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丹,陳明,吳文明,張菁華,陳途*
1. 江西省人民醫院(南昌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藥學部(南昌 330006);
2. 咸寧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咸寧 437100);3. 咸寧市中醫醫院(咸寧 437100)
變葉榕(Ficus variolosa)屬雙子葉植物桑科(Moraceae)榕屬植物,產自我國浙江、江西、福建、廣東(及沿海島嶼)、廣西、湖南、貴州、云南東南部及南部,常生于溪邊林下潮濕處。越南、老撾也有分布[1]*。據《浙江植物志》記載,莖清熱利尿,葉敷跌打損傷,根亦入藥,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濕等功效。從??崎艑僦参镏蟹蛛x得到的化合物有三萜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倍半萜、香豆素、生物堿、甾醇等[2]*。對變葉榕較為系統的化學成分研究還不多見。試驗采用微波輔助提取,利用高頻電磁波加速細胞破裂,促進黃酮類物質溶出,進一步優化總黃酮提取工藝,并考察其體外抗氧化活性,為變葉榕總黃酮高效提取及進一步研發提供依據。
變葉榕根(采自江西省資溪縣,經江西省人民醫院藥學部副主任應萍鑒定為正品)。蘆丁對照品(純度>98%,R189033-5 g,Aladdin);亞硝酸鈉(S818033-500 g,麥克林);氫氧化鈉(2110281,西隴科學);硝酸鋁(A800886-500 g,麥克林);2, 2’-聯氨-雙(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鹽(d6132-1 g,麥克林);2, 2-聯苯基-1-苦基肼基(D141336-250 mg,Aladdin);過二硫酸鉀(2107162,西隴科學);鐵氰化鉀(P111564-100 g,Aladdin);L(+)-抗壞血栓(2110142,西隴科學);其他化學試劑均為分析純。
NP80 touch型超微量分光光度計(德國Implen公司);CW-2000型超聲微波協同萃取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RE-2000B型旋轉蒸發儀、SHZ-Ⅲ型循環水真空泵(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HH·SII-Z-S型電熱恒溫水浴鍋(上海新苗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FBC1002型超純水機(青島富勒姆科技有限公司);Mettler AE240電子天平(萬分之一,美國梅特勒-托利多儀器公司);DZF-6050AB真空干燥箱(邦西儀器科技有限公司)。
1.3.1 樣品預處理
變葉榕根樣品放入恒溫干燥箱內60 ℃烘干至恒重,粉碎,過0.250 mm孔徑(60目)篩,收集粉末,備用。
1.3.2 總黃酮提取工藝
精密稱取1.00 g供試品粉末于50 mL圓底燒瓶中,分別在不同的乙醇體積分數、微波功率、提取時間和料液比因素的條件下提取,減壓過濾提取液,用旋轉蒸發儀進行旋轉制成浸膏,按照配比加入乙醇溶解,用離心機進行離心,得到的溶液定容到容量瓶中,再進行稀釋,配成待測溶液,測定其吸光度,計算提取率。
1.3.3 總黃酮含有量測定
1.3.3.1 線性關系考察[3]*
精密稱取26.47 mg蘆丁標準品,加適量75%乙醇溶解并定容至50 mL,作為儲備液。用移液管精密取0,0.25,0.50,1.00,1.25和1.50 mL儲備液分別置于10 mL量瓶中,加0.4 mL 5%亞硝酸鈉溶液,搖勻靜置6 min,加入0.4 mL 10%硝酸鋁溶液,搖勻靜置6 min,加4 mL 4%氫氧化鈉溶液,加無水乙醇定容,搖勻放置15 min。在510 nm處測定吸光度。以吸光度為縱坐標(A),溶液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進行回歸,得方程A=0.008 3X-0.029 2(R2*=0.996 3),在0~79 μg/mL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
1.3.3.2 提取率測定
提取率按式(1)計算。

