為此,安陽市政府委托安陽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連續多年對規模設施蔬菜種植基地開展農藥殘留檢測抽查。2019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安陽市又針對冬茬設施蔬菜中的茄果類蔬菜開展了腐霉利等農藥殘留的抽查檢測,檢測結果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21)標準進行對照,評估判斷冬茬設施茄果類蔬菜農殘含量對食用安全造成的隱患風險,為消費者食用安全做好預警及風險評估。
冬茬設施茄果類蔬菜成熟期一般在當年11 月至翌年6 月,農藥殘留檢測抽查在茄果類蔬菜成熟大量上市前抽取檢測樣品。本次檢測抽取設施茄果類蔬菜樣品82種,涉及番茄類(一般西紅柿、圣女果)、菜椒類(彩椒、圓椒)、尖椒類(線椒、螺絲椒、牛角椒)和茄子,同時期抽取設施蔬菜其他類樣品502 種。
抽樣方法按照《農藥殘留分析樣本的采樣方法》(NY/ T 789—2004),隨機在不同產地、不同溫室或大棚中抽取,每種樣品≥3 kg。樣品制備使用四分法進行縮分,用勻漿器處理后取500 g 樣品,使用惰性食品包裝袋裝好,保存在低于-20℃的條件下待測。
冬茬設施茄果類蔬菜農藥殘留檢測參數有甲胺磷、對硫磷、甲基對硫磷、六六六、甲拌磷、水胺硫磷、氧樂果、甲基異柳磷、毒死蜱、乙酰甲胺磷、樂果、三唑磷、百菌清、氯氟氰菊酯、氯氰菊酯、氟氯氰菊酯、聯苯菊酯、三唑酮、異菌脲、腐霉利20 個項目。
茄果類蔬菜農藥殘留檢測依據《蔬菜和水果中有機磷、有機氯、擬除蟲菊酯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多殘留的測定》(NY/T 761—2008)進行檢測。
檢測儀器有安捷倫7890B 氣相色譜儀,配有雙電子捕獲和火焰光度檢測器(ECD、FPD);電子天平,感量0.1 g;高速勻漿機,最大轉速25 000 rpm;氮吹儀;漩渦混勻器(Dragonlab MX-S)。
檢測試劑有農業農村部環境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提供的100μg·mL-1農藥標準品;乙腈、丙酮、正己烷等色譜純試劑;氯化鈉(分析純)140 ℃馬弗爐烘干4 h;0.22μm 有機溶劑膜;弗羅里矽柱。
1.農藥殘留檢測前樣品處理。于燒杯中準確稱取已預處理的蔬菜樣品25 g,加入乙腈50 mL,高速勻漿2 min;均漿后濾紙過濾至裝有5~7 g 氯化鈉的100 mL具塞量筒中,劇烈震蕩1 min;震蕩后室溫靜置至乙腈和水分離;再吸取10 mL 乙腈樣品溶液,置于10 mL 試管中,在氮吹儀中80℃蒸發近干;樣品溶液近干時加入2 mL 正己烷,提前依次用5 mL 丙酮加正己烷(1:9)、5 mL 正己烷活化過的弗羅里矽柱1 次;再用5 mL 丙酮和正己烷混合液(1:9)沖洗柱子2 次,所有過柱濾液收集至試管中,置于氮吹儀中,50℃條件下蒸發至小于5 mL。蒸發后用正己烷定容至5 mL,混勻,上機測試。
2.質控措施。每個樣品做雙塔雙平行進樣處理,每批樣品選取陰性茄果類樣品(一般選取西紅柿)進行添加回收試驗,添加回收做雙平行處理,保證加標回收率、精密度(RSD)符合NY/T 761—2008 要求。
2019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安陽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抽檢冬茬設施茄果類蔬菜樣品分別為25 個、29 個、17 個和11 個,檢出農藥殘留樣品分別為6 個、0 個、7 個和2 個,農藥殘留檢出率分別24.0%、0%、41.0%和18.2%(見下頁圖1)。
圖1 全市冬茬設施茄果類蔬菜農殘檢出情況
