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先旺
(青海民族大學,青海 西寧810007)
近年來小龍蝦產業發展迅猛,眾多龍蝦公司的成立,不同龍蝦品牌的出現,已然將更多的元素融入到傳統的水產養殖業當中。 從生鮮產品到熟食禮盒、龍蝦甜品,各式各類的小龍蝦美食為更多人喜愛,同時也將小龍蝦打造成了國民美食。 此外,各地龍蝦節的舉辦, 打造了獨特的小龍蝦產業文化,小龍蝦服裝、玩具、雕塑、工藝品等一系列相關產品出現在生活之中。 從最新的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提供的資料來看,2020 年中國小龍蝦產業總產值高達3448.46 億元, 這為提高農民收入與地區經濟增長提供了路徑。 而率先將小龍蝦產業做到行業頂尖水平并推向全國的盱眙縣,對于鄉村振興以及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有著十分重大的借鑒意義。
小龍蝦作為外來物種,雖從初次引進的1929 年到如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 但小龍蝦產業高速發展的時期卻是在最近的一二十年里。 全國經濟長期保持著高速的增長,這帶動了全民消費。據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的數據,2017 年全國發布小龍蝦養殖報告的省市地區共有十九個,全國小龍蝦產業總產值2600 多億, 比上年增長83%。小龍蝦養殖的總產量突破一百萬噸, 全國養殖面積高達1200 萬畝,在近一年的時間里增加了三百多萬畝。 而到了2018 年,小龍蝦產業迅猛發展,呈加速增長態勢。其中,以加工龍蝦的餐飲為主的第三產業產值2726 億元,占據了總產值的73.9%,在小龍蝦產業中居于主導地位①。 2019 年全國擁有專門的小龍蝦產業報告的省份繼續增加,共有23 個省級地區發布了報告。全國小龍蝦養殖面積再度大幅增長,達到1929 萬畝,產量突破兩百萬噸。 小龍蝦產業產值高達4110 億元,較前一年增長近20%。 一、二、三產業均在穩健上升中, 以餐飲業為主的第三產業產值為2960 億元,同比增長8.54%,可見小龍蝦產業是由消費主導的漁業融合型產業②。然而新冠疫情的反復暴發,給線下餐飲帶來沉重打擊。 據2021 年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小龍蝦全年產值迎來大幅下降,實際產值約3448 億元。其中第三產業約為2220 億元,同比下降25%③。 面對新冠疫情的沖擊,小龍蝦產業發展必須改變傳統的落后方式,實行一、二、三產業的整合發展,延長產業鏈,采取深加工、精加工和線上線下經營的多種方式(圖1、2)。

圖1 2010—2020 年全國小龍蝦養殖產量變化
作為超過3000 億的產業, 小龍蝦產業已經融入了人們的生活,尤其是小龍蝦產業的主要省份江蘇、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增加了水域資源豐富地區低收入群體的整體收入。 不同地區依托其特有的優勢打造小龍蝦產業,取得積極效果,例如本文研究的盱眙龍蝦。 盱眙縣地處長三角地區,交通網完善,G25、S22 和S49 三條高速公路穿越全縣三分之二鄉鎮,淮河、洪澤湖流經境內,發展小龍蝦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近年來縣委領導帶領民眾大力發展小龍蝦產業,2016 年小龍蝦產值首次突破一百億元,2020 年產業產值高達159.47 億元,約占全縣總產值的近三分之一。 小龍蝦產業成為盱眙地區的特色產業, 是該地區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法寶(表1)。

圖2 2016—2020 年全國小龍蝦產業產值和養殖面積情況

表1 2018—2020 年盱眙縣小龍蝦養殖面積、產量和產業總值 (單位:萬畝、萬噸、億元)
盱眙小龍蝦產業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缺乏小龍蝦養殖的綜合性人才,沒有形成一套因地制宜的多元化養殖體系④。 蝦苗的良種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問題有待解決, 養殖仍處在較為原始的狀態,僅僅根據個人經驗或者書本推廣進行教條式的養殖。例如盱眙地區廣泛采取稻蝦共生模式自繁自育,據盱眙政府網發布的公告顯示, 截至2020 年全縣從事小龍蝦相關產業人數高達20 萬人, 小龍蝦養殖的總面積約80.08 萬畝,其中共有4463 戶采取蝦稻共生養殖模式,養殖面積65 萬畝左右。 自繁自育的養殖方式,容易導致小龍蝦出現性早熟現象,會使小龍蝦將吸收來的營養和能量中的一部分轉向性腺的生長,從而影響身體與骨骼的發育。 養殖出的成品蝦個頭偏小, 肉質與蝦黃的質量也大不如前,最終出現很多當地小龍蝦企業從外地購進活蝦的現象。 再者農藥的長期使用,飼料的不規范投喂,稻田里的水草資源顯著減少, 水中淤泥的長久堆積,使小龍蝦的健康成長遇到了難題。 