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南京市鼓樓區人大華僑路街道工委拓展深化“民聲議事園”特色平臺,搭建“群眾點題、多方協商、政府主辦、人大督辦”議事模式,成為豐富人大代表聯系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更好接地氣、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有益實踐。
收集社情民意,架起民生“連心橋”。“麻家巷垃圾中轉站嚴重擾民,附近就是學校,不安全。”“物業公司不作為,業主能不能更換物業?”“私家車經常占用小區消防通道,萬一小區有火情怎么辦?”……街、居兩級組織的民聲議事會上,居民們爭相發言,向人大代表傾訴煩心事、揪心事。
人大街道工委堅持每年開展“走選區、訪民情、聽民意”活動,組織代表深入選區集中調研、接待選民、宣講政策、收集民意、紓解民困。社區成立了由5—7人組成的“人大代表民聲365志愿者團隊”,活躍在各個院落的志愿者們密切關注社情民意,通過微信群將社情民意第一時間反饋給人大代表,成為人大代表的千里眼、順風耳。
崇尚良法善治,廣開立法“民意窗”。2019年,華僑路街道被確定為南京市人大常委會基層立法聯系點。人大街道工委積極打造“立法民意直通車”,傾聽民意,開門立法,充分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開展了17場地方性法規立法征詢活動,反饋提交意見建議120余條。
通過民聲議事會這個議事載體,實現立法前緊扣“立法調研”環節知悉民情、立法中緊扣“立法征詢”環節反映民智、立法后緊扣“普法宣傳”環節激發民力,不斷拓展立法聯系點的輻射功能。
聚焦中心發力,共謀發展“高質量”。為更好地實現老有所養,華僑路街道召開“養老服務”專題民聲議事會,邀請人大代表和專家為街道的養老服務工作問診把脈,重點圍繞“物業+養老”、科技助老、醫療惠老等話題進行深度討論,提出數十條意見建議,為街道老年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我們將認真梳理與會人員提出的意見建議,并轉化成推動新街口西北象限小店經濟發展的具體舉措。”一場助力“小店經濟”回穩起升的民聲議事會上,華僑路街道辦事處主任郝雷說道。
關切急難愁盼,彰顯履職“民為本”。為解決某小區水管維修協調難的問題,龍蟠里社區召開民聲議事會,實地了解居民的用水困難,帶領居民實地查看管道運行情況。最終,小區76 戶居民全部同意以自籌資金的方式對水管進行維修升級,用水難題得到解決。
“今后梅雨季再也不會蹚著污水、踩著磚頭進出小區了。”2020年召開的民聲議事會討論了虎踞關某小區污水漫溢問題。會后,倪培玲代表進行了現場調研,并在人代會會議期間以代表建議的方式,將這一情況向區人大反映。2021 年5 月,鼓樓區水務局委托有關單位進行項目施工,接通了兩個污水集水井。經過整個梅雨季節的檢驗,虎踞關3號未再出現污水漫溢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