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蘭
(容縣水庫安全工作站,廣西 玉林 537599)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是一項常規性的水利安全管理工作,水庫大壩具有防洪灌溉、發電、供水、航運等諸多功能,加強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既要在常規管理中確保各項職責得到有效落實,又要在險壩處理方面做到提前處理、提前預防,嚴格按照水庫大壩安全度汛的要求,需要加強對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問題的總結和分析,并采取針對性的預防、化解、處理措施,確保水庫大壩始終處于安全運行狀態,實現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的最優化。
結合筆者日常在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的實踐發現,基層水庫大壩常規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不足,導致水庫大壩的常規安全保衛工作漏洞較多,比如缺乏常規的必要性巡查,導致水庫大壩的管理與保護范圍中存在危害大壩安全的行為、活動沒能得到及時制止而埋下安全隱患。
除安全意識不足外,有的管理人員對水庫大壩泄洪、輸水閘門等設施維護不當,所掌握的操作規程不熟練,使得水庫大壩的設施運維效果不佳。加上在大壩集水區中存在的一些可能導致水庫淤積的行為、活動沒能及時發現,在庫區內存在危及山體的活動沒有得到及時預防、勸解。使得水庫大壩的常規安全管理受到影響。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不完善,難以結合水庫大壩的實際變化而優化安全管理的規章制度,導致水庫大壩的調度、運行難以綜合實際因素。尤其是在汛前后、暴風雨后、強震和特大洪水災害之后,對水庫大壩的安全檢查不全面、不徹底,加上日常忽視對水庫大壩的運行動態監測、專業分析、定期評估等工作,使得水庫安全管理受到的影響較大。
險壩處理是由于水庫存在防洪設計不達標、抗震設防不達標、存在嚴重質量缺陷而采取除險加固措施的一項工作。但是在現實來看,在對險壩加固之前,由于所制定的保壩應急措施不完善,對于除險加固時的安全管理不到位,導致加固竣工的水庫大壩存在安全質量隱患[1]。
針對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問題,既要在常規管理中加大投入力度,又要在險壩處理中加強現場安全管理和加固除險質量管理,確保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水庫大壩安全管理人員是整個安全管理工作的主體,水庫大壩安全是日常水利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切實強化水庫大壩安全管理,作為管理主體,應在日常工作中加強水庫大壩安全管理知識的學習,積極參與水庫安全管理培訓,加強水庫安全管理研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水庫安全管理工作之中,不斷強化自身的安全管理意識,履職盡責落實安全管理工作。嚴格按照基層水利安全管理的要求,切實強化水庫安全管理。
在每年汛期到來之前,為確保水庫大壩安全度汛,特別是小型水庫、病險水庫的安全度汛,需要預防和警惕防汛履職不到位、隱患處置不及時、限制運用措施落實不到位等方面的薄弱環節,具體需要注重以下工作的開展。
第一,確保水庫大壩防汛工作履職到位。既要確保水庫大壩的安全責任制得到落實,又要保證行政、技術、巡察三方面的責任落實,強化責任人的教育培訓,不斷強化水庫大壩安全防汛責任人的責任意識和履職盡責能力,牢固樹立底線思維,為水庫大壩安全度汛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第二,抓早、抓小,狠抓小型病險水庫的安全度汛管理,結合水庫大壩的實際,加強安全度汛措施的完善,尤其是針對小型的病險水庫、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水庫,為確保其安全度汛,需要確保限制運用措施得到不斷完善和高效落實,確保主汛期的病險水庫一律清空庫存運行的原則和要求得到嚴格執行。而針對處于除險加固中的工程,需要加強對參建各方,尤其是項目法人的主體責任,在水利行政主管部門的行政監管要求下完成各項質量與安全管理工作,結合水庫實際加強安全度汛方案的編制、落實和監督,在施工現場既要強化度汛準備,又要及時通報汛情和完善應急處置。若除險加固項目已經完成,需要及時上報和組織開展竣工驗收,嚴禁在尚未驗收或驗收不達標的情況下蓄水運行。