1.3.3.3 重復性試驗[4]*
配制0.1 mg/mL蘆丁對照品溶液,于0,2,4,6,8和10 h測定吸光度,測得其SRSD為0.192%,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1.3.3.4 精密度試驗
0.1 mg/mL蘆丁對照品溶液,連續測定吸光度6次,測得其SRSD為0.283%,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1.3.3.5 加樣回收率試驗
取10 mL 0.053 94 mg/mL提取液,共9份,置于50 mL量瓶中,加入10 mL 0.061,0.053和0.042 mg/mL蘆丁對照品溶液,共3份,用75%乙醇定容,測定吸光度,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顯示,3份溶液的回收率分別為99.4%,98.7%和99.8%,SRSD為0.96%。
1.3.4 單因素試驗
以變葉榕根總黃酮提取率為指標,在固定其他試驗條件的情況下,分別考察乙醇體積分數、微波時間、微波功率、料液比對變葉榕根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提取液中總黃酮含量,根據變葉榕根中總黃酮提取率,考察分析微波萃取中的單個因素影響。
1.3.4.1 微波功率
固定樣品粉末用量1.0 g、乙醇體積分數60%、料液比1∶40(g/mL)、微波時間20 min,選擇微波功率200,300,400,500和600 W,取1 mL,按1.3.3.1的方法稀釋到10 mL,測定吸光度。
1.3.4.2 微波時間
固定樣品粉末用量1.0 g、乙醇體積分數60%、料液比1∶40(g/mL)、微波功率500 W,選擇微波時間5,10,15,20和25 min,取1 mL,按1.3.3.1的方法稀釋到10 mL,測定吸光度。
1.3.4.3 料液比
固定樣品粉末用量1.0 g、乙醇體積分數60%、料液比1∶40(g/mL)、微波功率500 W、微波時間20 min,選擇料液比1∶10,1∶20,1∶30,1∶40和1∶50(g/mL),取1 mL,按1.3.3.1的方法稀釋到10 mL,測定吸光度。
1.3.4.4 乙醇體積分數
固定樣品粉末用量1.0 g、料液比1∶40(g/mL)、微波功率500 W、微波時間20 min,選擇乙醇體積分數40%,50%,60%,70%和80%,取1 mL,按1.3.3.1的方法稀釋到10 mL,測定吸光度。
1.3.5 響應面法優化[5]*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進一步對4個單因素條件(乙醇體積分數、液料比、微波功率、微波提取時間)進行考察,以總黃酮提取率為響應指標,應用Design-Expert 13.0.1.0軟件,優化試驗條件。
1.3.6 抗氧化活性測定
1.3.6.1 藥液配制
將最優條件下得到的提取液在50~55 ℃下濃縮至2.01 mg/mL,用75%乙醇依次稀釋至5.00,10.00,15.00,20.00和25.00 μg/mL,并配制相同質量濃度維生素C、蘆丁溶液作為對照,冷藏備用。
1.3.6.2 對DPPH·的清除能力
參照Yu等[6]*報道的方法,略有改動。精密吸取100 μL不同質量濃度的樣品溶液(6.25,12.5,25,50和100 μg/mL),加入100 μL的100 μg/mL DPPH溶液,充分混勻后,避光,于37 ℃反應30 min,于酶標儀在517 nm處測定吸光度As。同時設定溶劑空白組(An,DPPH溶液用等體積甲醇代替)和樣品空白組(A0,樣品溶液用等體積甲醇代替)。以VC為陽性對照。試驗重復3次。按式(2)計算各組分對DPPH·清除率,并依此計算IC50值。

