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郁涵 郝明瑤
(吉首大學商學院,湖南 吉首 416000)
2015年國務院推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政策措施后,全國范圍內開始支持創業。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后,各級政府出臺了更多的政策以支持產業發展和鄉村振興,給農村經濟注入了活力,從而產生更多的創業機會。2019年《全球創業觀察》(GEM)報告中顯示,中國男女總創業活動(TEA)比值為0.82,女性創業群體逐漸擴大[1],女性創業活動逐漸受到重視。女性創業被認為是擺脫女性貧困、提高女性地位、緩解就業壓力、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2]。因此,農村女性的就業和創業狀況對農村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如何推動農村富余勞動力特別是農村女性就業創業、實現增收致富,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農村女性在創業過程中仍然普遍存在著啟動資金不足、基本技能缺乏等困難。2017年,農村創業人員中僅有8.6%是女性,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女性創業發展緩慢,究其原因,金融問題是最大的障礙[3]。針對女性創業資金不足的問題,各級政府決定采取相關措施,擴大婦女小額信貸的范圍,推動女性創業就業。實踐證明,婦女小額擔保貸款在帶動婦女創業、促進地方產業發展與社會穩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雖然近些年來婦女就業創業得到大力支持,但由于農村女性相對于城鎮女性在受教育水平、生活水平等方面差距較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女性獲取金融支持,也就無法滿足女性創業的需求。那么,在鄉村振興的時代背景下,地方金融機構金融支持對農村女性創業的政策落實情況如何,現階段金融支持農村女性創業面臨哪些現實困境,又該如何完善,這些問題都值得深入探討。
因此,本研究通過多案例分析,揭示金融支持農村女性創業現狀與困境,并提出相關建議,以期為農村女性創業研究提供借鑒意義,將有助于提高農村女性創業金融支持效率,從而助力女性創業和鄉村振興。
關于女性創業作用與困境研究。在實現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女性發揮著重要作用。稅國洪等認為,鄉村女性人才隊伍是我國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力量,并指出完善支持女性創業政策可為農村女性發展提供良好制度環境[4]。車陽隆指出,引導、助力、賦能、激發“她力量”需要政府、社會、個體的多方努力[5]。此外,有學者提出女性創業不僅有助于推動經濟增長,更有助于改善女性生活質量、消除社會性別偏見等[6]。但女性創業過程中往往受到一定的局限性。Tambunan表明,缺少高質量的教育培訓機會,無法獲得正式貸款或其他資金、設備的支持,對女性創業成功幾率會造成顯著的影響[7]。謝雅萍等通過調查分析表明,創業初期女性創業者的啟動資金規模較小,來源渠道狹窄。資金問題是困擾女性群體創業的重大瓶頸,影響著她們的成功率[8]。
關于金融支持女性創業研究。關于女性創業的貸款,以小額信貸居多,所以學者主要從小額信貸角度研究女性創業金融支持。小額信貸可以幫助解決女性勞動者參與創業就業缺乏資金的難題,既可以使其享受到便捷金融服務,又可以支持其創業致富,更可以幫助其提高在社會當中地位,使婦聯團結引領婦女的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9]。但女性創業者往往會面臨一定的金融約束,周萍等指出,雖然過去弱勢群體面臨的融資約束隨著普惠金融的發展而得到緩解,但傳統金融機構仍可能依靠刻板印象來判斷女性創業者的潛力,對其貸款條件更為苛刻[10]。當面臨約束時,厭惡風險的傾向會使女性因為獲取資金成本的增加而避開從外界獲取資金,從而抑制女性創業。而程建青等研究表明,女性創業活躍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忽視政府政策和構建社會氛圍的重要性,僅增加金融資本是不夠的[11]。所以針對女性創業者在獲取金融支持方面的阻礙,需要發揮社會組織的作用,形成金融機構與女性創業者的有效銜接。