龍蝦品種的退化,成品蝦尺寸的減小,病蟲害現象的顯著上升等一系列問題的出現,對盱眙縣小龍蝦產業可持續健康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目前主流的小龍蝦營銷仍集中于生鮮領域,這也是疫情之下小龍蝦產業產值萎縮的主要原因。 首先,作為水產商品,消費者更加看重“鮮”,加工企業成為小龍蝦產業發展的“調節器”和“穩定器⑤,冷鏈運輸技術無疑是未來水產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 但受限于現有技術以及運輸成本的制約,應該將研發加工重點放在各類半成品或熟食品上,深入了解小龍蝦的潛在價值, 從而提高小龍蝦產品的附加值。盱眙縣本身工業基礎薄弱,加上小龍蝦加工行業的冷門,所以該地區仍然以傳統的養殖、轉運、餐桌的模式經營。 這進一步制約盱眙小龍蝦產業的結構化調整與產業轉型升級, 企業競爭力將會逐步下降,抵抗外部風險的能力也大打折扣,這些都會成為阻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因素。
在這些年的發展中,盱眙“十三香龍蝦”“蒜蓉龍蝦”已經成為盱眙龍蝦的招牌名菜,通過“盱眙國際龍蝦節” 將盱眙文化結合到盱眙龍蝦產業當中。盱眙龍蝦在全國各地迅速走紅,各類加盟店數量猛增,并且在最新的小龍蝦品牌排名中盱眙龍蝦奪得冠軍。 但隨著盱眙龍蝦名氣的大增,盜用或者租用的行為在全國蔓延,給盱眙龍蝦帶來了極大的名譽損失。 同時,由于運輸成本以及市場偏好的不同,不同地區盱眙龍蝦產業效益差距很大,很多加盟店不是短期倒閉就是處于行業競爭的末流。 不僅未能給地區人民帶來經濟效益,反而加重了部分民眾的生活負擔,這對于實現鄉村振興和地區特色經濟發展產生了阻礙。
最突出的問題就是廢水的隨意排放, 因為養殖小龍蝦的場地分布較廣,無法集中收集凈化廢水,使養殖廢水直接排放的現象較為普遍。 為了提升產量與節約成本, 盱眙地區在小龍蝦養殖過程中都會采取密集養殖的方式進行。 再加上飼料的大面積投入以及防治病蟲害藥物的普遍使用, 養殖后的水體含有多種激素與有機元素, 致使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的情況。 雖然可以短期提升小龍蝦的產量和降低病死率, 但是對于農村生態的其他水生動植物無疑是一場災難。 長此以往必然會超過自然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最終對周邊環境造成不可彌補的破壞。
相關部門對于小龍蝦產業的關不夠。 一是對于食品生產加工缺少管理監督,對消費者食品健康的申訴置之不理,黑心商家的不良經營未能得到有效治理。 二是沒有引導龍頭企業進一步擴大競爭力,完善整個地區的經營模式;對于遇到困難的小生產者,未能給予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幫助,鄉村振興事業不作為,脫貧攻堅工作失職。 三是忽視生態文明建設,沒有長遠發展的考慮,專注于眼前利益,在經濟發展中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
完善養殖體系、重用綜合創新型人才、構建現代化養殖基地成為新時期做大做強的關鍵。 在整個江蘇地區,盱眙縣具有十分優越的交通條件和豐富的水資源, 許多家庭個體從事小龍蝦的分散養殖,很難實現小龍蝦養殖的規模化,可以通過建立一體化的小龍蝦產業協會和合作社來改善。 例如已初具規模的盱眙金聯匯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2018年到2020 年小龍蝦產量和銷售額連續三年保持增長。 其中產量由61 噸增長到166 噸, 銷售額由238.8 萬元增長到393.6 萬元。通過將大量零散的個體養殖戶和小型的養殖場整合到小龍蝦產業集團當中,成立專門的研究培訓部門來建設小龍蝦良種基地。 企業提供科技人才完善養殖體系,提高小龍蝦養殖的勞動生產率以做到規模化養殖;同時作為自己的原材料中心, 為企業提供高質量的小龍蝦。這利方式解決了廣大農民養殖戶的銷售難題,提升了養殖者的生產技術,眾多閑散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也得到了緩解。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政府從中調整,相關的特惠政策引導個體養殖戶和金融企業簽訂三方合作協議,各自履行職責,由政府進行監督管理。 這既提升本地小龍蝦產業的競爭力,又可實現人民增收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就目前的小龍蝦市場而言, 小龍蝦產業的主攻方向仍然停留在生鮮餐飲領域, 深加工產品市場狹小。隨著小龍蝦規?;B殖的逐步完善,供過于求仍然會制約企業發展。因此,在擴大盱眙小龍蝦市場占有率的同時, 必須拓寬小龍蝦的用途, 擴大產品差別,開發新產品和尋找新的市場需求。 第一,完善原有的加工產業鏈,淘汰低效率的老舊設備,減少原材料的浪費,提升小龍蝦產品的附加值。 第二,引進和培養小龍蝦產業所需要的專門人才, 與高校合作培養特色人才,成立研究所和培訓學校。理論與實踐結合,發揮出科技帶來的低成本、高安全性、高效率的優勢。同時開發出小龍蝦潛在的市場價值和新用途,例如藥用價值方面的蝦青素、甲殼素;材料方面的新型耐高溫材料;環保方面的富集水中重金屬的用途;進一步豐富小龍蝦產品的種類。 第三, 打造集養殖業、食品餐飲業、文化教育行業、產品創新行業以及融合其他地區產業的綜合性產業, 對小龍蝦潛力進行深度挖掘,實現多種資源的充分利用,不同行業間的優勢互補,獲得規模經濟帶來的好處。