第三,提前預泄,安全度汛。在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工作中,尤其是在度汛期間,既要確保水庫大壩的雨水情測報工作得到落地落實,又要確保水庫調度運用方案的科學性,尤其是要注重水庫大壩的安全度汛應急預案,通過實踐演練來強化實踐性和實用性,注重水庫大壩安全隱患和問題的整改,對溢洪道阻塞侵占等,需要加強泄洪障礙處理,保證泄洪通暢,嚴格按照指揮調度要求開展調度工作,注重與水文、氣象部門的交流和溝通,注重預報預警和預演和預案等措施的完善,對于預測預報近期出現強降雨和發生嚴重汛情時,若水庫泄洪能力不足,應提前做好預泄工作,以達到安全度汛的目的。
第四,加強應急管理工作的開展。只有不斷提升水庫大壩的潰壩險情防范能力與快速應對能力,才能確保安全度汛,因此需要在壩頂硬化和壩坡防護、交通照明與通信等方面的措施不斷強化,提前做好搶險力量的準備,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注重汛期值班值守與險情監測預警工作,加強突發事件的防范,做好應急搶險的各方面準備,針對出現的險情,需要及時向上級部門報告,做好下游及有關地區的預警工作,對于受威脅的群眾需要迅速、及時地轉移組織,加強險情搶護準備工作,避免出現潰壩事件,做好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工作[2]。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尤其是高速城鎮化的背景下,使得水庫大壩在運行環境和運行功能以及潛在風險均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使得有的水庫從郊野型水庫轉變成都市型水庫,這就使得水庫的保護對象與運維邊界均出現了顯著變化,然而一些水庫管理機構難以結合水庫的功能定位與運行安全要求的轉變而針對性的完善制度,使得其帶來的安全風險更多。因此,為落實水利部2021 年提出的“四不”管理要求,作為基層水庫管理部門,需要切實完善水庫大壩的風險管理。而風險管理中,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就顯得尤為重要。在完善制度的基礎上,應加強水庫大壩運行安全的實時監測工作,使得水庫大壩的安全風險得到及時地監測、預防和處理。比如,針對水庫大壩安全運行和風險監測的需要,加強水庫大壩安全運行監管監測系統的應用,利用其不僅能匯聚雨水情,而且還能利用視頻監控進行安全動態監測。因此,在完善制度的基礎上,加快水庫大壩安全的信息化就顯得尤為重要,確保信息得到及時匯集,風險得到及時挖掘,通過實時測報,增強調度的科學性。因此,當水庫大壩運行安全管理條件成熟時,應加強智慧水利建設,使得水庫大壩的安全運行監測的設施與系統得到不斷完善,推動常態化監測機制的高效落實,更好地發揮智慧水利的優勢。此外,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時,基層水利站還要在水庫大壩安全管理中加強對當地民眾的教育、宣傳與合作,定期開展進社區、進村組、進學校等水庫大壩安全教育警示與宣傳工作,增強當地民眾的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意識,爭取得到當地民眾的支持,與當地民眾一道參與到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工作之中,才能更好地確保水庫大壩始終處于更加安全高效的運行狀態。
水庫大壩的安全運行直接關系到人民福祉,尤其是對周邊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著緊密聯系,為強化基層水利安全管理工作的深入推進,需要結合水庫安全管理的需要與實際,建立健全水庫大壩的應急管理制度,對基層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人員職責明確和落實,加強日常應急物資的準備,尤其是應結合實際加強應急管理預案的制定,使得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應急工作直接關乎防洪灌溉成效,需要我們切實加強應急防洪預案的制定。在制定時,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第一,針對水庫大壩水位異常時,需要加強對其的高度重視,并嚴格按照既定的流程采取相應的措施。一旦發生險情,勢必威脅下游人民群眾的安全,因此需要基層水庫大壩安全管理人員嚴格按照水庫大壩應急指揮部的統一領導,做好分工與協調工作,加強與搶險小組、水文氣象、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溝通,確保各方的職責得到高效落實。其中,應急指揮部總指揮全面負責水庫大壩的防洪搶險工作,而副總指揮負責全面協調總指揮的工作,應急小組負責對搶險方案的制定,搶險小組負責對人力物力調動和組織力量搶險,水文氣象小組負責提供水文氣象信息,后勤小組負責后勤物質保障,確保各方面的職責得到高效明確的落實。
