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
初中數學課程,具有著很強的工具性、實踐性、應用性,因此單元整體作業設計,就要基于數學課程的特點,從多個角度、多種途徑進行優化調整,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進行目標設定
作業,其作用不僅表現在課堂知識的消化鞏固,還表現在課前知識的預習,良好習慣的培養等。而單元整體作業,是基于單元整體教學之上,能夠幫助系統鞏固知識,實現知識技能的靈活運用。因此在初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還要對單元整體作業進行優化設計,從而充分發揮其價值與功能。
進行目標的設定,為作業設計提供依據。首先,初中數學教師要基于數學單元整體的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的個性特征,提取、挖掘、整理作業中的生活內容,然后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緊密結合。通過問題的提出,任務的布置,引導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發揮作業的育人價值。其次,作業的設計目標,應當注重其內容的系統性、整體性,將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都細化呈現。要注重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創新實踐等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思考交流、實踐探究的平臺,從而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進行內容細化
初中數學單元整體作業的優化設計,需要進行內容的細化,逐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首先,體現知識性內容。知識是數學教學的基礎,因此就需要采用不同的設計形式,將知識性內容體現出來。作為數學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開放性、趣味性、針對性的作業,不僅能夠快速點燃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而且要培育學生的問題解決、互動交流、摸索總結等能力。其次,體現方法性內容。方法性內容,主要為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與技能,包括數學思想方法、自主學習技能、合作互動技能等。在作業設計中,教師以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為基準,然后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深層次思考探究,敢于提出疑問,展開互動交流、實踐探究,從而掌握學習方法。最后,體現體驗性內容。體驗性內容,主要為復習鞏固,以及加深學生的體驗與感受,引導學生喜歡上數學學習。在作業設計中,要以實際生活展開,著重實踐性、探究性、互動性作業。然后用一條或者多條線索,將整個單元的知識點串聯起來,然后突出重難點,便于學生知識鞏固,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例如在蘇教版五《多邊形的面積》的作業設計中,教師就可以進行內容的細化。先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為重心,引導學生回憶并說出長方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接下來通過動手實踐,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并學會靈活運用。接下來引導學生對比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組合圖形面積計算公式的異同點,并以小組為單位,展開激烈的互動交流,然后回答展示,掌握學習方法。最后以實際生活為基準,設計實踐性、探究性作業。教師可以引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實物,如課桌、燈塔等,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進行面積的計算。
三、進行類型拓寬
初中數學教師要進行作業類型的拓寬,保障作業的豐富性、多元性,滿足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需求。首先,基礎性作業的拓寬。基礎性作業為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自主學習的引導等。單元整體作業的設計,就要基于學生的智力、興趣、能力等,進行難易程度的劃分,并把控好作業的完成時間,讓每一位學生都順利完成作業。其次,整體性作業的拓寬。初中數學單元整體作業的設計,需要將課堂教學、課后作業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然后注重難點的作業設計,且要基于教學目標,保障作業的系統性、整體性,帶領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結構。在作業難易程度上,要根據學生能力進行劃分,然后遵循由簡到難的原則,帶領學生一步步提升。最后,實踐性作業的拓寬。初中數學單元整體作業,不僅要將課本中的習題整理細化,還要拓展延伸到實際生活中。引導學生自主完成、探究實踐、互動交流,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打破常規的問題解.決類習題,引導學生通過探究、體驗、實踐,用語言、文字形式表現出來,或者設計實物模型。
綜上所述,作業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將所學知識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因此在初中數學單元整體作業設計中,教師就需要通過目標的設定、內容的細化、類型的拓寬三個方面,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將課堂與生活緊密銜接,帶領學生獲得健全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