近些年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假冒偽劣的盱眙龍蝦,依靠消費者對盱眙龍蝦品牌的信任以次充好謀取不法利益。 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品牌維護意識, 也沒有行之有效的加盟商管理方法。那么首先要尋求法律幫助,與消費者協會、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合作,取締非法貼牌廠家。 其次要成立專門的品牌部門, 吸納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建立長效的監督運營機制, 制定嚴格的管理條文,并積極接受民眾和政府的監督。 最后的關鍵在于,將盱眙龍蝦加盟合作的信息公開透明化,從線上信息搜索到線下的教學培訓都按章辦事,讓更多想要從事盱眙龍蝦產業的民眾加入進來。 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技術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近年來盱眙縣抓住互聯網技術優勢,大力發展數字農業,成立盱眙互聯網農業發展中心,優化了各類生產要素的投入組合,更好地向外宣傳與推廣盱眙龍蝦。 信息技術給盱眙龍蝦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渠道,信息不對稱問題的解決將盱眙龍蝦的品牌利益變成每一個合作者的共同利益,合作共贏才是最安全的保障。
綠色食品是餐飲行業的主流方向, 高質量、無污染、 純天然的健康小龍蝦是消費者熱衷的產品。首先要修建合格的污水處理系統,排放凈化合格的養殖廢水。 同時有關部門要嚴格監控水體中重金屬和其他有害物質的含量, 組織專業人員指導生產。其次要選取合格安全的飼料進行喂養,農藥的使用要慎之又慎,定期清理水中淤泥和死去的小龍蝦殘體,這樣既保證了小龍蝦的品質,又維護了自然界的生態系統。 第三要在小龍蝦產品的加工和消費階段中,各類工廠和商家要處理好相關垃圾和廢物的回收處理⑥。 同時制作公示牌、廣告語向廣大消費者宣揚環保理念, 從每個環節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做到生態協調發展。 只有保證生態系統的自我修復功能才能營造出一個健康綠色的生態環境。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 政府扮演著多重重要角色。 政府不僅要做一個合格的市場秩序監管者,還要是一個提供公共服務以及幫扶服務的供應者,更應該是一個提供發展方向的領導者與引路人⑦。 首先就是在盱眙小龍蝦整個生產、加工與銷售的過程中實行嚴格的監管,組織相關人員進行不定期的抽查,建立有效的信訪制度,保障合格生產者的權益以及消費者的健康。 要注意污染物排放問題,做到綠色經濟、循環經濟、低碳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其次要健全配套的基礎設施,解決如交通擁擠、生活物品缺乏、專業技術能力不足的問題。 為實現鄉村振興、民眾增收提供合適的環境與便捷的服務,尤其是對生產經營困難的養殖戶,要適當地提供資金和政策幫扶,引導金融資本與生產要素相結合。 最后要在發展中保持戰略的眼光,積極召開座談會與專家民眾進行交流,既了解群眾的實際需求,又分清當下的競爭格局。 把握小龍蝦產業未來發展的方向,提前布局、制定小龍蝦未來發展戰略,居安思危保持前進的動力才是小龍蝦產業興旺繁榮的關鍵。
注釋:
①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19)[J].中國水產,2019(09):12-19.
②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0)[J].中國水產,2020(07):8-17.
③中國小龍蝦產業發展報告(2021)[J].中國水產,2021(07):27-33.
④胡凱.潛江小龍蝦產業高質量發展研究[D].武漢輕工大學,2019.
⑤徐宇,許志強,黃鴻兵,嚴維輝,唐建清,夏愛軍,潘建林.江蘇小龍蝦產業發展歷程、現狀和展望[J].水產養殖,2021,42(10):77-80.
⑥陳旭妍.湖北省小龍蝦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9.
⑦趙新勇.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研究[D].東北林業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