綜上所述,盡管金融支持對女性創業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但目前女性創業的金融支持還存在問題和約束,國內外研究人員從女性創業的作用和困境、金融支持女性創業等角度進行了研究,但對于農村女性創業者金融支持研究較少,農村女性相對于城鎮女性觀念保守、受教育程度低,在獲取金融支持方面的阻礙較大,因此本文以湖南省農村女性創業企業金融支持情況為案例,通過扎根理論方法研究農村女性創業金融支持影響因素,為提升金融助力成效提供一定的啟示。
扎根理論是一種根據原始數據資料建立實質性理論的定性研究方法[12]。該方法通過收集大量的資料,根據資料的內容提取相關概念,并尋找這些概念的相關性形成故事線和理論模型?;诖吮疚膶|性資料進行開放式編碼、主軸編碼和選擇性編碼,構建農村女性創業者金融支持影響因素模型,最終獲得相關結論。
選取有代表性的案例應依據探究的問題和理論抽樣原則。本文的研究對象為農村女性創業者,根據選擇標準和數據采集便利性,為了使樣本更加豐富,反映農村女性創業者金融支持影響因素的實際情況,共收集到6份湖南省農村女性創業者金融支持的二手資料,來自湖南省的不同市區:岳陽市、長沙市、湘潭市、株洲市、永州市、張家界市。此外,這些農村女性創業者企業類型不同,食用菌種植、黃藥子生態農莊、水稻種植、蔬菜種植、林木種植、經營美容院等企業規模也存在差異。本研究以4個案例作為模型構建使用,2個案例作為模型驗證使用。
2.3.1 開放式編碼
開放式編碼是對收集到的資料數據進行整合的過程中,對資料進行重新整合和編碼,本研究對收集到的資料進行整理得到24個概念和14個副范疇,編碼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開放式編碼范疇化
2.3.2 主軸編碼
主軸編碼是在完成開放編碼的基礎上,為數據資料各部分建立聯系的過程,本文在14個副范疇的基礎上形成了4個主范疇,如表2所示。

表2 主軸式編碼
2.3.3 選擇性編碼
選擇性編碼是在主軸編碼的基礎上識別出能夠統領其它范疇的核心范疇,通過故事線的形式形成初始范疇、主范疇和核心范疇之間的聯系框架,本文通過對24個概念、14個副范疇和4個主范疇進行分析、梳理,結合所獲得的資料,確定金融支持為核心范疇。圍繞核心范疇的故事線:在創業的過程中,農村女性創業者由于缺乏技術、產業脆弱性、農村經濟不發達、身份限制、產業發展等方面原因需要金融支持,而金融支持的有效性又取決于當前的信貸環境和金融機構舉措,對農村女性創業者具有優勢性的信貸環境和金融機構舉措滿足了其對于創業資金的需求,金融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時信貸環境也會影響金融機構舉措。
2.3.4 模型構建
根據總結的核心范疇、主范疇與副范疇,以及上文的故事線,以金融支持為核心范疇構建和發展農村女性創業金融支持影響因素模型,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農村女性創業金融支持影響因素模型
2.3.5 飽和度檢驗
為了保證結果的可靠性,對理論模型進行飽和度檢驗,飽和度檢驗是判斷采樣是否繼續的重要標準,當不再產生新范疇和關系時,表明達到飽和狀態[13]。本文通過對另外2個案例的數據資料進行飽和度檢驗,結果表明,并沒有發現新的范疇和關系,因此,可以認為上述理論模型是飽和的。
2.3.6 模型構建與闡述
通過對4名農村女性創業者的案例進行研究,發現所有成員都經歷了從創業艱難階段到企業恢復正常運作、取得較好企業績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金融支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面將進一步對農村女性金融支持的影響因素模型進行闡述和總結。
2.3.6.1 初始階段——融資需求
在這些案例中可以發現,農村女性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會遇到較多的問題。傳統社會文化往往貶抑女性的個人成就,宣揚女性服從男性、服務家庭的價值觀念,對女性角色定位也以家庭為中心,這使女性的社會地位和參與經濟活動的程度都低于男性[14]。而當女性創業者的角色與社會角色期待發生沖突時,就會降低女性創業者的積極性,所以女性創業者數量較少,且大部分的農村女性會選擇技術水平較低的產業以規避風險,但這些技術水平較低的產業往往受到自然災害等不可控因素較多。而且當女性遠嫁到其它地方的時候,外地人的身份進行貸款也具有一定的難度。此外,相對于城市女性而言,農村女性受教育程度整體上較低,受到的技術培訓也較少,且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傳統物流運輸極易受到影響,這些都有可能導致創業失敗。除了這些消極因素以外,有些企業處于提質升級或者項目越做越大的階段,這些都會成為農村女性創業過程中需要金融支持的因素。
