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元
集成電路是通過在半導體基片上制作晶體管、電阻、電容和導線等,控制電子在固體中的運動,并封裝在外殼內執行特定電路或系統功能的電子器件。人們由其形貌,給集成電路取了一個更形象的名字:芯片。
集成電路的主要基底材料,是地球上除氧之外含量最豐富的元素——硅。人們常見的砂石中,就含有硅元素。一塊黑褐色的硅石片,看上去不起眼,但經過人們的創新設計和加工制造,便成為集成電路。自1958年集成電路發明以來,隨著設計和制作技術不斷進步,單一芯片上集成的晶體管數,就處理器而言呈每24個月增長一倍的趨勢,這就是著名的“摩爾定律”。現在,集成電路已經可以在單一芯片上集成上百億個晶體管。
得益于集成電路,計算機技術突飛猛進。最初的電子管計算機,由約1.8萬個電子管組成,占地150平方米,重30噸,耗電140千瓦,計算速度只有每秒幾千次。如今,超級計算機計算速度可達每秒百億次,并在生物醫藥、新材料研究、太空探索、基因測序、天氣預報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在移動通信領域,也得益于集成電路技術的快速進步,通信網絡傳輸速率不斷提高,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已經普遍應用。
手機、電腦、衛星、高鐵、工業機器人中的集成電路千差萬別,但都做著類似的事:信息的獲取、存儲、處理和傳輸。以集成電路與軟件構成的信息中樞,已經融入當今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構筑信息社會的基石。比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為更準確地進行流調,手機掃碼成為生活中的常態,還有汽車導航、網購商品、數字支付,都已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在集成電路構成的信息終端之間,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聲音、文字、圖像、視頻等信息的交換。
未來,集成電路將在更多維度和更大空間發展起來,前景廣闊,信息化社會和數字時代需要這樣的“引擎”。“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相信這一朝陽產業將從多維度、多方面推動我國信息化和數字化發展。
(節選自《人民日報》2022年5月13日,有刪改)
●借鑒
本文倒數第二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題考查說明方法及作用。本段中“比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為更準確地進行流調,手機掃碼成為生活中的常態,還有汽車導航、網購商品、數字支付,都已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是從具體方面說明集成電路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所以是運用舉例子的說明方法,說明內容是“比如”前面的句子“以集成電路與軟件構成的信息中樞,已經融入當今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成為構筑信息社會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