2019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安陽市設施蔬菜生產基地累計抽檢152 個,抽檢樣品584 個,檢出農殘樣品58 個,農殘檢出率9.9%。其中,非茄果類蔬菜樣品502個,檢出農殘樣品43 個,農殘檢出率8.6%;茄果類蔬菜樣品82 個,檢出農殘樣品15 個,農殘檢出率18.3%(見圖2)。
圖2 冬茬設施蔬菜與同時期設施蔬菜農殘檢出情況比較
2019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安陽市冬茬設施茄果類蔬菜類農藥殘留共檢出農藥6 種,按檢出數量比例高低分別為腐霉利、聯苯菊酯、三唑酮、異菌脲、百菌清和氯氟氰菊酯(見圖3)。
圖3 冬茬設施茄果類蔬菜檢出農藥種類基本情況
2019 年1 月至2022 年3 月,安陽市在設施蔬菜農藥殘留抽檢中,共檢出農藥8 種,同茄果類相比,其中,腐霉利等6 種農藥均有檢出,且腐霉利、異菌脲、三唑酮檢出率都大于10%,毒死蜱和氯氰菊酯僅在葉菜上出現,茄果類蔬菜中沒有發現(見圖4)。
圖4 冬茬設施蔬菜與設施茄果類蔬菜檢出農藥種類比較
為正確對待和評估農產品中農藥殘留對人體帶來的傷害,目前,世界各國都是根據農藥毒理學數據和居民食物結構等制訂限量標準,通過農產品中農藥殘留限量是否超標判定食用是否安全。
我國采用了國際通用風險評估技術和方法,制定了農藥殘留限量國家標準。特別是新實施的新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規定了10 092 項最大農藥殘留限量,涉及564種農藥、376 種(類)食品,為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提供了有力支撐。
針對本次茄果類蔬菜類農藥殘留檢測結果分析,發現設施茄果類蔬菜的農藥殘留檢出率大于其他類蔬菜,存在質量安全隱患和風險。對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2019 年、2021 年適用版,選用最新最嚴格的限量標準,將檢出值同限量標準比較。
如圖5,設施茄果類蔬菜檢出的農藥殘留限量標準分別為:腐霉利2 mg·kg-1、聯苯菊酯0.5 mg·kg-1、異菌脲5 mg·kg-1、三唑酮5 mg·kg-1、百菌清7 mg·kg-1、氯氟氰菊酯0.2 mg·kg-1。檢出值同限量標準相比,未發現農藥殘留超標現象,且檢出的農藥殘留量值遠遠小于限量標準,可以判定產品的檢測項目均為合格。
圖5 設施茄果類蔬菜農殘檢出值與國家合格限量標準比較
經檢測分析和風險評估,結果證實:在當前的種植管理和監管模式下,安陽市抽檢的規模設施種植基地生產的冬茬茄果類蔬菜所檢農藥殘留項目均符合規定,未發現超標現象。
在此種管理方式下,安陽市的設施茄果類蔬菜生產管理科學規范,質量安全可靠,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但這也只是近年在安陽市一些重點規模設施蔬菜種植基地的試驗結論,尚待更多的試驗結果證實,農產品安全問題永遠需要高度重視。因此,對目前設施茄果類蔬菜種植中存在的高風險病害、蟲害的應對,必須禁止使用劇毒或高殘留的農業投入品,推薦使用高效、低毒和低殘留的農藥,更多地使用誘蟲燈、粘蟲板等物理防控措施和生物防控措施。安陽市已經指導設施蔬菜種植基地按照《綠色食品 農藥使用準則》(NY/T 393—2020)《綠色食品肥料使用準則》(NY/T 394—2021)等綠色食品準則和規程開展生產,加強種植管理,強化監測和監管,爭取綠色食品認證,形成良好的種植模式,為消費者提供健康、安全、優質農產品,為“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做好源頭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