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娜

2月2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大廳
在2023年11月23日召開的2023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經信局局長姜廣智稱,2023年前3季度,北京市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14060億元,同比增長8.3%,占GDP比重為44.3%,為首都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動能。
自2021年發布《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以來,北京數字經濟發展活力日益顯現。要實現實施方案中“到2025年,數據驅動的高質量發展模式基本建立,進入國際先進數字經濟城市行列”“到2030年,全面實現數字化賦能超大城市治理,建設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等目標,數字政府建設無疑是重要引擎。
近日,《瞭望東方周刊》記者在走訪調研中發現,通過政策創新和技術創新,北京數字政府建設正加碼賦能。不僅如此,北京還積極拓展數字政府服務半徑,擴大“朋友圈”,在促進首都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帶動區域協同發展。
“我一直夢想著把網店從線上開到線下,打聽了好幾次,都說沒有先例。這次,便捷的變更登記為我實現夢想開了個好頭,以后生意肯定會越來越紅火!”來自北京的個體工商戶劉鵬琨開心地說到。

11月16日,工作人員在北京市朝陽區雙井街道市民訴求處置中心的城市智慧大腦系統前工作(李欣/ 攝)
2023年3月,劉鵬琨在北京市豐臺區政務服務中心領取了變更后的“北京福匯祿商貿中心”營業執照,成為全國首家個體網店轉變為實體個體工商戶的經營者。
之所以能快速順利變更營業執照,得益于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新推出的《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試行開展支持平臺經濟發展 優化個體網店經營者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出臺了支持個體電商通過地址變更方式拓展線下經營渠道等多項創新舉措。
像劉鵬琨這樣的個體網店經營者不在少數。長期以來,他們要想開展線下經營需要先行注銷當前網店,才能在線下重新申請登記注冊,程序繁瑣且不利于網店的可持續性發展。新通知的出臺及時破解了這個困境。
近年來,北京在政策創新、舉措創新等方面亮點頻出,這些創新的相同之處在于——化繁為簡,將政務服務做到精準高效。
2023年以來,演唱會、音樂節、體育比賽等大型活動陸續恢復舉辦,極大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并帶動餐飲、住宿、旅游等行業發展。然而,企業申請舉辦大型活動涉及的事項多,時間長,申請材料復雜。
“之前要跑好幾個部門,如今只要到政務辦事大廳的綜合窗口一次性提交材料就行,省時又省心?!?023年8月,北京愛度次元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潘一欣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中心的“舉辦大型活動審批綜合窗口”,遞交了計劃于9月底舉辦“IDO動漫游戲嘉年華”的有關材料之后,不由感慨道。
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改革協調處二級調研員劉海巖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改革后,大型活動審批時限縮短了80%,審批材料大幅精簡,真正實現了“一套材料、一表申請、一口受理、一窗出件”。
2023年11月,北京順意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通過首都之窗在線提交食品經營許可申請。順義區市場監管所干部采取線上審查申請材料的方式,指導企業對食品加工操作區域不合規等問題進行整改。整改完成后,該企業當天就獲批拿到了《食品經營許可證》。
“沒想到‘用戶空間這么智能,給我推送的房租減免、稅收優惠、金融服務等信息都是我最需要的。”
“市場監管部門通過小程序對施工進行線上監管,通過AI圖像識別技術抓取違規行為,并形成線索即時推送給企業負責人和屬地監管部門?!北本╉樢庠床惋嫻芾碛邢薰鞠嚓P負責人指著手機上的“餐飲開店掌中寶”小程序說,“這個小程序里有布局流程圖和實景圖,還有現場視頻,直觀又清楚,施工師傅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干活,幫助我們縮短了不少開店籌備時間?!?/p>
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完成餐飲領域數據歸集工作,還計劃打造各轄區餐飲企業動態全景畫像。
以數字技術應用為牽引,建設數字化企業服務平臺;以電子簽名代替加蓋公章,創建“不用章、不繳照”全流程無紙化辦理模式;探索“用戶空間”數字專屬服務……北京市各部門積極運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做好“加減法”,賦能政務服務高效運行。
“沒想到‘用戶空間這么智能,給我推送的房租減免、稅收優惠、金融服務等信息都是我最需要的?!睆氖陆鹑谛袠I的潘林(化名)在北京市政務服務網辦理業務時發現,登錄 “用戶空間”,不僅可瀏覽公司的基本情況、電子證照、歷史辦件等信息,還能看到服務業小微企業房租減免、住房公積金階段性支持等適合自己公司申報的惠企政策推送,并且空間還提供了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等常用服務網上辦理入口。
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信息化建設處副處長王倩告訴《瞭望東方周刊》,“用戶空間”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研判用戶需求、進行用戶畫像,為企業群眾提供精準、主動、個性且安全可靠的數字專屬服務,實現了從“人找政策、找服務”向“政策、服務找人”的轉變。
據統計,“用戶空間”項目自上線以來,已為企業群眾提供主動提醒、政策推送等個性化服務1692萬余次。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政務服務的創新底氣來自技術硬實力。比如,得益于長安鏈(一個自主可控的區塊鏈軟硬件技術體系)的持續推進,北京已有15類國家級數據、22類市級數據、6類區級數據實現“鏈”上應用。多類數據“鏈”上共享,線上線下服務協同,區塊鏈技術的有效利用顯著提升了政務部門的辦事效率和群眾的滿意度。
作為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北京市海淀區政務服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瞭望東方周刊》,海淀區目前已實現身份證、戶口簿、營業執照等44類數據鏈上核驗,1891個政府服務事項全程網辦,應用區塊鏈、人臉識別、自助取件等線上線下融合措施,海淀已實現7×24小時政務服務“不打烊”。
近日,北京大興區林校路街道居民郭明找了份稱心工作,不過需要先去街道開靈活就業證明,才能到新單位報到。為了盡快拿到證明,郭明來到家附近的“政務曉屋”進行辦理。
“政務曉屋”是一間占地約2.5平方米的玻璃房,內外裝有攝像頭,操作臺上設有電子屏、鼠標、鍵盤和高拍儀。在郭明通過微信小程序完成實名認證、掃碼進屋后,“政務曉屋”系統自動為她匹配了“云坐席”。
“你好!請將證件放在高拍儀下,核對身份信息?!薄拔椰F在遠程調取材料上的信息,您把要提交的材料依次放進去就可以了。”……經過政務服務部門工作人員的遠程操作,不到5分鐘,郭明就順利完成了業務辦理。
類似“政務曉屋”的智能終端被廣泛布置,有效解決了過去市民“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的難題。
比如,北京市大興區已設置21臺“政務曉屋”智能終端、13臺綜合便民自助服務終端,累計為企業群眾辦理事項1700余件,直接減少群眾跑動5000余公里;在海淀區多個街道,辦事群眾可通過新型智能自助服務終端自助查詢打印社保、公積金、考試等100余類高頻服務事項。
為讓群眾少走路,北京各區政務服務管理局還嘗試利用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進數據共享匯聚,跨區域建立通辦聯動工作機制。
2023年5月,家住北京市海淀區的劉華(化名)從網上獲悉,在海淀區就可以辦理懷柔區與公司相關的事項,于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來到海淀區政務服務大廳,辦理自己位于懷柔區公司的“小額貸款公司地址變更審批事項”。順利辦理相關業務后,劉華開心極了?!安挥锰匾馊讶?,從出門到辦結全程不到一個小時,太方便了。”
截至2023 年5 月底,“海淀通”App上的佛山業務咨詢量為129 條,“佛山通”App 上的海淀業務咨詢量為109 條。
這是海淀區政務服務管理局與懷柔區政務服務管理局正式簽署《政務服務“跨區通辦”合作協議》后,海淀區政務服務大廳辦理的第一筆與懷柔區政務相關的業務。
據介紹,北京市海淀區和懷柔區依托政務一張網、互設審批系統通辦賬號,以“跨區受理、后臺流轉、協同聯動”的方式,為企業群眾提供全流程、無差別、高效便捷的政務服務。
目前,海淀區和懷柔區政務服務大廳線下專窗通過系統融合、流轉審批環節,可通辦涉及社保、金融、專利、僑務等行業的196個事項。
走進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多功能會商室里,多個部門正在線聯合會審;大廳里,43臺酷炫的智能終端設備配備了5G等技術,可實現3500多項進廳政務服務事項的無差別辦理。
通過“云窗口”遠程服務模式,北京市通州區頒出了首張“天津市營業執照”,河北雄安自貿試驗區辦理了首張“北京通州營業執照”; 2022年,北京城市副中心辦理了一系列來自北三縣(隸屬河北省廊坊市的三河、大廠、香河)的北京市交通委“小客車指標賬號信息變更”業務,一年內共為辦事人減少跑動3萬余公里,節省辦事時間700余小時……