1.3.6.3 對ABTS+*·的清除能力[7]*
參照王榮等[7]*報道的方法。避光稱取15 mg ABTS自由基粉末,加4 mL超純水溶解,得7.0 mmol/L的ABTS水溶液。稱取5 mg K2S2O8加7.5 mL超純水溶解,將以上2種溶液按體積比1∶1等量混合,制備ABTS+*·母液,置于4 ℃冰箱保存10~12 h,備用。使用時,用無水乙醇稀釋至吸光度在0.7±0.02范圍內即可。將各組分的母液用無水乙醇稀釋成不同質量濃度的樣品溶液(6.25,12.50,25.00,50.00和100.00 μg/mL)。以100 μL各組分樣品溶液和100 μL ABTS+*·水溶液為試驗組,對照組為100 μL無水乙醇代替ABTS+*·水溶液,以加入100 μL ABTS+*·水溶液和100 μL無水乙醇為標準組,每個濃度設置3個復孔。避光反應30 min,用酶標儀在734 nm下測定吸光度。以VC為陽性對照。上述試驗重復3次。按式(2)計算ABTS+*·清除率,計算IC50值。
1.3.6.4 對 Fe3+*還原能力
參照Mazor等[8]*與朱偉等[9]*報道的方法,取0.8 mL不同質量濃度的樣品溶液(6.25,12.50,25.00,50.00和100.00 μg/mL),加入2 mL磷酸鹽緩沖液(pH 6.6)和2 mL 1%鐵氫化鉀,于50 ℃水浴20 min,加2 mL 10%三氯乙酸,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2 mL上清液加2 mL去離子水、0.4 mL 0.1%三氯化鐵,反應5 min,于700 nm測吸光度,以VC為陽性對照,試驗平行操作3次,測得的吸光度越大表示還原能力越強[10]*。
還原力試驗的原理是樣品將鐵氫化鉀還原成亞鐵氫化鉀,亞鐵氰化鉀與鐵離子作用,生成普魯士藍,在70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吸光度越大,表明其對Fe3+*還原的活性越強。吸光度0.5時的樣品濃度,即為IC50值,IC50值越小表示樣品還原能力越強[11]*。
2.1.1 微波功率[12]*
圖2顯示,總黃酮提取率隨著微波功率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其原因是微波離子傳導作用可隨其功率增大而增強,促使變葉榕根細胞膜膨化、破裂,總黃酮在功率500 W時全部溶出,繼續增大微波功率,不但損耗能量,黃酮提取率還會隨之下降,可能是熱效應導致黃酮分解[13]*,故確定微波功率為500 W。

圖2 微波功率對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2.1.2 微波時間
圖3顯示,微波提取時間小于20 min時,總黃酮提取率隨著時間延長熱效應逐漸加強,釋放量隨之增大,20 min時最高,表明該成分已完全釋放。25 min時,提取率迅速下降,主要是由于過量熱效應可使總黃酮分解,故確定微波時間為20 min。

圖3 微波時間對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2.1.3 料液比
提取溶液料液比對提取率產生影響,選取合適的料液比可以增加黃酮的提取量[14]*。圖4顯示,隨著料液比中乙醇用量增加,總黃酮逐漸被溶出,提取率逐漸增加。但其過量時,反而會因雜質溶出而導致總黃酮提取率下降,故確定料液比為1∶40(g/mL)。

圖4 料液比對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2.1.4 乙醇體積分數
圖5顯示,乙醇體積分數小于60%時,總黃酮提取率隨著其升高而增加,并在60%時達到溶解平衡,提取率最高。大于60%時,過量滲透壓會將變葉榕根中雜質溶出,提取率反而下降,故確定乙醇體積分數為60%。

圖5 乙醇體積分數對總黃酮提取率的影響
2.2.1 因素水平設計
通過Design-Expert 13.0.1.0軟件分析,以總黃酮提取率為評價指標(Y)進行優化[15]*,因素水平設計見表1,結果見表2?;貧w方程為Y=17.64+0.24A-0.69B+0.18C+0.29D-0.067AB+0.005AC-1.41AD-0.095BC+0.56BD-0.59CD-0.69A2*-1.75B2*-0.82C2*-1.98D2*。

表1 響應面因素水平設計
2.2.2 響應面優化設計試驗結果及方差分析
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試驗結果見表2。

