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丁香酚對“優鱸3號”幼魚運輸水質及其血液、肌肉生理指標的影響

2023-02-09 00:37:28唐忠林張佳佳周國勤陳樹橋徐鋼春徐跑強俊王佩佩
水產科技情報 2023年1期

唐忠林 張佳佳 周國勤 陳樹橋 徐鋼春 徐跑 強俊 王佩佩

(1 南京市水產科學研究所,江蘇南京 210036;2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江蘇無錫 214000)

大口黑鱸“優鱸3號”(GS-01-001-2018)是2019年全國水產原種和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的新品種之一[1],是以“優鱸1號”(GS01-004-2010)和從美國引進的北方亞種為基礎選育種群,經連續4代選育而獲得的。相比“優鱸1號”和未選育群體,“優鱸3號”幼魚和成魚生長速度更快,一般養殖5~7個月即可達到上市規格,適合在我國淡水水域采用配合飼料進行養殖[2-3]。但目前我國鱸魚養殖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浙江和四川等地,呈現出分布不均(沿海多內地少、鄉村多城市少)的局面,導致產區賣魚難、銷區吃魚難,同種水產品在不同地區價格差異較大[4-5]。同時,鮮活魚和冰鮮魚的售價相差近1倍,鮮活魚和冷凍魚的價差甚至達幾倍、十幾倍,價格相差懸殊。因此,亟待研究安全有效的大口黑鱸活魚運輸技術。

麻醉運輸是一種較為常見的中長途運輸方式[6],而丁香油(主要成分為丁香酚)作為天然藥物,被稱為是最有效的麻醉劑。丁香酚具有溶解性高、麻醉效果好、價格低、使用安全、易于管控等優點[7],目前已被應用在鯔魚(Mugilcephalus)[8]、暗紋東方鲀(Takifuguobscurus)[9]、日本黃姑魚(Argyrosomusjaponicus)[10]等品種的生產運輸上。

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已明確規定丁香酚可作為合法的漁用麻醉劑[7],我國目前尚未出臺相關的規章制度。日本規定丁香酚藥浴劑量為50~200 μg/mL,休藥期為7 d,最高殘留量(MRL)為50 ng/mL[11]。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規定,丁香酚的每日允許攝入量(ADI)為0~2.5 mg/(kg·bw)[12]。考慮到丁香酚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在魚的肌肉和肝臟中富集,可能會帶來食品安全等問題,已有學者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王鵬等[13]抽檢了石斑魚、鱖魚和羅非魚,所檢樣品中異丁香酚殘留均小于6 mg/kg;王彩霞等[14]的研究結果也表明,經過48 h復蘇后,加州鱸肝臟中的丁香酚可以完全代謝;經7 d暫養后,魚肌肉中的丁香酚可完全代謝。總體上看,丁香酚類麻醉劑殘留對人體健康未構成風險。

本研究以“優鱸3號”幼魚為對象,開展靜態麻醉和麻醉運輸試驗,探索丁香酚最優麻醉質量濃度,并檢測麻醉運輸過程中幼魚血液和肌肉生理指標的變化,為丁香酚在“優鱸3號”幼魚運輸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用“優鱸3號”幼魚[體質量(19.17±1.32) g,體長(11.14±0.26) cm]來自江蘇南京帥豐飼料有限公司。試驗魚暫養在有生物過濾循環處理系統的恒溫水族箱中,循環水流速為5 L/min,光照為14 h/d。暫養期間每天投喂2次(8:00—9:00和20:00—21:00)江蘇南京帥豐飼料有限公司生產的大口黑鱸配合飼料。整個暫養和試驗期間水體溶解氧高于5 mg/L,氨氮和亞硝酸鹽質量濃度均低于0.01 mg/L。試驗前24 h停止飼喂,試驗期間不投飼。

丁香酚購自上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用乙醇作為溶劑制成10 g/L的母液,母液在使用當天制備,并保存于深色玻璃瓶中。

1.2 靜水麻醉試驗

麻醉試驗在容量為10 L的水族箱中進行,試驗水溫為25 ℃。按丁香酚的質量濃度設置9個梯度組(3、6、9、12、15、18、21、24和27 mg/L),每個梯度組重復6尾魚,每尾魚單獨觀察并只使用1次,每重復3尾魚更換新鮮溶液。參照Cooke等[15]以及王文豪等[16]的分類標準,結合“優鱸3號”幼魚的實際情況,將麻醉誘導過程分為5個階段,完全復蘇標準為行為完全恢復(見表1)。最終得出適宜的靜水麻醉劑質量濃度范圍。再綜合運輸需求、存活率和殘留代謝,選擇合適的運輸麻醉劑質量濃度。

