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東彬
(阜陽市腫瘤醫院心內科,安徽 阜陽 236010)
穩定型心絞痛為心內科常見疾病,病理基礎為冠狀動脈狹窄,患者心肌負荷增加,發生短暫的缺血缺氧癥狀,且發作頻率、性質、原因在數周內均無明顯變化,嚴重限制患者活動能力[1]。藥物治療為穩定型心絞痛臨床干預的基礎方案,西醫對癥治療方案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疾病發作情況,但疾病仍存在進行性發展可能[2-3]。《素問》曰:“心病者,胸中痛”,中醫學認為,穩定型心絞痛屬于“胸痹”范疇。麝香保心丸含有人工麝香、人參、肉桂等成分,具有芳香溫通,益氣強心功效。目前,麝香保心丸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及治療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基于此,本研究觀察麝香保心丸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的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選擇2018年7月-2021年11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穩定型心絞痛患者70例,按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34~79歲,平均(62.86±4.90)歲;病程1~7年,平均(4.31±0.76)年;體質量指數(BMI)18~28 kg·m-2,平均(23.10±1.23)kg·m-2;心絞痛分級[3]一級12例,二級19例,三級4例。觀察組,男19例,女16例;年齡31~76歲,平均(63.08±4.34)歲;病程0.5~8年,平均(4.28±0.82)年;BMI 18 ~ 29 kg·m-2, 平 均(23.16±1.28)kg·m-2;心絞痛分級一級11例,二級20例,三級4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1)穩定型心絞痛西醫診斷符合《內科學》[4]相關診斷標準者;2)中醫診斷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氣虛血瘀證者;3)近期未參與其他臨床研究者;4)無心肌梗死病史者;5)無精神、神經疾病,可配合治療者。排除標準:1)合并惡性腫瘤、甲亢者;2)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嚴重貧血者;3)合并肝腎功能不全者;4)合并房室傳導阻滯及房顫、房撲者;5)妊娠期或哺乳期者;6)對本研究使用藥物有過敏史或過敏體質者等。
2組均接受常規干預,調整生活節律、營養支持、吸氧等。對照組接受常規治療,鹽酸曲美他嗪片(生產企業:瑞陽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534,每片2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生產企業: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71021,每片100 mg)、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生產企業: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9991039,每片40 mg),急性發作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生產企業:北京益民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022,每片0.5 mg)、琥珀酸美托洛爾緩釋片(生產企業: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150044,每片47.5 mg)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麝香保心丸(生產企業: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31020068,每丸22.5 mg)治療,每次1丸,每天3次。2組均治療3個月。
1.4.1 總有效率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5]分析治療后心電圖變化及中醫證候積分變化評價療效,中醫證候積分包括胸痛、胸悶、心悸、氣短、神疲乏力,單項得分0~6分,顯效:次極量運動實驗心電圖或病人靜息心電圖指標均恢復正常水平,中醫證候積分降低高于90%;有效:次極量運動實驗心電圖或病人靜息心電圖缺血性ST段下降回升≥1.5 min,平坦T波變為直立T波,中醫證候積分降低高于75%;無效:無明顯改善,中醫證候積分降低低于75%。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2 心功能及心絞痛發作情況 治療前后,通過DC-N2S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深圳邁瑞生物醫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對2組心功能進行檢測,心功能指標包括射血分數(EF)、心排血量(CO);觀察患者心絞痛發作次數、每次持續時間。
1.4.3 疾病相關因子 治療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靜脈血3 mL,3 000 r·min-1,10 min離心,檢測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脫氫酶(LDH)、心肌肌鈣蛋白(cTnI)水平,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相關試劑盒均由美國B&D公司提供。
1.4.4 血脂指標 血液標本采集同1.4.3,通過FB-46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湖南海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檢測血液標本中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
