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昊罡
(肇慶市圖書館,廣東肇慶 526040)
公共圖書館是指由國家或者政府管理資助,收集整理相關文獻資料,讓公民可以免費進行圖書借閱的地方。去圖書館閱讀是生活中提高人們社會意識的主要方式之一,同時也是幫助提升社會主義公共文化的主要途徑。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對文化的建設愈加重視,建設公共圖書館與融合空間,可以吸引居民前來閱讀,讓公民的閱讀習慣得到改善,推動公共圖書館開展社會教育。
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可以有效提升社會主義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人們在宣傳圖書館的過程中更了解公共圖書館,從而促進其發揮更多的社會職能。隨著科技的飛速進步,文化創意成為當前與公共圖書館進行融合的新傳播形式[1]。文創空間是當前理念指導中最新提出的一種新型空間。在實際運營過程中,需要在公共圖書館中打造出復合的空間環境,以此來配合推廣閱讀活動,讓文化可以得到傳播與弘揚。但是在當前圖書館的運行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首先,很多圖書館都有自己的特色圖書資源,但是向大眾對外講解的手段非常枯燥單一,包含在閱讀的空間中進行專題閱讀講座、發放宣傳頁等方式,很多讀者無法真切地感受圖書的獨特性,無法體會圖書的獨特魅力,很難吸引閱讀者的注意力。其次,文創閱讀的空間與閱讀的時間整體融合也比較少。在進行閱讀推廣的過程中,將大多數的時間投放在了閱讀中,且在文創空間中對閱讀的推廣時間非常零散。導致大部分閱讀者只是單純地進行活動體驗,很難深入地了解圖書內容的實際魅力,推廣活動的最終效果較差。最后,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圖書館獨特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夠,很多圖書館中都有特色書籍,但是因為資金及人員管理的限制,對于這些書籍的研究利用明顯較少,很少舉辦相關的文創活動比賽。
如何在公共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文創氛圍,最大限度地吸引閱讀者以幫助發展文創空間。但是目前在文化創意與圖書館的空間建設在結合的過程中,還存在很大的問題。一是對文化創意的保護機制不健全。文創產業的發展時間非常短,國家頒布的相關政策及圖書館的管理方法等管理機制不完善。比如,在圖書館的文創空間中進行售賣的展品,在其他購物平臺也能買到,這種明顯的侵權事件圖書館暫時還無法進行有效的維權。二是對于圖書館中文化創意的培育與宣傳相對較少,無法符合現在的社會發展。目前知道文創空間的讀者相對較少,很多的讀者進入文創空間是因為從來沒有見過相關的活動場地,對活動場地產生了好奇的心理,對于文創文化的認知不到位,也無法深入地了解到相關的內涵。三是小型閱讀空間建設不完善。如城市馬路邊報刊亭、微型書店及城市中的小型閱讀空間建設都不是特別完善,文創的微空間建設不是特別成熟。雖然現在在城市的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相關的文創產品,但是大多是經營者的個人行為,群眾很少認識到文創的發展建設,很難形成普遍的建設趨勢。
文化振興戰略的提出,以及政府頒布的相關的政策法規,推動了社會文化的發展,為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2]。公共圖書館屬于公益性的社會服務,如果長時間依靠政府進行撥款,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圖書館的正常運轉,因此為了推動公共圖書館的創新發展,可以在圖書館中進行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商業性的活動可以幫助圖書館獲取相關的收益。但是公益性圖書館與商業性收益如何進行融合發展,目前不僅缺乏相關部門的指導,還缺少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首先,我國現在的法律法規中并沒有明確的條文來規范文創產品的相關產權,如果公共圖書館將自身的資源通過知識產權的形式來對文創產品進行開發,那么文創產品所涉及的商標、版權、專利權及相關的著作權都沒有相關法律法規的參考,一旦出現問題,產生糾紛,很難對盜版、侵權事件進行判定。最后,我國暫時還沒有一家可以監督文化創意的部門機構,在與設計公司合作設計時,缺乏對設計的報備、審批、授權等手續的管理,如果沒有相關部門的監督管理,就會在工作中出現意見不統一的現象,從而影響文創產業的發展,最終的文創合作也很難順利進行。
推動公共圖書館文化創意融合空間建設可以加速文化建設的發展,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水平的飛速提升,公共圖書館的建設也可以幫助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豐富多樣的文化創意服務,公共圖書館促進了公民道德意識的提升,人們的文化需求與精神文化生活都可以得到滿足,在建設圖書館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國家的文化軟實力,同時還為社會的全面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公共圖書館的建立是文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公共圖書館是傳播信息資源的重要場所,也是促進群眾交流與溝通的平臺。在這里,不論年齡或職業背景如何,每個人都能夠獲得學習的機會,并享有學習的權利。此外,公共圖書館還能讓人們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并接受文化的熏陶,從而幫助居民群眾提升自身的文化素養。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創意與空間建設的融合發展,可以推動中華文化的發展,提升文化軟實力。除此之外,還可以讓圖書館融合社會教育,通過在圖書館內部舉辦相關閱讀活動,推動全民文化的發展,并培養居民良好的閱讀習慣,最終通過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讓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滿足,促進文化的發展。