表1 麻醉與復蘇階段“優鱸3號”幼魚的行為特征

1.3 模擬麻醉運輸試驗

設置5種運輸密度(30、50、70、90、110、130 g/L),每個密度組設3個平行,不添加麻醉劑模擬運輸10 h,恢復24 h后統計存活率,得出適合 “優鱸3號”幼魚的運輸密度。

以上述合適的麻醉劑濃度和運輸密度,模擬運輸10 h,檢測運輸過程中和運輸后的水質變化以及幼魚血液和肌肉相關指標的變化。試驗設置2個處理組:試驗組(麻醉+運輸)和對照組(無麻醉+運輸),每組設3個重復。試驗水溫為25.0 ℃,用氣石微充氣,將整理箱固定于恒溫振蕩器中,以轉速70 r/min模擬運輸10 h。分別在運輸0、2、4、6、8、10 h的時間點取樣。

1.4 水質檢測

試驗結束后,立即采集運輸水質于50 mL的聚乙烯離心管中,加蓋密封。同時,用便攜式氨氮測定儀測定水體的酸堿度(pH)和氨氮(NH4+-N)質量濃度。

1.5 血清指標測定

每個重復隨機取3尾魚,無抗凝劑尾靜脈取血,合并為1個混合樣,每個處理組共3個血液樣本。全血樣品在4 ℃下靜置12 h,待血液分層后以3 000 r/min離心10 min,收集血清于2 mL離心管中。測定皮質醇、乳酸、尿素氮的含量和谷草轉氨酶活性,所用試劑盒均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6 肌肉指標測定

每個重復隨機取3尾魚,取肌肉組織0.1 g,加入0.9 mL的生理鹽水,冰水浴勻漿,以2 5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測定蛋白質濃度和乳酸含量。稱取5 g去骨去皮的魚肉,加雙蒸水勻漿2 min,定容至100 mL,轉入離心管中,以5 000 r/min 離心10 min,過濾,取上清液測定pH。

1.7 數據統計與分析

試驗所得數據均用(平均值±標準差)的方式表示,所有數據均用SPSS 2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利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和Duncan’s多重比較檢驗法對同一試驗組不同時間點以及不同試驗組同一時間點的數據進行處理和檢驗分析,設顯著性水平為0.05。用Origin 8.6軟件繪圖。

2 結果

2.1 丁香酚對“優鱸3號”幼魚的靜水麻醉及復蘇效果

不同質量濃度丁香酚對“優鱸3號”幼魚的麻醉及復蘇效果見表2。由表2可知,質量濃度為3~27 mg/L的丁香酚均能使“優鱸3號”幼魚進入鎮靜期,并且復蘇率均為100%,質量濃度在21~27 mg/L,幼魚進入A1(輕度鎮靜期)的時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質量濃度6 mg/L的丁香酚能使“優鱸3號”幼魚進入輕度麻醉期;質量濃度9~27 mg/L的丁香酚均能使其進入深度麻醉期,且隨著丁香酚濃度的增加,“優鱸3號”幼魚進入相同麻醉時期的時長縮短,同時完全復蘇的時間也隨之延長。復蘇24 h內,丁香酚質量濃度為24 mg/L和27 mg/L的組“優鱸3號”幼魚出現死亡,且死亡率隨著麻醉劑濃度的增加而提高。綜合考慮運輸實際需求、成活率和殘留代謝等因素,選擇在“優鱸3號”幼魚模擬運輸試驗中麻醉劑的質量濃度為6 mg/L。

表2 不同質量濃度丁香酚對“優鱸3號”幼魚的麻醉及復蘇效果

2.2 “優鱸3號”幼魚在不同運輸密度下的存活率

不同密度模擬運輸后“優鱸3號”幼魚的存活率情況見圖1。試驗魚經10 h模擬運輸后,30~90 g/L密度組的存活率和復蘇后24 h成活率均為100%;當密度達到110 g/L時,試驗魚出現死亡現象,且恢復24 h期間也出現死亡,因此,選擇90 g/L為“優鱸3號”幼魚最適宜運輸密度。

