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理明,李夢瑤,徐若凡,張 甜,趙 玲,劉婷婷,敖 冬
(西安工程大學 環(huán)境與化學工程學院,西安 710048)
TiO2作為一種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的半導體材料,因為其無毒、低成本和適用性得到廣泛應用[1-2]。納米結構的TiO2由于其高比表面積和電子傳輸性,經(jīng)常用于不同的領域的光電催化研究[3]。而TiO2光催化效率仍然較低主要原因有寬帶隙、光生電子對易復合和電荷運輸不良等。為解決這些問題通常采用摻雜改性的方法來獲得性能良好的材料。在TiO2摻雜改性方法的研究中,有金屬摻雜[4-6]、非金屬摻雜[7-9]、半導體復合[10-12]等方法。由于單一摻雜對TiO2光電催化活性效果有限,探究不同形式的共摻雜協(xié)同促進光催化活性成為了研究熱點[13]。柏源等[14]使用改進溶膠-凝膠法制備Ag、N共摻雜TiO2催化劑,共摻雜Ag-N-TiO2禁帶寬度減小幅度大,光吸收度調(diào)控至可見光區(qū)從而提高對苯酚的降解效率。Liu D等[15]利用溶膠-凝膠法合成F和Sn共摻雜TiO2增加可見光吸收和光生載流子的分離,提高苯酚和垃圾滲濾液的降解效果。Hanane Chaker等[16]利用浸漬法和沉積法將Ce和Ag摻雜到TiO2探究共摻雜的協(xié)同作用。有文獻報道,由于N和O的原子半徑較為相似,N的摻雜可以替代TiO2中的晶格氧使TiO2帶隙變窄,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17]。而貴金屬Pt具有較大的功函數(shù),使得捕獲電子的能力大大提升,延長電子和空穴的分離時間,從而減少它們再結合[18]。本研究在前期課題組采用等離子體法制備N-TiO2納米管電極的基礎上[19],為進一步提高光電催化活性,選用貴金屬Pt與N元素共摻雜制備Pt-N-TiO2納米管電極。以甲基紫為目標污染物,探究Pt-N-TiO2納米管電極的光電催化活性。
將預處理完成的鈦片作為陽極,石墨電極作為陰極在含氟電解液下進行陽極氧化(電壓20 V,時間20 min)得到TiO2納米管;將TiO2納米管浸漬在不同濃度的氯鉑酸溶液中,在光反應器中使用500 W高壓汞燈垂直照射30 min,進行光沉積反應,使Pt納米顆粒負載在TiO2納米管上,依次使用無水乙醇、蒸餾水清洗,得到Pt-TiO2納米管;將Pt-TiO2納米管放入充滿N氣氛的低溫等離子設備(時間90 s,功率10 V,氣壓20 Pa)進行摻雜N;將Pt-N共摻雜的TiO2納米管放入馬弗爐進行500°高溫煅燒2 h,使TiO2納米管定型為銳鈦礦,得到Pt-N-TiO2納米管電極。
使用S-4800 型掃描電子顯微鏡進行Pt-N-TiO2納米管電極的形貌表征;使用Miniflex300/600型X射線衍射儀進行晶相表征;U-3310紫外可見光譜儀表征納米管電極的光吸收范圍;使用電化學工作站(三電極體系:參比電極為飽和甘汞電極,對電極為鉑電極,測試電極為Pt-N-TiO2納米管電極,電解液使用0.5 mol/L Na2SO4溶液)測試納米管電極的循環(huán)伏安(CV)、交流阻抗(EIS);上海美譜達P5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測試光電催化降解甲基紫過程中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
光電催化降解甲基紫實驗是在自制反應箱內(nèi)進行,內(nèi)壁貼滿錫箔紙,以提高光源的利用率。將光源放入系統(tǒng)內(nèi)的石英冷阱中,整個反應在磁力攪拌器上進行。系統(tǒng)工作時,陽極為Pt-N-TiO2納米管電極,陰極為鉑電極。在不同時間內(nèi)取甲基紫溶液樣本測試吸光度,根據(jù)公式η=(C0-Ct)/C0×100%得出降解率。
利用掃描電鏡對納米管電極的表面形貌進行表征。如圖1 (a)所示,TiO2納米管電極排列緊密、結構有序,輪廓清晰管徑約為90 nm。由圖1 (b)可以看出Pt-N負載前后納米管形貌無明顯變化,說明Pt-N的負載并沒有改變其納米管的結構,Pt納米顆粒均勻覆蓋在納米管管口處,這表明通過光沉積還原的Pt納米顆粒較好的負載在TiO2納米管電極上,與文獻得出的結果一致[20]。

圖1 Pt-N共摻雜前后納米管電極SEM圖譜:(a) TiO2納米管;(b) Pt-N-TiO2納米管Fig.1 SEM patterns of TiO2 nanotube and Pt-N-TiO2 nanotube electrodes:(a) TiO2 nanotubes; (b) Pt-N-TiO2 nanotubes
通過能譜分析,獲得Pt-N-TiO2納米管電極各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以及原子分數(shù)。如圖2可知,顯示了有Ti、O、N、Pt元素的存在,元素Ti和O的占比較高,是因為其很大一部分都來源于基底層。

