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柏林世錦賽女子組800米比賽,南非運動員卡斯特爾·塞門亞以1分66秒45的成績一舉奪冠。

東京奧運會上,男變女的新西蘭運動員勞雷爾·哈伯德,參加了87公斤女子組舉重比賽。
2021年11月美國舊金山市啟動一項針對跨性別群體的試點補貼計劃。這個試點計劃叫“跨性別人士收入保障計劃”(GIFT),符合條件的跨性別申請者有55人,而該試點計劃的申請表中僅“性別”一欄中竟然有97個選項。除了“男性”、“女性”之外,還有95種跨性別。就連人稱代詞,也多達17種。你的性別選或不選,真是一個問題!
男女之外的95種性別選項都是從哪來的?人類的繁衍生息是有性生殖,通過雌雄異體的男女結合生出新一代。生物學家認為,有性生殖的優勢在于有更大可能創造新的遺傳組合,以便更好地適應環境條件的變化。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根據性器官特征將性別分為男女兩種。隨著科技進步,人類開始通過染色體、基因、性腺等更精準的方式來確定性別。人類細胞有23對染色體,其中一對“X、Y”為性染色體。正常男性為XY染色體,女性為XX染色體,后代性別決定于男性的遺傳染色體。在細胞分裂出錯的情況下,會出現XXX、XXY、XYY等罕見染色體情況,也可能出現性染色體結構異常、基因變異等情況。XXY就是通常所說的雌雄同體或“雙性人”。鑒于醫學上的新發現,國際奧委會1999年不再僅僅用染色體判斷性別。
性別就不僅是生理性別(sex)的劃分,還是心理性別和社會性別(gender)的結合。新西蘭心理學家約翰·莫尼認為,性別概念遠遠超出生理上的差異,社會和環境的熏染對性別的塑造有至關重要的影響。美國人類學家蓋爾·盧賓提出社會性別概念,強調自身所在的環境對性別的認定。比如,通過留長發、化妝、穿裙子等形式表現女性的身份。《性政治》一書的作者凱特·米莉特認為,“在角色和氣質以及社會地位這些重要方面,兩性間的差異實際上是文化性的區別而不是生物性的?!?/p>
不同生理性別、心理性別和社會性別能組成多少種性別呢?根據它們在生物特征、心理認同、社會角色和醫學干預等方面的差異,這些性別可分為順性別、雙性別、跨性別、流性別、變性別等十類。
順性別指自我性別認定和出生時的生物性別相同,大部分人都屬于這一類。雙性別包括兩性人、雙性人、兩魂人和間性人等??缧詣e與順性別相對,自我性別認定和出生時的生物性別不同。流性別指不同時間經歷性別的認知有流動性的改變。變性別指自我認同與出生性別不同,包括通過醫學手段改變自己生理特征,例如泰國人妖。
長大的孩子性別還能選擇嗎?是爸爸說了算,還是媽媽說了算?美國少年詹姆斯的人生可謂離奇波折,為了他的性別,爸爸媽媽不惜對簿公堂。2012年,試管嬰兒詹姆斯和雙胞胎兄弟在得州出生,而兩年后的一次心理問診徹底地改變了他的人生。當時媽媽安妮告訴性別治療師說,詹姆斯有跨性別者的跡象。這個醫生建議給孩子起個新名字,試著穿女裝。于是,詹姆斯有了一個女性化名字——露娜,開啟了女孩的生活。但爸爸杰夫堅決反對媽媽的這種操作,他們的長期爭吵最終使婚姻破裂。為了“兒子的性別”,杰夫還憤然將前妻訴至法庭。經過長達15個月的漫長審理后,法庭判決結果是任何涉及孩子性別選擇的事,夫妻雙方必須商量決定。
跨性別的身份政治已然滲透到美軍上層。2021年美軍公共衛生服務軍官團迎來了一位變性別的新領導。她就是八個月前由美國總統拜登提名上任的衛生部助理部長蕾切爾·萊文。萊文由此成為美軍首位變性四星上將,也是美國當前級別最高的變性別官員。蕾切爾·萊文原名理查德·萊文,在經歷多年“心理斗爭”后,于2011年做了變性手術,兩年后和妻子離婚。萊文在拜登政府中不是孤例。2022年薩姆·布林頓由拜登提名擔任能源部負責核廢料工作的助理副部長,成為聯邦政府首批“流性別”的高官之一。讓人驚訝的是,近日薩姆因涉嫌兩次在機場偷竊行李,已被美國能源部發言人宣布“不再是拜登政府的官員”。
體育時尚界的跨性別沖擊來得更早。2009年,柏林世錦賽女子組800米比賽,南非運動員卡斯特爾·塞門亞以1分66秒45的成績一舉奪冠。相對于她的優異成績,觀眾們更感興趣的是她的外表和體格:面容孔武有力,骨骼肌肉尤為強壯。經過國際田聯的調查,結果發現,塞門亞不是通常的女人,而是罕見的“雙性人”。奧運會首位變性別選手出現在去年東京奧運會上,是男變女的新西蘭運動員勞雷爾·哈伯德,她參加了87公斤女子組舉重比賽。而早在2017年的世錦賽上,她就斬獲了女子90公斤以上級銀牌。
性別不僅僅是先天基因的“擲骰子”,越來越多地成為后天的主觀選擇。萊文、哈伯德為變性而接受了手術,薩姆只是在心理上認為自己是跨性別者,而塞門亞則患有不常見的遺傳病,體內酮睪素過高,發育成了“雙性人”。即便如此,塞門亞心理、行為和交往上還是把自己當作女人。讓人無奈的是詹姆斯/露娜,因為他的性別使自己爸媽反目、法庭辯論、網絡熱議乃至政治介入,但都忽視甚至“剝奪”了他自身選擇的權利。況且,僅僅十歲的孩子是否有成熟心智或正當權利去決定自己的性別還是個問題,畢竟在后悔改變性別的“去性別轉換者”中的青少年人數正在驚人增長。


2021年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提名蕾切爾·萊文擔任助理衛生部長,萊文由此成為美軍首位變性四星上將,也是美國當前級別最高的變性別官員。
