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周刊》記者 王迪 □ 馬扶坤
重點保供企業貨源充足,庫存量增加,且品種齊全、價格穩定,可充分滿足全縣75萬常住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
歲末年關趕集忙。農歷臘月十五,山東省梁山縣的丁莊黃河大集,前來趕集的人熙熙攘攘、絡繹不絕,吆喝聲、討價還價聲此起彼伏,春聯、福字等蘊含年味的文化產品熱銷。
趕年集、備年貨,作為過年的必備品,雞鴨魚肉、蔬菜水果、糕點干貨成為老百姓的首選。
“今年的芹菜便宜,10塊錢15斤,肉也便宜。”前來趕集的居民周杰手拎“戰利品”說,“大集生意不孬,你看這一排糖都賣完了,羊雜、牛肉垛只剩幾個了。”
趕集是我國民間重要的風俗,北方叫趕集,南方叫趕場。因一般時間較短,多的不過一天,少則半個時辰,重在一個“趕”字。有些地方的集,還會穿插進行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表演。
趕集不僅是為了備年貨,更是鄉情所在。

集市上,大批運來的應季蔬菜很受歡迎。
春節是中國人心中最重要的傳統佳節。縣域民生商品市場如何做到保供穩價,是地方重要民生工作之一。
“元旦期間,市場商品價格監測數據顯示,目前貨品供應充足,居民生活消費品價格與節前相比基本穩定。”
梁山縣發改局副局長張思林介紹,近期的肉禽類和水產品價格與上月相比基本持平,雞蛋價格略有下降,蔬菜價格有升有降,但總體波動幅度不大。
為確保元旦、春節“雙節”期間重要民生商品價格平穩,梁山縣政府對口罩、消毒液、蔬菜、肉類等民生商品價格,雷霆出擊、重拳打擊,以零容忍態度向價格違法行為宣戰。
“我們通過12315平臺、群眾舉報電話等方式獲取案件線索后,第一時間到現場進行查辦,打擊違法行為,回應群眾關切。”梁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賈慶柱表示。元旦至今,該局已受理消費者物價投訴15起。
“要想買到正宗貨,水泊商場信得過。”在梁山縣,這句話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3年,各地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
春節臨近,梁山水泊商場內張燈結彩,各類新年飾品紛紛上架,掛滿燈籠的擺設年味十足。
作為一家有22個直營店,營業面積超過8 萬平方米,職工達1700 多人的大型現代商業綜合體,隨著疫情影響減弱,商場逐漸恢復人氣。
“春節腳步越來越近,大家都在挑選心儀的物品,流動的購物車里堆滿大包小包,甭提多熱鬧了。”水泊商場美的亞店店長馬宏福說。
為確保年貨等春節商品價格保持在合理區間,新年伊始,梁山縣相關部門聯合執法,對大型商超進行全覆蓋檢查。認真落實明碼標價制度的同時,切實做到價簽價目齊全、標價內容真實明確、字跡清晰、貨簽對位、標示醒目,嚴禁趁機哄抬價格、擾亂市場價格秩序。
相較于超市,一些市民更青睞傳統的農貿市場。
在梁山縣金泊園農貿市場,各類商品價格平穩,大米、食用油、豬肉、牛羊肉、禽肉、水產品、奶品、方便食品、成品油等基本物資儲備充足,百姓就近采買,非常方便。
梁山縣商務局副局長龐學銀介紹,目前,重點保供企業貨源充足,庫存量增加,且品種齊全、價格穩定,可充分滿足全縣75萬常住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確保春節期間居民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應。
在城鄉道路上,快遞行業也迎來令人欣喜的變化。

各種對聯、年畫、“福”字走俏市場。

執法人員在梁山水泊商場美的亞店檢查食用油購銷情況。
在快遞員中,“老面孔”越來越多。據了解,為了切實提高快遞員積極性,全力提升快遞員到崗返崗率,力爭實現頻次寄件應投盡投,梁山縣郵政管理局督促相關企業提高薪酬待遇,一線快遞小哥每天工資由180元提升到300元,同時發布倡議書,加強用工招聘,著力提升快遞小哥到崗率,目前員工在崗率恢復到99%。
“原來我們是出力多、掙得少,加上疫情影響,不少同行跳槽。現在待遇提高,很多人又重新拾起老本行。”正在送件的陳存鵬說。
針對縣級網點及鄉鎮網點堵點、卡點問題,梁山縣郵政管理局實施全網聯動,實行分級包保模式,倒排時間表,突出督導向下疏通,尤其是對郵件快件積壓嚴重的企業,進行重點督導幫扶,組織快遞員延長派送時間,確保快遞末端服務不中斷。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事關百姓身體健康。
前不久,梁山縣政府先后投入120萬元,為58所中小學食堂建起食品快檢室,統一配置先進的食品綜合分析儀、顯示屏、手持式ATP熒光檢測儀、恒溫水浴鍋、超聲波振蕩提取儀、離心機等快檢設備,實現監測領域、種類和監測綜合能力同步提升。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學校食堂快檢室的建立和人員培訓的強化,實現了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關口前移,做到對食品的快速檢測篩查,發揮了快檢在校園食品安全中“防火墻、過濾網”的作用,解決了食品安全檢測過程中的時效性問題,把食品安全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除了保障學校的食品安全,梁山縣衛健局還指導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在生產全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幫助企業規范物料、倉儲、運輸、生產過程、人員衛生、采樣檢驗等方面行為。
同時,積極利用“互聯網+監管”技術推進“智慧衛監”建設,建立衛生健康綜合監督平臺,對餐飲具集中消毒企業安裝了攝像頭,24小時全程監控餐飲具消毒,每個環節“電子眼”全程記錄,確保食品安全問題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責。
相較于城市,農村地域廣,執法力量相對薄弱,村民食品安全意識較差,維權意識不足,因此,農村地區多為假冒偽劣食品的重災區。
元旦期間,梁山縣市場監管局聯合縣商務局、農業農村局、公安局、綜合執法局、供銷社等部門深入開展農村食品質量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全面打擊生產經營農村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
有效加強食品領域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加強信息共享,持續開展食品安全聯合整治行動,加大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治理力度,保持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人聲鼎沸處,鄉情濃郁時。
夜晚降臨,華燈初上,整個梁山縣城主干道兩旁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與干凈整潔的道路交相輝映,一派喜氣祥和景象。
“大紅燈籠不僅照亮了我們回家的路,也照亮了通往幸福生活的路。”一位市民望著街景有感而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