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業在我國的畜禽養殖生產中占據重要地位,并已成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支柱產業。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 年我國禽蛋和禽肉產量分別達到3409 萬噸和2380 萬噸,按蛋白當量計算是僅次于豬肉的第二和第三大消費畜產品,也是六大類畜產品[豬肉(93.5%)、牛肉(75.0%)、羊肉(92.6%)、禽肉(96.1%)、禽蛋(100.2%)、牛奶(62.9%)]中自給率最高的。其中禽肉產量占到世界總產量的17.2%,人均消費量17.5 千克/人,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17.4 千克/人。龐大的消費量需要強有力的種源支撐,隨著圣澤901、廣明2 號、沃德188 等3 個自主培育白羽肉雞品種通過國家審定,白羽肉雞種源實現零的突破,打破了白羽肉雞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國產品種替代正在加快推進。黃羽肉雞、肉鴨全部為國產品種,自主培育高產蛋雞市場占有率超過70%,生產性能國際領先,可以完全自給。但同時也要看到,雖然目前我國許多家禽可以實現品種自主,但生產性能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加之我國家禽育種工作起步晚,尤其是商業化育種時間很短,目前前沿的育種技術研發力量和聯合育種機制都比較缺乏,規模化、集約化的家禽育種企業較少,整體發展基礎薄弱,存在關鍵育種技術水平有待提升、育種企業實力較弱、地方家禽種質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不足、良種繁育體系以及市場化聯合育種體系不健全、禽白血病及雞白痢等家禽垂直傳播疫病凈化工作有待加強等問題。在實施了12 年的第一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之后,2021 年啟動了第二輪畜禽遺傳改良計劃,其中包括《全國肉雞遺傳改良計劃(2021—2035 年)》和《全國蛋雞遺傳改良計劃(2021—2035 年)》。為展示我國家禽育種成果,推動產學研一體化,加速科研成果轉化,《中國畜禽種業》雜志社特聯合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遺傳育種研究室、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遺傳育種與資源研究室和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與繁育研究室及北京康普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開展家禽種業征文活動,現面向全國征集相關稿件,具體征稿內容如下:
盧立志(主編),浙江省農科院研究員,國家水禽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主任。
趙桂蘋(主編),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研究員,國家肉雞產業技術體系遺傳育種與資源研究室主任。
孫從佼(主編),中國農業大學副教授,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遺傳改良研究室主任
李轉見(副主編),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國家蛋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
(1)家禽種業管理部門人員
(2)開展家禽種業研究的科研院所及高校科研人員
(3)家禽種業企業負責人及技術人員
(4)其他從事家禽種業的相關人員
(1)我國家禽產業發展現狀
(2)我國家禽種業發展現狀
(3)家禽養殖大省(市縣)家禽產業發展現狀
(4)家禽養殖大省(市縣)家禽種業發展現狀
(5)地方品種家禽生產現狀及發展對策
(6)中國禽肉市場現狀與前景分析
(7)中國家禽進出口貿易現狀研究
(1)地方品種家禽種質資源保護及存在問題探析
(2)地方品種家禽的保種選育
(3)地方品種家禽的歷史、種質資源研究進展和開發利用經驗
(4)地方品種家禽種質資源保護與產業化開發
(5)培育家禽品種的選育進展研究
(6)培育家禽品種育種調研報告
(7)我國家禽種質資源的精準鑒定與挖掘
(1)家禽品種體尺性狀及屠宰性能研究
(2)家禽蛋殼顏色選育研究
(3)家禽產蛋性狀(蛋品質、產蛋量)研究
(4)家禽睪丸性狀研究
(5)家禽羽色性狀研究
(6)禽肉脂肪酸組成及關鍵基因調控研究
(7)蛋品質測定分析
(8)國內外家禽育種與遺傳改良現狀、發展趨勢
(9)家禽基因組育種技術研究
(10)家禽遺傳資源保存、基因資源發掘及功能鑒定研究
(11)不同品種家禽雜交性能研究
(1)光照時間對蛋雞繁殖性能的影響研究
(2)雞精液稀釋技術優化研究
(3)雞精液品質影響因素研究
(4)雞胚發育研究
(5)種蛋受精研究
(6)種蛋孵化性能研究
(7)產蛋量預測研究
(8)種蛋孵化影響因素研究
(9)雞冠與繁殖性狀相關性研究
(10)雞胚性別鑒定方法
(1)養殖模式對家禽產蛋量或精液品質影響
(2)家禽智能養殖(體重自動采集、病雞自動檢測、LED 光等)研究
(3)營養調控對家禽產蛋或精液品質的影響
(1)禽白血病凈化研究
(2)雞白痢沙門氏菌凈化研究
(3)疫病凈化與家禽生產性能
(4)地方家禽疫病(白血病、沙門氏菌病)流行病學調查研究
(1)國外家禽品種保護與市場運作及對我國地方家禽品種保護利用的啟示和建議
(2)國外家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現狀研究
(3)家禽產業發達國家家禽生產現狀研究
(4)其他國家家禽產業考察報告
(1)家禽生理學教學研究
(2)家禽繁殖學教學研究
(3)家禽遺傳育種學教學研究
文章類型:綜述、試驗研究、調研報告、技術報告等
文章字數:6000 字以上
文章復制比:10%以下
文章刊登:《中國畜禽種業》2023 年第11期以專刊(正刊,非增刊)
系統投稿:http://xq.aiijournal.com
郵箱投稿:xqzy@caas.cn
稿件錄用后需繳納版面費,作者在收到錄用通知后應及時將版面費匯至編輯部指定對公賬戶,編輯部開具正式發票。
為繁榮家禽育種事業,活躍學術氣氛,發現優秀人才,鼓勵廣大家禽育種科技工作者積極創作發表優秀學術論文,本刊將對錄用開展優秀論文評選,并在同期舉辦的相關家禽種業大會上為優秀論文獲得者頒發證書,部分優秀論文作者可受邀在大會上做報告。
2023 年10 月15 日。
1.蛋雞種業科技創新現狀與趨勢分析(孫從佼)
2.中國雞種質資源挖掘與創新利用(曲亮)
3.雞質量性狀遺傳機制研究與分子育種(姚俊峰)
4.雞經濟性狀遺傳標記挖掘與基因組選擇(李轉見)
5.公雞精液品質與母雞儲精腺相關研究進展(陳繼蘭)
6.雞繁殖技術或種雞生產技術進展(尹華東)
7.雞PGC 及基因編輯技術研究進展
8.雞胚發育的調控機制研究進展
9.雞抗病基因挖掘與抗病育種應用
家禽種業專刊贊助方案見表1。
戶林其:16632250696
郭菁菁:17710806837
彭 華:13693634552
聯系電話:(010)82106255,82106253
地 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 號農業信息研究所《中國畜禽種業》編輯部(10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