不能否認的是,堅持傳統的男女兩種性別,也是一種選擇權。突破傳統的二元性別觀念,為性少數群體拓展了自由空間,自然是一種社會進步。但是,堅守傳統一定是錯的嗎?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認為,傳統的目標和特征在于不變性,它反映了與過去的連續性。由此可見,只要人類社會的現在和過去之間有不變的、連續的內容,那么繼承和弘揚傳統就有重要意義。
堅持男女二元的性別傳統,否認或排斥跨性別自有其現實意義。為什么世界上通常恰好只存在兩性?“社會生物學之父”、美國生物學家愛德華·威爾遜的答案是:兩種性別足以產生最大的潛在遺傳重組。換言之,實際上這可以保證每個健康的個體與相反性別的個體交配。
對跨性別的極大爭議乃至兩極評價反映了傳統與現代的張力、沖突和媾和。西方世界有一些傳統難以撼動,比如女子結婚后換夫姓的舊俗,但跨性別潮流卻日益挑戰其性別傳統。法國女性主義者西蒙娜·波伏瓦說:“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彼J為女人應該竭力擺脫至今給她們劃定的范圍,并沒有特別關注陰陽人,因為“這是非常特殊的個案”。女性主義思潮的興起,孕育了更多有破壞性、顛覆性的先鋒思潮,不斷沖刷、侵蝕性別傳統的堅固防線。更為激進的酷兒理論倡導了一種打破兩性界限的新時尚,對傳統的男女二分法形成了不小沖擊。
一直以來,堅守男女有別的傳統人士激烈反對跨性別潮流。恰如紐約城市大學教授朱迪斯·洛伯批評時所言,“對大多數人來說,性別是我們日常生活絕對的基礎”,對此進行質疑,“簡直就像考慮太陽是否還會升起一樣多余”。保守派認為支持跨性別兒童的性別認同等于“虐待兒童”,網友們惡毒地攻擊了露娜的媽媽。對于萊文四星上將的任命,有人在網絡上留言:“‘拜登幫’在公共衛生服務中玩身份政治。”國際田聯也對塞門亞的參賽有特別規定,她只能參加200米短跑項目。還有美國右翼人士直言:“性別意識形態正在吞噬我們的文化”。
時移世易,人們對性少數的了解、包容和接納在不斷“破冰”。上世紀80年代,英語中就開始出現了“Mx”(與英語中Mr、Mrs、Miss等人稱代詞對應)一詞,用來稱呼跨性別群體。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法律也承認第三性別。199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將“同性戀”從精神病名冊中除名。2005年加拿大教授路易斯·汀發起倡議設立“國際不再恐同日”,為性少數社群爭取合法權益。2012年3月聯合國人權理事會首次就性取向和性別認同進行了一次歷史性小組討論。2016年世界上最權威的英語詞典《牛津英語詞典》正式收錄了“Mx”詞條,隨后美國最大的《韋氏詞典》也新增這個代詞。2021年英國《劍橋詞典》新加了“女人”詞條的新定義:“以女性身份生活且自我認同為女性的成年人”。
網上有一種聲音,說性別只是性別,希望更多人不被性別的傳統觀念所淹沒,早日實現性別平等。這種聲音希望消弭性別的差距和鴻溝,追求平等的初心值得點贊。性別無疑首先是性別本身。馬克思指出,“男女之間的關系是人與人之間最自然的關系?!辈ǚ咭矎娬{,“性別的區分實際上是一種生理上的既定”。有史以來,追求包括性別平等在內的社會平等是人類最美好的理想之一。但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并不總是在縮小,取代性別不平等的,未必是性別平等,更可能是新的性別不平等。
性別不只是性別。“GIFT”試點計劃是舊金山市市長布里德宣布的。第二天,她還在市政廳升起了標記同性戀和性少數群體(LGBT)運動的彩虹旗。布里德市長對該計劃的支持,拜登總統對萊文上將、薩姆助理副部長的提名,都很難讓人信服:性別只是性別,而與政治、社會無關。多個學科的理論研究表明,作為人類最基本的標識之一,性別顯然擁有超于自身的更多內涵。法國思想家??绿岢黾僭O:“性經驗”是一種復雜的政治技術,也是在身體、行為、社會關系中展開的一系列效應。
怎么從根本上消除性別的不平等,實現真正的性別平等?如果性別多元化的興起是人權進步表現的話,那么,性別無疑就是人類政治的內在因素之一。凱特·米莉特斷言,性支配也許是我們文化中“最根本的權力概念”。恩格斯指出,傅立葉第一個表述了這樣的思想,即“在任何社會中,婦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
過猶不及,物極必反。在西方,性別多元化無疑是一種“政治正確”,但“政治正確”也會走過頭。性別多元化潮流會不會成為“政治正確”的“炮灰”,受到這柄雙刃劍的反噬?性別多元化對權利平等的倡導會不會受到資本力量和傳統權力的“操縱”,從而淪為它們借題發揮、濫權牟利的工具和犧牲品?有一位偉人說過,“只要再多走一小步,雖然看來像是朝同一方向多走了一小步,但真理就會變成錯誤?!痹谛詣e多元化力量向傳統地盤“沖鋒陷陣”的道路上,且行且珍惜很重要,且行且審思或許更重要。
(責編:南名俊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