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檔案
站點:萬里長城
種類:世界文化遺產
位置:中國
關鍵詞:世界七大奇跡之一、軍
事防御工程、建筑奇跡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跨峻嶺,穿荒原,橫瀚海,經絕壁,縱橫十萬里。它是全球史上規模最為宏巨的建筑奇跡,它是中華文明中無與倫比的歷史文化景觀,它更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眾志成城的精神象征。它就是萬里長城。
1987 年12 月,長城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登上長城,傾心感受長城的壯美與雄渾,便可體會一個民族的偉大與豪邁。
長城到底有多長?
一提到長城的修建,大部分人立刻就想到“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認為長城是由秦始皇始建。事實上,它的修筑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長城的稱謂則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時期,只是自秦始皇修筑長城之后,才有了“萬里長城”之稱。
長城歷代遺跡總長21196.18 千米,相當于赤道周長的一半。長城遺跡廣泛分布于15 個省區市,有城樓、敵臺、馬面、烽火臺等單體建筑近30000 座,關、堡等2200 余座,是我國現存體量最大、分布最廣的文化遺產。
長城長啥樣?
一提到長城,你的腦海中肯定立馬浮現出這樣一個畫面:連綿不斷盤旋在山脊上的青磚城墻,巍峨敵樓,雄偉關城……其實,長城也有“高配”版本和“低配”版本。
“高配”長城vs“低配”長城
“高配”長城代表:八達嶺長城,是明長城的一個隘口。
構造:巨大的條石與青磚筑起堅固的城墻;城墻頂上是鋪著方磚的“馬道”,可以并行五六匹馬;城墻頂上每隔幾十米就設有敵臺,氣勢雄偉。
作用:長城上有很多烽火臺,敵軍出現時立即放出狼煙,在當時是最有效的預警方式;長城上的馬道路面平坦,是最快的運兵路線;敵臺還可以用來駐軍藏兵,攻防一體,非常厲害。
“低配”長城代表:明長城
構造:普普通通的矮墻,使用夯土、土磚或石塊等建造。甚至有時候連墻都沒有,只是一條壕溝。利用河流、山體等有利地形,借力用力,稍加改造,便成了“長城”。
作用:這些城墻雖然不能阻擋正規軍隊入侵,但起到了遲滯作用,給了站崗士兵燃放烽煙通風報信的時間;除了軍事價值,它的另一個重要作用是斷絕貿易,以達到對北方的經濟制裁,畢竟商人是沒有能力鑿開長城的。
無論“高配”還是“低配”,都改變不了長城在中國乃至世界上的地位。古代,長城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擾;如今,它是中華民族的偉大象征,無數的人都想去一睹它的風采。
游長城要去哪兒?
溫馨提示:登長城時,請一定小心腳下的石頭。有些路段比較偏僻,碎石可能會有松動,所以一定要看好腳下的路。
居庸關長城——顏值代表
作為一個重要的長城隘口,居庸關長城自古以來卻一直是以景色著稱,堪稱是萬里長城顏值的代表。每年的三四月份,當你坐著和諧號列車穿行而過,窗外就是由粉色、白色的杏花形成的花海,真的是童話世界里“開往春天的列車”。如果說這是最美長城景觀,你也認同吧?
八達嶺長城——網紅打卡地
作為熱門景點,八達嶺可是必去的。我們在各類雜志、藝術品中看見的氣勢雄偉的長城,大部分都是八達嶺長城。它可是長城形象的代表。
“不到長城非好漢”中所說的長城指的就是八達嶺長城。它位于北京延慶,是明長城最具代表性的一段。八達嶺長城的43 座敵樓,以及“五馬并騎、十人并行”的寬闊城墻,使其極具代表性。同時,它的海拔高度達到1015 米,極為險峻,也因此造就了八達嶺長城比其他長城更為雄偉壯麗的景觀。1991 年,八達嶺長城代表中國長城,接受了聯合國頒發的“世界人類文化遺產證書”。
嘉峪關長城——詩歌照進現實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來到嘉峪關,你才能真正體驗這句詩的美。嘉峪關號稱“天下第一雄關”,是明長城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城關,也是明代修筑長城的西端起點。
它沒有八達嶺的雄奇峻偉,也不像居庸關郁郁蔥蔥,但由700 多米城墻圍成的30000多平方米的關城,以及三層歇山頂構成的高大雄偉的城樓,立馬就能吸引你的目光,讓你看到最為經典的長城塞外雄關的形象。
司馬臺長城——長城之最
司馬臺長城位于北京市密云區,以險、密、齊、巧、全五大特點著稱于世,是唯一保留明代原貌的古建筑遺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定為“原始長城”,更被人們稱為“中國長城之最”。
司馬臺長城35 座敵樓當中最為著名的兩座是望京樓和仙女樓,只有看到它們,才能真正體會到何為“長城之最”。
楚長城——最古老的長城
如果你想追溯長城的起源,如果你想見證幾千年前的滄桑,那么請一定去河南。這里有最古老的長城——楚長城。它是中國最早的一道長城,成為長城修建史的源頭。
它不美,似乎也沒有什么特色,只有一條條或石砌或土堆的殘墻矗立在無人的山野之上,毫不起眼。但一想到這些石塊來自幾千年前,你是否有一種穿越歷史的奇妙感?
長城作為一個巨大的露天博物館,承受著來自人與自然的雙重壓力,讓我們一起保護好這座偉大的城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