圖1 不同密度運輸后“優鱸3號”幼魚的存活率

2.3 模擬麻醉運輸中水質指標的變化

由圖2-a可知,模擬麻醉運輸開始時運輸箱內水體pH約為7.5,前2 h內試驗組水體pH的變化不顯著(P>0.05)。隨著運輸時長的增加,試驗組和對照組的pH均顯著降低(P<0.05)。模擬運輸試驗過程中,試驗組的pH一直高于對照組。運輸10 h時對照組的pH最低約為6.6。

由圖2-b可知,在模擬運輸開始時水體中氨氮的質量濃度均低于0.1 mg/L。隨著運輸時長增加,對照組和試驗組水體的氨氮質量濃度均顯著上升(P<0.05),但與對照組相比,麻醉組相同運輸時間的氨氮含量有明顯降低 (P<0.05)。

注:不同字母表示同組不同運輸時間點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示與對照組同一時間點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圖2 “優鱸3號”幼魚模擬麻醉運輸時水質變化情況

2.4 模擬麻醉運輸過程中血清指標變化

由圖3-a可以看出,隨著運輸時長的增加,“優鱸3號”幼魚血清中的皮質醇含量(COR)總體呈先上升再下降的趨勢,其中對照組在運輸6 h時達到峰值,隨后下降,但在運輸模擬結束時依舊顯著高于運輸開始時(P<0.05);麻醉組在運輸2 h時即達到最高值,隨后開始下降,但在運輸模擬結束時依舊顯著高于運輸開始時(P<0.05)。在整個模擬運輸的過程中,除運輸4 h時兩個組COR含量無顯著差異外,其余時間點均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運輸2 h時麻醉組高于對照組。

由圖3-b可以看出,隨著運輸時間的延長,“優鱸3號”幼魚血清中谷草轉氨酶(AST)的活性總體呈上升趨勢,模擬運輸結束時對照組AST活性與運輸起始相比提高了4.57倍,麻醉組則提高了3.88倍。在模擬運輸的2—6 h,麻醉組AST活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模擬運輸8—10 h,麻醉組AST活性低于對照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

由圖3-c可以看出,隨著運輸時間的延長,“優鱸3號”幼魚血清中尿素氮(BUN)的含量有所增加,但是在運輸的前6 h變化不是非常顯著。模擬運輸結束時對照組的BUN含量與運輸起始相比增加了0.74倍,麻醉組增加了0.37倍。在整個模擬運輸試驗過程中麻醉組BUN含量均低于對照組,且在運輸的8—10 h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由圖3-d可以看出,隨著運輸時間的延長,“優鱸3號”幼魚血清中的乳酸(LD)含量顯著增加(P<0.05)。在模擬運輸2 h時,對照組LD含量沒有明顯變化(P>0.05),而麻醉組LD含量顯著增加了(P<0.05)。模擬運輸試驗結束時對照組LD含量與運輸起始相比增加了3.27倍,麻醉組增加了2.48倍。在整個模擬運輸試驗過程中,麻醉組的LD含量均低于對照組,且在運輸的6—10 h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5 模擬麻醉運輸過程中肌肉指標變化

“優鱸3號”幼魚在麻醉模擬運輸中肌肉指標的變化見圖4。可以看出,“優鱸3號”幼魚在運輸過程中肌肉乳酸、pH均發生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二者呈負相關關系。其中對照組乳酸的含量隨著運輸時間的延長顯著升高(P<0.05),在運輸10 h時達到1.95 mmol/(g·prot),為運輸起始時的3.09倍;麻醉組在運輸4 h時顯著升高(P<0.05),直至運輸10 h時肌肉乳酸的含量達到1.36 mmol/(g·prot),相對初始時升高了1.15倍。模擬運輸過程中麻醉組乳酸的積累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肌肉pH的變化與乳酸相反,總體呈下降趨勢,且變化顯著(P<0.05)。對照組由最初的7.02下降至6.59,降低了6.21%。麻醉試驗組由起始的7.02下降至6.73,降低了4.19%。運輸的過程中麻醉組pH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注:不同字母表示同組不同運輸時間點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示與對照組同一時間點的數據有顯著性差異(P<0.05),**表示差異極顯著(P<0.01)。圖3 “優鱸3號”幼魚在麻醉模擬運輸中血液指標的變化

