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玲萍 李淑娜 劉二萍 郭珈妤 汪云朋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康復醫學科,洛陽 471000
中老年人群是腦卒中的高發人群,在神經內科十分常見[1]。近年來醫療技術的快速發展,腦卒中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有多數患者在治療后存在程度不一的殘疾,如語言障礙、肢體偏癱、意識障礙、吞咽障礙和心理障礙等,嚴重影響著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2]。既往在臨床治療中多關注患者的肢體功能、語言和吞咽等障礙恢復,對其心理障礙方面的干預有所欠缺。據相關數據統計,有30%~50%的腦卒中患者存在相應的心理障礙,心理障礙往往會影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從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3]。有報道指出,對腦卒中患者實施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有利于改善其抑郁等不良情緒,促進神經功能恢復[4]。為此,本文特就康復訓練聯合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對腦卒中患者心理障礙及神經功能缺損的影響展開評價分析,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9 年4 月至2021 年3 月接收的腦卒中患者88 例進行隨機對照試驗,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參照組和聯合組,各44 例。參照組男24 例,女20 例;年齡49~83(64.3±5.2)歲;病程0.6~5.0(2.1±0.8)個月。聯合組男25 例,女19 例;年齡50~83(64.7±5.0)歲;病程0.6~5.0(1.9±0.9)個月。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入選標準: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的確診標準[5],并經相關影像學檢查證實;病程未超過半年者;均同意參與研究并簽訂知情同意書者。剔除標準:合并精神障礙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癲癇、顱內占位、惡性腫瘤、臟器功能障礙和認知障礙者。
本次研究經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倫理批號:2022-10-C011)。
兩組患者均實施改善腦循環、營養腦神經、控制血糖和血壓等常規治療。參照組同時進行康復訓練治療,主要包含:(1)語言訓練。通過聽、說、動等方式刺激患者大腦皮層,以激活其語言運動中樞功能,讓患者能逐步發音、說單詞,直至簡單對話,以提升語言功能,鍛煉其面部肌肉。(2)吞咽訓練。通過閉合口唇、活動舌頭、刺激軟腭和咽部、摩擦喉肌等訓練患者吞咽能力,給予易吞咽的食物進行喂食,控制好每口進食量以及進食速度。(3)肢體功能訓練。臥床期間幫助患者取側臥位,每2 h 翻身1 次;通過按摩、推拿刺激肢體感覺;指導患者進行抬手、抬腿等活動,以促進血液循環。病情穩定后指導患者高舉摸頭、抓空、旋轉肩部,伸展、屈曲、外展及內旋膝關節等肢體訓練,練習需由易至難,由大關節至小關節,循序漸進。根據其恢復情況指導患者進行洗漱、梳頭、穿衣和如廁等日常生活能力訓練。聯合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應用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協助患者取坐位或臥位,取經顱磁刺激儀(廠商:丹麥維迪,型號:MagPro X100)進行治療,刺激左側前額葉背外側皮質時線圈置于F3 點,使線圈中心點貼合頭皮表面,設置刺激時間為5 s,頻率為10 Hz,強度為80% RMT,間斷時間為25 s;刺激拇指位置使用單脈沖模式,做10 次刺激,當中5 次確保能促進拇指可外展運動;刺激大腦前額葉外側皮質的磁脈沖刺激次數保持600~800 次,20 min∕次,1 次∕d,5 d ∕周,連續治療4周后比較療效[6]。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心理障礙、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心理障礙:參照抑郁自評量表(SDS)[7]及焦慮自評量表(SAS)[8],得分越高說明心理障礙越嚴重。神經功能:參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量表主要評價11個項目,分值為0~42分,得分越高說明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越嚴重。日常生活能力:參照應用巴氏量表Barthel 指數(BI)[10],量表主要評價10 個項目,分值為0~100分,得分越高說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本研究采用SPSS 19.0 處理數據,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抑郁和焦慮等心理障礙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聯合組抑郁和焦慮評分均低于參照組(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心理障礙改善情況(分,)

表1 兩組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心理障礙改善情況(分,)
注:參照組應用康復訓練治療,聯合組應用康復訓練聯合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
治療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治療后,聯合組神經功能評分低于參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參照組(均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分,)

表2 兩組腦卒中患者治療前后神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況(分,)
注:參照組應用康復訓練治療,聯合組應用康復訓練聯合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
臨床多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予以相應的康復訓練治療腦卒中,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認知、運動、語言等方面的障礙,但對其心理障礙改善效果不佳[10]。腦卒中所致的心理障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臨床治療難度,影響患者治療依從性,不利于其病情康復,因此,近年來,如何改善腦卒中患者心理問題已受到臨床高度關注[11-12]。
重復經顱磁刺激是一種無痛、無創的非侵入性治療方法,可通過調節大腦皮質興奮性來達到治療目的,其在治療中利用脈沖磁場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來調節皮質神經細胞的膜電位,引發感應電流來改善腦代謝和刺激神經活動[13-15]。You等[16]在報道中指出,應用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腦卒中有利于改善其心理狀況,提升其生活質量。本研究也顯示,聯合組患者抑郁、焦慮和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均低于參照組,日常生活能力評分高于參照組(均P<0.05),可見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障礙,促進其神經功能恢復,從而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使用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儀對受損大腦皮質進行刺激可提升其興奮度,調節來自健側半球經胼胝體通路的阻抑情況,使之保持平衡,從而改善神經功能受損情況[17-18];并且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儀在皮質運動區產生的作用能直接興奮大腦皮質運動中樞,以及提高脊髓束和肌肉的運動能力,從而調節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水平,達到重塑區域功能的目的,進而改善心理障礙,修復受損神經功能,最終促進患者其他功能恢復;應用高頻重復經顱磁刺激儀在治療中還能改善腦部血流情況,促進血液流通,從而使神經細胞得以生長發育,進而改善神經功能受損情況,促進病情快速康復[19-21]。
綜上所述,對腦卒中患者應用康復訓練聯合重復經顱磁刺激治療效果確切,有利于改善其心理障礙,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臨床廣泛應用。
利益沖突所有作者均聲明不存在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