表2 Box-Behnken試驗設計及試驗結果
方差分析見表3。由此可知:模型P<0.000 1,表明模型顯著;失擬項P>0.05,表明模型失擬性不顯著;R2*為0.990,表明模型回歸顯著,準確度高;Radj2*為0.981,表明總黃酮提取率與各因素之間相關度較高;C.V.僅為1.29%,表明模型可靠性高;模型F值與變量對響應值影響呈正比[16]*,故各因素影響程度依次為微波時間(B)>乙醇體積分數(D)>微波功率(A)>料液比(C),與單因素試驗結果一致;兩因素相互作用影響程度依次為AD>CD>BD>BC>AB>AC。響應面分析見圖6~圖11。

圖1 蘆丁標準曲線

圖6 微波功率(A)和微波時間(B)交互作用對提取率的影響

圖11 料液比(C)和乙醇體積分數(D)交互作用對提取率的影響

表3 方差分析

圖7 微波功率(A)和料液比(C)交互作用對提取率的影響

圖8 微波功率(A)和乙醇體積分數(D)交互作用對提取率的影響

圖9 料液比(C)和微波時間(B)交互作用對提取率的影響

圖10 乙醇體積分數(D)和微波時間(B)交互作用對提取率的影響
最優工藝為乙醇體積分數59.3%、料液比1∶41.4(g/mL)、微波功率525.7 W、微波時間18.9 min,此時總黃酮提取率為1.77%。結合實際生產操作,將其修正為微波功率500 W、微波時間20 min、乙醇體積分數60%、料液比1∶40(g/mL),其他條件不變。開展3批驗證試驗,測得總黃酮平均提取率為1.771%,接近預測值1.774%,表明模型擬合情況良好。
2.4.1 對DPPH·的清除能力
圖12顯示,隨著提取物質量濃度的增大,變葉榕根總黃酮和VC對DPPH·的清除能力逐漸上升,但均低于VC,在100 μg/mL時達到最大值,自由基清除率為總黃酮96.83%、VC 99.22%,且在高濃度時變葉榕根總黃酮清除率與VC相當??傸S酮的IC50值25.62 μg/mL,陽性對照VC的IC50值8.47 μg/mL。從而可以證明,變葉榕根總黃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活性隨濃度升高而增強。

圖12 不同濃度總黃酮提取物對DPPH·的清除率
2.4.2 對ABTS·的清除能力
圖13顯示,總黃酮隨著質量濃度升高對ABTS·的清除能力也隨之加強,在低質量濃度下與VC差距較大,在質量濃度高于12.5 μg/mL時,總黃酮清除率迅速升高逐漸接近VC,總黃酮的IC50值6.99 μg/mL,陽性對照VC的IC50值2.31 μg/mL。與DPPH·比較,總黃酮對 ABTS·的清除能力相對較強,在質量濃度均低于25.00 μg/mL時明顯高于對DPPH·的清除能力。

圖13 不同濃度總黃酮提取物對ABTS·的清除率
2.4.3 還原能力測定結果
還原力試驗的原理是樣品將鐵氫化鉀還原成亞鐵氫化鉀,亞鐵氰化鉀與鐵離子作用,生成普魯士藍,在70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吸光度越大,表明其對Fe3+*還原的活性越強。吸光度0.5時的樣品濃度,即為IC50值,IC50值越小表示樣品還原能力越強[17]*。
如圖14所示,在6.25~100 μg/mL濃度的范圍內,變葉榕根總黃酮對Fe3+*還原活性隨著濃度的增加活性增強??傸S酮的IC50值大于100 μg/mL,陽性對照VC的IC50值48.26 μg/mL。由此可見,變葉榕根總黃酮對Fe3+*還原活性明顯低于VC。

圖14 不同濃度總黃酮提取物對Fe3+*的還原能力
試驗所得最優變葉榕根總黃酮微波輔助提取工藝為乙醇體積分數60%、料液比1∶40(g/mL)、微波功率500 W、微波時間20 min,此時總黃酮提取率為1.77%,接近于預測值,表明工藝準確可靠。變葉榕根總黃酮提取液對DPPH·、ABTS·均有較強的清除能力,在質量濃度高于20 μg/mL僅略低于VC,對Fe3+*還原活性明顯低于VC。綜上所述,變葉榕根總黃酮具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表明該植物可作為天然抗氧化劑應用于食品、保健品等行業,開發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