3 討論

3.1 丁香酚對“優鱸3號”幼魚的麻醉效果

丁香酚作為天然的麻醉劑,自1972年被發現對魚類有麻醉作用后,國內外學者已對多種魚類進行了麻醉試驗,如革胡子鯰(Clariasgariepinus)[17]、斑點叉尾魚回(IetalurusPunetaus)[18]等,均獲得了較好的麻醉效果。從本試驗結果看,丁香酚能快速達到麻醉和復蘇效果,具有較高的時效性。但是麻醉劑量的選擇也是麻醉運輸中重要的一環,麻醉劑濃度過高可能會使魚體出現窒息死亡,降低成活率,例如質量濃度66 mg/L的丁香酚使得大西洋鮭死亡率高達90%[19];而麻醉劑濃度過低則不能使魚在運輸過程中處于鎮靜狀態。本試驗中,當丁香酚質量濃度在6~27 mg/L時,“優鱸3號”幼魚均能進入深度鎮靜和麻醉期。但當丁香酚的濃度高于24 mg/L時,幼魚出現死亡。原因可能是丁香酚麻醉濃度過高,過量的丁香酚聚積在魚的肝臟,使得魚類死亡[20],也可能是過度麻醉降低了魚體的呼吸頻率,導致其動脈中氧分壓降低,呼吸不暢,加上血氧降低、二氧化碳升高,因而魚的血壓和心率發生變化[21]。另外,王文豪等[16]發現,16 mg/L的丁香酚能引起體質量為130 g的大口黑鱸死亡,這一結果與本試驗結果稍有差異,原因可能是相較于普通大口黑鱸,“優鱸3號”幼魚對丁香酚的耐受性有所增強,同時也可能與魚體大小、溫度等因素有關[14]。相似的結果也在對白魚(Coregonuslavaretus)[22]和大西洋鮭[18]的麻醉試驗中發現。Marking等[23]認為,理想的麻醉劑濃度是3 min內能夠使魚麻醉,5 min內能夠令其蘇醒。按照此標準,12~18 mg/L的丁香酚麻醉液是“優鱸3號”幼魚靜水麻醉的理想麻醉劑濃度。但是,在實際運輸生產中還應該綜合考慮運輸時間、成活率、殘留代謝等因素,因此,在模擬麻醉運輸試驗時選取的麻醉劑質量濃度為6 mg/L。

圖4 “優鱸3號”幼魚麻醉模擬運輸中肌肉指標的變化

3.2 運輸密度

高密度運輸可以有效降低運輸的成本,但是密度過高會使魚苗相互擠壓,從而導致魚受傷甚至死亡。同時高密度運輸會引起水體中氨氮、溶解氧和pH的顯著變化,不良的水質也會使魚受到傷害,或在運輸后出現免疫力降低,發生病害甚至死亡,這都不利于養殖生產[24-25]。陳旭等[26]研究發現,隨著尖吻鱸(Latescalcarifer)運輸密度的提高,運輸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濃度顯著升高,溶解氧和pH顯著降低。張偉等[27]對大黃魚(Larimichthyscrocea)的運輸試驗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同時發現,隨著運輸密度的增加,幼魚的死亡率也顯著升高,當運輸密度為8 g/L時,魚的死亡率接近50%。由此可以看出,選擇合適的運輸密度在實際生產運輸中尤為關鍵。本試驗發現,當“優鱸3號”幼魚的密度高于110 g/L時,幼魚出現死亡,且恢復24 h后仍然出現死亡;王文豪等[16]以130 g/L的密度進行大口黑鱸運輸,運輸后魚的死亡率為80%,恢復24 h死亡率為60%。綜上,本試驗選取“優鱸3號”幼魚的模擬運輸密度為90 g/L。