2.3.6.2 行動階段——信貸環境、金融機構舉措
當前的信貸環境影響著金融支持的過程,信貸環境主要包括政策環境、金融環境和組織支持情況。傳統的農村女性一直扮演者家庭婦女的角色,但在國家創業就業環境持續改善的大背景下,她們同樣有著自己的創業夢,國家政策支持將會為女性創業提供幫助,國家政策改變著對于女性的社會角色期待,引導著金融機構的金融支持方向。金融機構隨著緊跟政策方向,為農村女性創業者定制信貸產品,擴寬了金融機構普惠金融服務渠道,從而也為女性創業者提供幫助和服務。此外,案例中婦聯組織在金融支持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農村女性創業者與金融機構之間建立了橋梁。從而在金融支持的過程中形成了2種路徑:直接路徑,金融機構主動上門對接客戶,了解情況;間接路徑,創業者通過婦聯組織聯系金融機構,或銀行通過婦聯組織推廣貸款產品。從案例中來看間接路徑居多,說明更具有優勢性。
對于不同的群體,金融機構采取的措施也不同,農村女性作為創業過程中的弱勢群體,銀行形成了開通綠色通道、簡化辦貸手續、快速高效貸款等金融服務,但案例中,針對女性創業者的貸款產品也有較多的限制,如獲得相應的榮譽和稱號以及需要產業產值達到一定的水平,而這些條件也將一些農村女性創業者排除在門檻之外,從而影響了金融支持過程。雖然金融支持農村女性創業舉措方面有了一定的改進,但在實踐中仍存在問題和不足。
2.3.6.3 結果——金融助力成效
通過給予農村女性創業者金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創業的成功率和連續率,使得女性創業者不因資金問題造成創業危機,創業的成功與連續性也給公司帶來了高水平創業績效,由于女性創業者在農村創業,雇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當地人,女性創業的成功也帶動了當地農民的增收。除此之外,金融支持也帶給了農村女性創業者創業信心,對于農村女性而言,家庭是創業女性的主要幫助來源[15],而家庭的幫助是有限的,所以金融機構的支持擴寬了農村女性創業者的資金獲取渠道,也進一步增加了農村女性創業的信心,從而帶動更多農村女性加入創業的隊伍。
本研究運用扎根理論方法,對湖南省6名農村女性創業者關于農村女性創業者金融支持影響因素進行了探索性研究,通過開放式編碼獲得24個概念、14個副范疇;通過主軸編碼獲得“融資需求”等4個主范疇;挖掘故事線,形成初始階段、行動階段、結果3個階段,進一步總結出金融支持這一核心范疇,由此構建了農村女性創業者金融支持影響因素模型,研究發現,農村女性創業者在創業過程中有較多的因素決定其需要金融支持,構成金融支持的目的,而信貸環境(政策環境、金融環境、組織支持)和金融機構舉措都影響著金融支持能否達到一定的成效,包括經營狀況、創業績效、創業信心方面的表現。該研究為金融支持農村女性創業提供一定的啟示。
金融機構直接對接每位農村創業者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所以金融機構應積極與協會進行對接,了解當地農村女性創業者情況,根據女性創業項目類型、階段不同研發為農村女性創業者量身定制的貸款產品,推廣當前“湘女貸”“巾幗貸”等信貸產品,帶動農村女性創業積極性。應充分發揮婦聯組織的優勢,了解農村女性創業者情況,與金融機構對接,合作開展相關活動充分發揮創業擔保貸款促進婦女創業就業的優勢作用。適當降低貸款條件門檻,加大女性貸款信貸資金投放。雖然當前有“湘女貸”“巾幗貸”這些專為女性研發額貸款產品,但其門檻對于多數農村女性創業者還比較高,所以確立適當的貸款對象要求對于金融支持過程也極為重要。
本研究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本研究主要是以定性為主的研究,概念和范疇的提煉過程都帶有一定的主觀性,會給研究結果帶來偏差。本研究所選擇的案例農村女性創業者均在湖南省,因地區政策、經濟發展水平等不同,本研究的模型是否適用不能確定,且案例數量較少,雖然進行的分析更深入,但范疇可能不全,未來需要擴大樣本范圍進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