公共圖書館具有豐富的文獻資料,如地方文獻、歷史文獻、小說、散文及漫畫等,書籍資源比較豐富,借閱人數較多,圖書館每本書都有自己的文化溯源,具有很強的文化傳播價值。公共圖書館在大家心中的印象主要是可以免費借閱書籍、查詢資料,給居民提供一個免費學習的場地,這種理念使圖書館的實際作用受到了限制,導致大多居民很少到圖書館參觀學習,對圖書館的價值建設造成一定的影響。對文化創意進行探索,可以在圖書館進行空間融合的過程中傳播創新理念,通過改變圖書館的空間建設讓環境、資源及服務等方面的元素都可以得到改善,吸引除固定閱讀者之外的群眾來訪,在文化創意的環境中讓公眾享受全新的閱讀體驗,接受文化的熏陶,讓更多的人可以注意到公共圖書館,與公共圖書館進行交流,最終提升公共圖書館的社會價值[3]。
文創是指在對傳統文化進行理解、挖掘的基礎上,與現代人的需求相結合的一種新型的表達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群眾前來閱讀。文創發展是經濟全球化的最終結果。公共圖書館的空間建設與文化創意進行結合,不僅可以幫助圖書館實現資源的重新組成,還可以形成新的文化服務方式,讓圖書館的文化內涵得到豐富,體現出文化元素,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4]。文化創意的提出通過展示圖書館文創成果的展示,給群眾帶來直觀的視覺沖擊,從而吸引更多的居民來感受文化的魅力,使讓受眾群體不斷擴大,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良性發展。
公共圖書館的業務發展全部依賴于財政的撥款,這種方式很難支撐圖書館進行持續性創新工作。因此可以對文創產品進行商業化的開發,設計相關的文創產品,作為公益性的圖書館,不進行創新很大程度會影響圖書館的正常發展。傳統的公共圖書館的主要工作是通過對書籍的借閱,對資料的尋找,這樣的方式不利于文化的發展。將公共圖書館的文化創意與空間建設結合起來,可以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文化保障服務,并促進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在融合圖書館的文化創意與空間建設過程中,需要持續改善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建立相關的管理體系,不僅可以為圖書館的創新找到出口,還可以為圖書館創造出更加優秀的環境、開展特色活動,提供特色服務,為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提供相關的方法,促進我國文化產業的轉型升級。
國外圖書館的文化創意與空間融合發展的時間相對較長,比如,紐約、圣地亞哥地區的圖書館及西雅圖的中央圖書館等很多國外圖書館都已經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文創融合,開設了文創產品店鋪,并且所售賣的商品也體現著當地圖書館的特色。各個圖書館發展特色鮮明,有的圖書館是通過自身的風格及主題來吸引消費者;有的圖書館是通過打造多元復合空間的方式吸引消費者;有的是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圖書館的推廣;還有的是與社會上的企業進行合作,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及社會中的年輕力量來支持圖書館文創融合的發展[5]……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形式多種多樣,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在如今飛速發展的社會中,快節奏的生活一直影響著年輕人,傳統文化已經跟不上年輕人的生活節奏,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遇到了瓶頸。圖書館作為開放型的空間,在我國的發展中處于重要的地位,將圖書館的文創空間建設與傳統文化進行結合,符合當代年輕人的審美,同時為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目前,隨著文創的發展,為了提升公共圖書館的建設速度,公共圖書館更應該結合自身的發展方向,融合文化創意,開展文創活動,建設文創空間[6]。
結合我國的社會發展來看,新時代公共圖書館文化創意融合空間建設,首先,重視公共圖書館的空間開放性。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國正在逐漸步入信息化時代,越來越多的居民都會選擇在閱讀的過程中使用更加方便的閱讀方式。所以在圖書館進行空間建設的過程中,要對圖書館進行開放式建設,方便讀者可以獨自搜尋圖書的信息,自主閱讀。其次,讓空間更具彈性,將開放性的原則結合傳統的空間秩序,讓公共圖書館的空間建設更加方便,符合居民的需求。一旦空間開放性符合空間建設的標準,圖書管理員就可以尋找更多供居民閱讀的地方,這樣可以讓公共圖書館的荷載人數增加,節省成本。除此之外,圖書管理人員還可以從傳統的管理方式轉向功能性的閱讀方式,打造出一個閱讀氛圍強的公共圖書館[7]。
公共圖書館不僅要供居民進行閱讀,同時還要提供相對應的信息資源,形成一個信息資源的集散中心。因此在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還需要及時關注圖書館的社會屬性,及時反饋居民對圖書館的建議,了解居民的實際需求,結合不同年齡段、不同階層、不同類型的讀者需求,最終將這些建議運用到公共圖書館的空間建設中,在建設的過程中加入更多的社會屬性。例如,將符合不同年齡段讀者閱讀的書籍分開擺放;設計一些便捷找書方式及無障礙通道,讓一些行動不便的人也可以隨意進出公共圖書館。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現象逐漸加重,終身學習的目標也是我國當今社會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所以在圖書館進行公共設施建設的過程中,不僅要提供閱讀的充足空間,還要及時關注老年人的需要,為不同年齡、不同學習方向的居民提供閱讀環境,最終實現公共圖書館的教育功能,提升全體居民的文化素養。