3.3 麻醉運輸對水質的影響

水體是魚類進行氣體交換和離子交換的主要媒介,同時也是代謝魚體廢物的凈化劑。但在魚類的運輸中,由于運輸時長、容器、運輸密度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運輸水體的水質會劇烈變化,從而影響運輸效率和成活率[28-29]。本試驗以90 g/L的運輸密度,在25 ℃的運輸溫度下,隨著運輸時間的延長,運輸水體逐漸變得混濁,氨氮含量顯著升高,pH顯著降低。相似的結果也在翹嘴鲌(Culteralburnus)[29]、倒刺鲃(Spinibarbusdenticulatus)[30]等運輸中發現。原因可能是運輸震動、擠壓等脅迫使得魚類代謝速率加快,繼而耗氧率增加,CO2和氨氮等代謝廢物的排泄量也增加。而CO2溶于水中又會導致水體pH降低[26],當pH偏低時,水體中亞硝酸鹽、硫化氫的毒性增強。同時,CO2在血漿中富集會導致血漿酸化,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和血紅蛋白對氧氣的親和力[31]。另一方面,當水體中氨氮含量過高時,還會抑制魚體向外排氨,從而導致魚體血液中氨氮含量顯著升高,血液的載氧能力降低,使魚體缺氧而死[32]。本試驗也發現添加丁香酚的麻醉組水體中氨氮含量顯著低于對照組,pH顯著高于對照組,原因可能是丁香酚使幼魚處于鎮靜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幼魚活動量減少,相互之間的摩擦擠壓會減少,同時呼吸頻率有所減弱,CO2和氨氮等代謝廢物的排泄速率也會隨之減弱。值得一提的是,王利娟[33]在用丁香油麻醉運輸大口黑鱸的試驗中發現,隨著運輸時間的增加,因而水體pH不斷升高,這與本試驗的結果不一致。原因可能是水體中氨氮的含量還沒有達到抑制魚體氨氮排放的濃度,魚體仍然可以持續排氨,因而水體pH持續升高;也可能是運輸時長的原因。有研究表明,隨著運輸時間的增加,魚體氨的排泄速率會明顯上升[23]。

3.4 麻醉運輸對幼魚血液指標的影響

運輸過程中的長時間持續震蕩搖晃,會造成魚類機體較大程度的應激和其他繼發損傷,這些首先會表現在生理指標的變化上。皮質醇(COR)、尿素氮(BUN)、谷草轉氨酶(AST)和乳酸(LD)是最直接的指標,被廣泛用于評價魚體健康狀況及對環境的適應情況[24,34]。

皮質醇(COR)是腎上腺在應激反應中產生的類激素,作為激素反應鏈的最后一項激素,其變化可以作為生物體應激狀態的重要指標[23]。大量的研究表明,在溫度、鹽度及運輸擠壓等各種脅迫應激下,都會引起COR的升高,且COR隨著應激強度的增加而上升[35-36]。例如,褐牙鲆在鹽度為3的條件下脅迫1 d后,其血漿COR顯著升高[35];以8 g/L的密度運輸大黃魚幼魚,運輸后COR的含量為運輸前的4倍多[27];以質量濃度5 mg/L的丁香酚麻醉卵形鯧鲹魚苗,魚苗的血清COR顯著升高[37]。本試驗中,麻醉組和對照組的COR含量均顯著升高,這說明在運輸過程中魚體因為震動搖晃產生了應激。值得關注的是,麻醉組COR達到峰值的時間要早于對照組,原因可能是丁香酚對魚體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是隨著運輸時間的延長,COR均有所下降,可能是魚體適應了麻醉劑的刺激,同時麻醉劑降低了魚體對外界的應激。

谷草轉氨酶(AST)主要存在于肝臟組織中,是肝臟中連接糖、脂質和蛋白質代謝的重要酶。正常情況下,機體血清中AST活性較低且相對穩定,但當組織器官受損時,AST就會大量釋放到血液中,使血清AST活性增強,因此AST可以作為肝臟受損的指標[34,38]。本試驗結果表明,在開始運輸的2—6 h,麻醉組的AST活性顯著高于對照組,這與王文豪等[16]采用50 mg/L MS-222和10 mg/L丁香酚麻醉運輸大口黑鱸幼魚的結果類似,推測可能是丁香酚會引起肝臟方面的問題[20]。本試驗運輸結束時,對照組和麻醉組的AST活性均顯著升高,相似的結果也在斑點叉尾魚回[39]、鯽魚[40]的保活運輸中發現。原因可能是麻醉劑對幼魚的肝臟產生了影響,幼魚為了應對丁香酚麻醉的脅迫,體內合成釋放更多的酶,從而導致AST活性升高,也可能是運輸水體中氨氮濃度升高,對魚的肝臟結構損傷較大。

尿素氮(BUN)是反映腎功能代謝的重要指標[14]。本試驗中,運輸前期對照組和麻醉組BUN含量的變化并不顯著,這與大口黑鱸[14,33]的運輸結果相似,表明在短途運輸時,魚體會自我調節,應對運輸過程的各種脅迫。但是隨著運輸時間的延長,BUN的含量顯著升高。原因可能是魚體新陳代謝使得水體中氨氮濃度過高,從而抑制了魚類排氨,導致魚體內BUN升高;也可能是長時間的震動刺激導致魚體的蛋白質代謝異常,其腎功能出現障礙或受損部分[33]。