在廊坊市大廠回族自治縣政務服務中心,市民在使用互設自助服務終端辦理業務(王曉/ 攝)
不止京津冀,北京的“橄欖枝”伸得更遠。
2023年4月,北京市海淀區與廣東省佛山市簽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5月,海淀區政務服務管理局與四川天府新區行政審批局簽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近日,北京在全國首批開展試點香港簡化版主體資格公證文書電子化流轉,實現香港非自然人投資主體全程網上辦理登記業務……北京的“跨省通辦”步伐已跨出京津冀地域范疇,邁向了全國一盤棋。
據介紹,繼2021年推出“區塊鏈+跨省通辦”政務服務新模式以來,截至2023年5月底,“海淀通”App 上的佛山業務咨詢量為129條,“佛山通”App 上的海淀業務咨詢量為109條。
“這些咨詢中,社保參保證明和住院結算單的咨詢占比較大?!焙5韰^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向《瞭望東方周刊》表示,接下來,當地將推進與廣州、長沙等12個意向地區合作,探索以區塊鏈技術聯盟為載體,實現跨區域審批和服務結果鏈上“共識”的政務服務通辦新模式。
近期,由香港企業投資設立的北京盈飛匯同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市朝陽區順利領取營業執照。這是北京首個通過簡化版公證文書電子化流轉方式在京新設的港資企業。至此,在北京,香港非自然人投資主體注冊企業可實現“自主申報、線上核驗、即時審批”一站式服務。
該企業總經理包蓁蓁表示,全程網辦模式非常方便,免去了企業郵寄材料耗時長的困擾,省時省力省成本的貼心服務,為港資企業在京發展注入了信心。
“這突破了港資企業全程網辦的難點,成為優化外商及港澳臺投資環境的關鍵一環?!北本┦谐枀^市場監管局登記注冊科科長和琤說。
在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產業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看來,作為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優化市場準入的新嘗試,有利于數字經濟筑基擴容,也有利于培育科技成果轉化的主力軍,全方位、多層級助力首都經濟實現高質量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