使用SPSS 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例(%)表示,使用χ2檢驗及校正χ2檢驗進行比較。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使用t檢驗進行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2組臨床療效結果比較(n= 35) 例
見表2。
表2 2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及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s,n= 35)
表2 2組治療前后心功能及心絞痛發作情況比較(±s,n= 35)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EF/% CO/(L·min-1) 心絞痛發作次數/(次/周) 每次持續時間/min觀察組 治療前 44.16±2.51 46.58±3.65 11.13±1.12 8.07±1.69治療后 66.54±4.16#△ 53.02±4.23#△ 3.50±0.62#△ 3.87±0.80#△對照組 治療前 44.19±3.17 46.45±3.62 11.14±1.17 8.04±1.70治療后 51.86±3.24# 48.94±2.27# 7.30±1.13# 6.33±1.31#
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疾病相關因子水平比較(±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CK-MB/(U·L-1) LDH/(U·L-1) cTnI/(μg·L-1)觀察組 治療前 71.14±6.15 306.92±48.35 2.59±0.56治療后 29.83±4.17#△ 150.54±16.24#△ 0.42±0.08#△對照組 治療前 71.12±5.68 305.93±48.82 2.54±0.47治療后 53.38±4.16# 263.70±16.23# 1.65±0.35#
見表4。
表4 2組治療前后血清血脂指標比較(±s,n = 35) mmol·L-1
表4 2組治療前后血清血脂指標比較(±s,n = 35) mmol·L-1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時間 TC TG LDL-C HDL-C觀察組 治療前 7.01±1.42 2.69±0.32 3.65±0.14 1.19±0.21治療后 5.25±0.73#△ 1.85±0.31#△ 3.14±0.12#△ 1.70±0.14#△對照組 治療前 6.95±1.34 2.73±0.31 3.61±0.12 1.17±0.23治療后 5.88±0.71# 2.20±0.29# 3.35±0.11# 1.53±0.15#
穩定性心絞痛本虛標實,正氣虧虛為本,血脈瘀阻為標,正氣虧虛于內,心氣虛弱,鼓動無力,血脈難行,濁瘀痹阻,痰濁上犯于心,不通則痛,治療以扶正益氣、解毒化瘀為主[6]。麝香保心丸中人工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肝和脾經,活血化瘀,開竅止痛,為君藥;人參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肉桂補中益氣、溫陽通脈,蟾酥解毒、開竅、醒神、止痛,蘇合香芳香溫通、利水消腫,共為臣藥;冰片開竅止痛,人工牛黃通心化痰,為佐藥。諸藥合用,發揮補氣強心、化瘀止痛作用,改善心絞痛癥狀[7-8]。本研究結果顯示,麝香保心丸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療效確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絞痛發作時間及頻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CK-MB、LDH、cTnI水平均比對照組更低,提示麝香保心丸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療效確切,可能與其調節疾病相關因子表達,減輕心肌氧化應激損傷、抑制其病理性重建有關。麝香保心丸中人參皂苷能夠促進人臍靜脈內皮細胞增殖、遷移及管腔結構形成,進而改善心肌氧化應激損傷[9-10];蟾酥的蟾蜍甾烯類成分可降低迷走神經活動,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狀態,避免心肌缺氧對CK-MB釋放的誘導作用,同時改善失衡的自主神經,下調可溶性基質裂解素2表達,降低其對LDH、cTnI表達的促進作用,緩解心肌損傷重建[11-13]。另外,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冠脈狹窄病理基礎多為動脈粥樣硬化,而血脂代謝紊亂可加重動脈粥樣硬化發展,促進冠脈狹窄。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血清TC、TG、LDL-C、HDL-C水平比對照組更低,提示麝香保心丸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療效確切,可能與其調節機體脂代謝有關。分析其原因為麝香保心丸中來源于牛黃的膽酸類成分及來源于肉桂和蘇合香的苯丙烯類成分可調節部分受干擾的能量代謝標志物,如草酰琥珀酸和煙酰胺單核苷酸等,延緩機體胰島素的降糖能力,恢復紊亂的能量代謝過程,促進機體能量儲存,進而調節糖脂代謝,降低血脂水平[14-16]。
綜上所述,麝香保心丸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療效確切,可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心絞痛發作時間及頻率,分析與其調節機體脂代謝、控制疾病相關因子水平有關。本研究為樣本量有限的單中心研究,且并未進行遠期隨訪研究,麝香保心丸治療穩定型心絞痛的應用效果及機制仍有待進一步大樣本量、多中心、長期隨訪研究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