乳酸(LD)是魚體肌肉無氧代謝產物,對機體有一定危害。在本試驗中,運輸開始2 h時對照組LD含量無明顯變化,而麻醉組的LD含量顯著增加(P<0.05),原因可能是丁香酚對其產生了一定的刺激[41],導致魚體血漿乳酸濃度升高。運輸結束時對照組和麻醉組血清和肌肉中的LD含量都顯著升高,但麻醉組的LD含量低于對照組,可能是震動等因素導致魚體肌肉無氧代謝顯著增加。如銀鯧[42]在經過12 h運輸后,其血清和肌肉中的乳酸含量在運輸脅迫后均顯著升高。

3.5 麻醉運輸對幼魚肌肉指標的影響

大量的研究表明,不論是無水保活運輸還是有水保活運輸均會導致魚類肌肉pH降低[34,43]。本試驗結果也顯示,對照組和麻醉組肌肉的pH均隨著運輸時間的延長而降低,乳酸含量則增加了,這與王彩霞等[14]、王利娟[33]對大口黑鱸的研究結果一致。引起肌肉pH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無氧代謝增加,肌肉組織中的糖原發生無氧酵解而生成大量乳酸,同時水體中氨氮脅迫也使肌肉pH下降。隨著pH下降,魚體就會出現肌肉硬度降低、肉質松散等問題。但是王彩霞等[14]發現,經過一段時間的暫養,魚體肌肉可恢復到正常水平,原因可能是魚體內的乳酸被乳酸脫氫酶催化轉化代謝掉了。也有研究認為,在低溫條件下進行運輸,魚體呼吸強度降低,不會積累大量乳酸而引起pH快速下降[34]。因此,在活魚運輸中要盡可能降低運輸溫度。同時在運輸結束后可暫養幾天,待魚體恢復后再上市,這樣可以保證魚肉的品質,同時也使丁香酚的殘留物盡可能代謝掉,保障食品安全。

4 結論

在本試驗中,隨著丁香酚質量濃度的升高,幼魚進入麻醉期的時間縮短,復蘇時間延長,12~18 mg/L的丁香酚是“優鱸3號”幼魚理想的靜水麻醉液。但綜合考慮運輸需求、魚的存活率和殘留代謝等因素,模擬麻醉運輸中采用的丁香酚麻醉液的質量濃度以6 mg/L為宜。在90 g/L的運輸密度下模擬麻醉運輸10 h,運輸水質會惡化,也會使魚體產生一定的應激反應,血液中皮質醇(COR)、尿素氮(BUN)和乳酸(LD)含量以及谷草轉氨酶(AST)活性升高,肌肉中pH降低,乳酸(LD)升高。但是使用丁香酚麻醉液可以使相關指標的變化程度減弱,有利于減輕“優鱸3號”的應激反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操国产| 国产微拍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免费看美女毛片| 欧美人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亚洲视频| 香蕉久人久人青草青草| www.亚洲国产|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无码软件 | 国产黄色视频综合| 国精品91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天堂视频网站| 亚洲天堂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v|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a∨视频免费观看 | 黄色不卡视频|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黄色网页在线播放|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亚洲成人77777|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国产最新无码专区在线| 东京热高清无码精品| 午夜色综合| 在线观看av永久|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青青青国产在线播放| 婷婷伊人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一区在线播放| 91久久大香线蕉| 久久77777| 欧美一区福利| 午夜啪啪网| 黄色网页在线观看| 青青青草国产| 欧美19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视频|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TS| 日韩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91|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精品蕉|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免费一级无码在线网站| 久久免费精品琪琪|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国产欧美综合在线观看第七页| 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2022精品国偷自产免费观看| 成人在线综合|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一级毛片基地| 国产一级精品毛片基地|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日本成人在线不卡视频| 国产精品lululu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欧美成人A视频| 欧美日韩成人| 亚洲精品第1页| 日韩免费无码人妻系列|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 亚洲精品第一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1久久综合麻豆自制|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在线播放精品一区二区啪视频| 久久6免费视频|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专区| 成人免费黄色小视频| 91毛片网|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色老头综合网|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好紧好深好大乳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