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帆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于本月8日至12日訪問日本。舊本外務省稱,菲律賓與日本“是以歷史淵源結成的共享基本價值的戰略伙伴日本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說,菲律賓與日本及“印太地區”的其他國家的重要組成合作,部分被視為 區 全。那么維該護地,如何看安房現在菲律賓與日本的關系?
據菲律賓外交部部長助理英佩里亞爾透露,馬科斯訪日期間,菲日雙方將簽署一系列涉及基礎設施建設、國防、農業、信息和通信技術等領域的合作協議,這些都是馬科斯政府的優先議程。作為一個人口規模較大、經濟有待發展的國家,經濟外交長期以來就是菲律賓對外政策的基石。對于菲日雙方的正常互動,外界自然樂見其成。但是,在這些紛繁復雜的外交活動背后,也隱藏著菲日兩國平衡外交的意圖。
上世紀70年代末期,隨著日本經濟崛起,美國開始要求日本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日本官方于是視對外援助為"綜合安全”的一部分,積極發展與東南亞國家的關系。從上世紀70年代到21世紀初,菲律賓、印尼和泰國一直是接受日本援助最多的國家。自1978年以來,日本一直都是菲律賓最大的“政府開發援助”(ODA)來源國。直到2006年之后,日本對菲律賓的ODA才下降到菲律賓全部ODA的50%以下,如今日本依然是菲律賓最大的官方發展援助來源。在投資方面,日本資本于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轉向東南亞,泰國、馬來西亞和印尼最初都是接受日本投資最大的幾個國家,到90年代初期菲律賓政治形勢穩定之后,日本對菲律賓的投資才開始大規模增長,從此日本成為在菲律賓經濟影響力最大的國家之一。
對日本來說,改善其二戰期間的侵略者形象,安撫東南亞國家的反日情緒,并且尋求能源和對外投資、打開周邊國際市場,是驅動日本改善與菲律賓關系的主要動因。對菲律賓而言,盡管上世紀60至70年代國內還存在強大的反日情緒,但在日本文化和經濟多重攻勢下,這種情緒逐漸消弭。2021年,日本是菲律賓第二大貿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
但地區國際形勢的發展,讓菲日關系逐漸變得不那么單純起來。這一轉折點發生在阿基諾三世任內。一方面,隨著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出臺,作為美國的小老弟,日本在東南亞地區開始'緊跟美國,利用南海問題提升與菲律賓的關系,菲日兩國圍繞海洋安全開始進行了一系列深度合作。2012年,在南海地區形勢風起云涌之際,日本宣布向菲海岸警衛隊捐贈10艘巡邏艇,其意圖可謂昭然若揭。當然,武裝菲律賓、提升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應對中國的能力,還可緩解日本在東海問題上面臨的壓力。
另一方面,對菲律賓而言,引進外部力量,通過外部力量平衡中國在南海問題上造成的壓力,同時提升菲律賓軍事現代化水平和國防能力,成為阿基諾三世時期菲律賓應對中國的主要舉措。可以說,在安全議題和對華問題上,阿基諾三世政府與東京找到了共同點。因此,自2013年以來,菲日兩國關喋快速發展,日本也是第一個與菲律賓成為“戰略伙伴關系”的國家。2013年2月,兩國在馬尼拉商討如何開展南海海上合作、海上安全對話等。
在中美博弈以及美國頻頻在東南亞地區煽風點火的背景下,近年來日本尋求進一步發展與菲律賓的關系,其追隨美國的步伐相當明顯。除了經濟領域的合作,日本還試圖發展與菲律賓在軍事和安全領域的關系。2022年8月17日,日本外務大臣林芳正與菲律賓外交部長馬納羅舉行電話會談,就臺海、東海及南海情勢交換意見,并確認持續進行合作,日菲雙方在推動日本自衛隊與菲律賓軍方加強訓練等方面達成一致意見。9月;首屆菲律賓-日本-美國三邊防務政策對話通過視頻電話會議的方式舉行,三方主要討論海上安全挑戰和可能的合作領域,并同意開展定期對話。
但是,菲日兩國未必總在同一個頻率上共振。對日本來說,除了經濟利益之外,追隨美國、利用菲律賓來制衡中國自是“題中應有之義”。但菲律賓其實更看重菲日之間的經濟合作,它未必沒有意識到日本的意圖,而渴望發展國力的愿望,將促使它傾向于利用大國之間的矛盾,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包括吸引投資和實現安全方面的保障。不過,馬科斯政府不會一味順從日本方面尋求制衡中國的想法,畢竟馬科斯本人多次強調,南海問題不是中菲關系的全部。▲(作者是暨南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菲律賓研究中心主任)
環球時報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