第二,針對暴雨、洪水等緊急情況,則需要完善檢查與匯報制度,做好水庫大壩水位和天氣觀察工作,加強對水位動態和天氣情況的了解,加強對基層職工的思想動員,水庫大壩的主要建筑物、防洪設施等,需要安排專人值守和管理,尤其是監測系統、預警系統,需要加強對其的管理,針對出現的各種異常情況和險情得到及時的匯報,確保各項檢查匯報工作得到及時開展,有效保障水庫大壩安全運行。
第三,加強應急預案的演練,對應急預案實施過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短板進行及時地彌補和反思,加強對多種非常規狀態下的緊急演練,提高防汛搶險的經驗和能力[3]。
在水庫大壩運行過程中,加強安全維護工作,不僅能及時地發現安全隱患,而且還能及時地對隱患進行處理,使得整個水庫大壩得到安全高效運行。以下筆者結合基層一線的實踐,針對常見的日常管理養護缺失、水庫設施維護不到位、溢洪道內設置攔魚網、防汛物資預備不齊、大壩滲漏與迎水坡護坡破損等問題。總結出強化水庫大壩安全維護的工作要點:
2.5.1 加強日常管理養護
針對日常管理養護缺失的問題,首先應強化日常管理養護人員的專業教育和培訓,不斷強化日常管理養護人員的責任意識、專業技術水平,并作為績效考核的主要指標;其次需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很多水庫大壩的日常管理養護缺失,與養護資金不足有著較大的關聯,所以需要在資金方面強化投入;最后是確保行政首長負責制得到高效落實,履行好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職責,確保行政、技術、巡查三個方面的責任人的責任主體得到落實。
2.5.2 加強水庫設施維護
針對水庫設施維護不到位的問題,除了常規開展維護外,還要對維護的效果進行定期檢查,并在此基礎上做好專項維修養護工作。比如在汛期來臨之前,對水庫大壩的排水溝、反濾體、溢洪道、壩頂路燈、啟閉機、閘門等有關水利工程設備設施做好全面檢修工作,對啟閉設備、溢洪道的閘門開展除銹和上漆以及打油等維護性工作,對于各種防汛設備與設施,則需要加強安全隱患的排查和整改,保證防汛設備可以在汛期滿足應急搶險的需要,達到安全度汛的目的。
2.5.3 加強溢洪道清理
為確保水庫大壩的安全隱患得到有效消除,夯實水庫大壩的泄洪能力,需要定期組織專人對溢洪道的下游渠道開展植被清理活動,及時修剪河道兩邊樹枝,對泄洪口殘留的樹葉、樹枝、垃圾等清理裝袋,對設置的攔魚網及時地聯系所有者清理,確保溢洪道得到全面清理,在提升環境面貌的同時增強泄洪能力。而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加強巡察工作的開展,加強對溢洪道泄洪情況的關注和研究,針對存在的問題,需要及時地發現和解決,確保生命通道始終暢通。
2.5.4 加強防汛物資管理
首先,緊密實際制定針對性的防汛物資管理制度,確保防汛物資根據所制定的防汛方案儲備足額;其次是加強物資保管,既要實現賬物相符,又要堆放齊整,便于存取和安全可靠;最后是定期清查防汛備料室、庫存物資存放情況以及野外石料存放標識等方面的工作,并加強對其的整改,始終牢固樹立底線思維與憂患意識,始終注重安全度汛物資管理工作。
2.5.5 加強大壩滲漏問題迎水坡護坡破損處理
水庫大壩發生滲漏和迎水坡護坡破損的原因較多,為加強對滲漏和迎水坡護坡破損問題的處理,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高度重視巡察,針對巡察發現的問題,需要加強對其的檢查,并結合問題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處理[4]。
綜上所述,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問題較多,為加強對其的處理,需要基層水庫管理人員加大日常巡察、維護、管理力度,切實加強水庫大壩的安全管理,并主動積極地參與到水庫大壩安全管理問題的預防、處理之中,確保水庫大壩安全、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