圖2 Pt-N-TiO2納米管電極EDS圖譜Fig.2 EDS pattern of Pt-N-TiO2 nanotube electrodes
圖3是不同TiO2納米管電極的XRD圖譜,衍射角范圍為10°~80°,掃描速度為20/min。XRD圖譜表明TiO2納米管在2θ=25.37°、54.02°出現(xiàn)衍射峰,分別對應銳鈦礦101晶面以及105晶面,制備的TiO2納米管電極是以銳鈦礦晶型為主。摻N后特征峰并未出現(xiàn)明顯變化,說明TiO2的晶體結構是穩(wěn)定的。Pt-N-TiO2納米管電極在2θ=46.2°、67.5°出現(xiàn)Pt的特征峰,對應200晶面以及220晶面,這與文獻[21]描述的結果一致,表明Pt以金屬單質鉑的形式負載在TiO2納米管電極上。

圖3 Pt-N-TiO2、N-TiO2、TiO2納米管XRD圖譜Fig.3 XRD patterns of Pt-N-TiO2, N-TiO2 and TiO2 nanotube electrodes
圖4是不同TiO2納米管電極的UV-Vis-DRS圖譜,掃描范圍為200~800 nm。可以看出,N-TiO2納米管電極于TiO2納米管電極整體吸光度是增加的,是由于N在TiO2晶格中靠近價帶形成帶隙間態(tài),導致TiO2吸收邊發(fā)生紅移[22]。與此同時,Pt納米顆粒的負載使得納米管在可見光區(qū)光吸收增加,且出現(xiàn)特征峰。有研究表明,Pt負載在TiO2納米管上發(fā)生局域離子共振效應(LSPR),Pt納米顆粒會吸收光子能量從而出現(xiàn)共振峰[23]。Pt負載濃度為1 g/L時 Pt-N-TiO2納米管電極的光吸收最好, 10 g/L時其光吸收整體下降,可能是由于過多Pt納米粒子堵塞納米管管口,影響入射光進入管口而降低[24]。

圖4 不同納米管電極的UV-Vis-DRS圖譜Fig.4 UV-Vis-DRS spectra of different nanotube electrodes
使用電化學工作站在三電極體系下測試循環(huán)伏安,電壓選擇在-1.5~1.5 V,測試選擇在光照下進行,測試面積為10 nm×10 mm。如圖5所示,共摻雜納米管電極氧化還原峰較明顯,氧化峰位在1 V左右。共摻雜積分面積整體大于N-TiO2以及TiO2納米管電極,且負載濃度為1 g/L Pt-N-TiO2納米管電極在氧化峰值處電流高于其他電極,這表明該電極的氧化性能較好,改善光電催化活性。

圖5 不同納米管電極的CV圖譜Fig.5 CV diagrams of different nanotube electrodes
圖6顯示了不同TiO2納米管電極的EIS圖譜,在Nyquist圖中,可以用斜率程度描述電解液與工作電極界面上的電子轉移,斜率越小,阻抗越小,導電性越好。可以看出Pt納米粒子的負載納米管電極,其對應電極的斜率較小,這與Pt納米粒子和TiO2納米管之間的強相互作用[25]密不可分,Pt的負載增強了TiO2界面電子傳輸,載流子分離效果提高,提升了材料的導電性從而提高光電催化效果。

圖6 不同納米管電極的EIS圖譜Fig.6 EIS spectra of different nanotube electrodes
光電催化降解甲基紫過程是在本系統(tǒng)最優(yōu)條件下進行(初始濃度10 mg/L;pH=3;外加偏壓25 V)甲基紫的降解動力學擬合情況如圖7和表1所示,可以從擬合曲線看出呈線性相關,表明所有反應均遵循一級動力學,其中共摻雜納米管電極反應速率大于N-TiO2以及TiO2納米管電極,其中1 g/L Pt-N-TiO2納米管電極反應速率達到最高,最高反應速率0.04744 min-1。
Pt-N-TiO2納米管電極降解甲基紫符合一級反應動力學方程,表達式如下:
In(C0/Ct)=kt
其中C0為甲基紫初始濃度;Ct為任意時間甲基紫濃度;t為任意時間;k為反應速率常速。

表1 不同納米管電極降解甲基紫動力學方程以及參數(shù)Table 1 Kinetic equations and parameters for the degradation of methyl violet at different nanotube electrodes

圖7 不同納米管電極降解甲基紫動力學擬合曲線Fig.7 Kinetic fitting curves for degradation of methyl violet by different nanotube electrodes
使用甲基紫溶液(初始濃度10 mg/L;pH=3;外加偏壓25 V;工作電極選用1 g/L Pt-N-TiO2)測試Pt-N-TiO2納米管電極的光電催化性能,對光電催化過程中溶液進行測試,甲基紫最大吸收波長λ=583,掃描波長為400~700 nm,如圖8所示,在583 nm處初始時有較強的特征峰,隨著時間的變化,特征峰值逐漸降低,說明溶液中染料分子被氧化并降解為無機小分子。當反應進行到60 min時特征峰基本平緩,說明甲基紫得到了充分的降解,此時脫色率達到93.64%。

圖8 甲基紫溶液不同時間降解曲線Fig.8 Degradation curves of methyl violet solution at different times
(1)使用光化學沉積法及低溫等離子體法制備Pt-N-TiO2納米管電極,Pt納米顆粒均勻負載在TiO2納米管管口,Pt-N負載并未改變其TiO2納米管結構形貌。共摻雜Pt-N-TiO2納米管電極在可見光區(qū)域的光吸收率增加。
(2)電化學分析表明共摻雜Pt-N-TiO2納米管電極氧化性能提高,同時電極阻抗減小,電荷容易在電極與電解液之間發(fā)生傳遞,具有良好的導電性。
(3)Pt-N-TiO2納米管降解甲基紫的過程符合一級動力學反應方程,在初始濃度10 mg/L,pH=3,外加偏壓25 V,Pt負載濃度為1 g/L,甲基紫降解速率為0.04744 min-1,反應在60 min時甲基紫降解率達到9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