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可以給更多的群眾提供閱讀的環境,幫助他們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新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文化的需要也在不斷增加,公共圖書館的建立也為喜歡讀書的人提供了一個平臺。因此需要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對圖書館的建設提出幾點策略,以此來推動公共圖書館中文化創意融合空間建設。
很多的圖書館在進行建設的過程中都會選擇與咖啡店進行融合,但是這種方式往往很難體現出圖書館獨特的風格。有代表性的公共圖書館都會選擇與當地的文化特色進行融合,讓讀者可以充分地體驗文創空間。比如,位于臺灣核心商業區的莽葛拾遺書店,在古老的遺址中售賣古老的書籍及古物,書店的選址及售賣方式都與書店的文化特色相呼應,嘗試將讀者重新帶回以往的風景當中,具有很強的故事感[8]。
在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將圖書館的空間整體與當地文化資源及歷史資源進行結合,對文化產品進行設計,創造出獨特的文化產業,將圖書館的文化創意建設與空間的建設進行結合,可以提升當地圖書館的品牌效應,提升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加強對文創產品的設計,最終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對當地的傳統文化、地域特點及歷史文化進行關注,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及社會建設。因此,在對文創產品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首先應該對當地的文化進行實際的調查,對當地的風俗習慣,歷史知識及相關的建筑、飲食進行了解,發掘當地的特色文化,打造出地域標簽,做好當地的文化服務,然后對設計的文創產品進行定位。這樣既可以將自己的家鄉歷史介紹給更多的人,讓更多的人了解當地文化,又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地游客關注,進而促進當地的建設發展,加速公共圖書館文創與空間建設的發展。
將公共圖書館建設成為一個社會服務屬性的空間,最關鍵的就是要為群眾提供良好的閱讀體驗,讓讀者可以感受閱讀的樂趣。在建設公共圖書館的過程中,首先,需要對多樣化的空間設計方案進行有效利用,拓展服務空間,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閱讀,給文化創意提供更多的可能。新時代背景下,更重要的是要讓人們愛上學習,增長知識,所以在建設公共圖書館的過程中,要從構建情境閱讀環境的空間入手,這樣才能給人們提供更豐富的閱讀空間。另外,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定期開展各種文化創意活動,如舉辦相關主題的展覽、文化講座、音樂會等,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讓更多的讀者都可以參與進閱讀中[9]。還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新媒體的傳播方式,增加受眾群體,提升圖書館的影響力,對經典的文創產品進行相關的講解、互動體驗,促進文化交流和創意發展。
作為群眾學習的主要場所,公共圖書館中所形成的傳統閱讀方式已經不適應當今人們現代化的需求,作為圖書館重要場所之一的文創空間,現在已經成為圖書館的重要支撐。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與文創融合空間進行結合,可以吸引更多的讀者走進圖書館,在交流與溝通的過程中感受閱讀、學習的魅力。因此在公共圖書館建設中融合空間建設,可以為讀者創造交流的平臺,凝聚更多的文化創意,最終推動文化的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提升,促使文化創意有了更加寬廣的發展平臺,可以在互聯網領域中不斷地進行公共文化的推廣,讓公共圖書館可以結合網絡的發展進行創新,為閱讀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10]。首先,在進行創新的過程中,可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對文創空間進行拓展,創新圖書館發展方向,實現圖書館的高質量發展,為公共圖書館的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其次,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利用現階段的網絡資源,打造出一座數字化圖書館,為每一本圖書都構建數字化資源,按照相關的索引標準進行擺放,對圖書進行特色管理,促進公共圖書館的高質量發展。最后,公共圖書館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中設計相關的公眾號平臺,讓讀者在網絡平臺中對自己尋找的書籍進行搜尋,利用現代科技整理研究文創的內容,拓展讀者的閱讀空間,在網絡中開展多種渠道的溝通方式,讓圖書管理人員可以與讀者進行溝通,解決讀者的疑惑問題。除此之外,還可以在線上平臺開展讀書交流會,讓讀者可以說出自己閱讀書籍的感受,發表自己的看法,相互進行交流溝通,感受閱讀的魅力,加強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管理聯系,通過更多的優秀服務來幫助廣大讀者。
綜上所述,公共圖書館的發展不應只停留在傳統的層面上,還要對圖書館不斷進行深層次的創新與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讓更多的讀者感受到閱讀的魅力,促進文化的發展。通過以上研究,公共圖書館可以成為一個兼具閱讀、學習、交流、創作等功能的文化創意融合空間,更好地滿足讀者的需求,為社會公眾提供更多元化的文化體驗,為社會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