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娜
【摘要】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1]。本文圍繞中小學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活動,從已舉辦相關活動情況、活動實效、活動認知了解教師、學生不同群體和角度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認知進行的調查研究。集中總結了構建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一體化的有效路徑。本文認為應構建協同育人機制,形成愛國主義教育合力;挖掘當地教育資源,強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踐途徑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2]。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也強調:“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不斷鞏固各民族大團結?!秉h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特別是要從青少年教育抓起。因此加強青少年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教師是基礎教育發展第一資源,是推動基礎教育優質發展的關鍵,因此做好教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中小學教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
(一)以政治引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教師肩負著不斷夯實各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使命,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職責,因此加強中小學教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率先垂范,自覺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推動者和引領者,才能保障學生在價值觀上“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印?。
(二)以教育厚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構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納入干部教育、黨員教育、國民教育體系,搞好社會宣傳教育”[3]。2022年7月在考察新疆時也不斷強調:“要在各族干部群眾中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特別是要從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全面理解黨的民族政策,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4]”民族地區中小學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方面,存在著教育主體、內容設置、方法手段、價值意義等方面的重要性,因此做好青少年相關教育,首要前提是做好學校各個層面教師提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理論水平。
二、中小學教師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中存在的困境
(一)教師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知識水平不一
教師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知識水平決定授課質量與學生學習有效度,根據調查數據顯示,82.39%的受訪老師能理解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37.59%的受訪老師表示會在組織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相關活動時,注重培育各族青少年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由此可見,部分教師對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論掌握和實際運用還很薄弱。
(二)教師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形式較為單一
針對教師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方面,受訪的部分教師認為,教師受到相關系統性培訓較少,對內容的講解沒有辦法完全做到“童言童語”,最終一些課程和活動流于形式,且自己也沒有進行深入的思考,沒有把激發出的愛國熱情、民族團結熱情轉化為實際行動,從而達不到活動反饋的有效度。
(三)教師的多元文化整合意識與能力較為薄弱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實施者,發揮著思想啟蒙、指導和引領作用。因此,教師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政策把握情況、理解深度、知識廣度及自發進行教育的意識、主動性和教學能力,是影響教育成效的關鍵因素。從實際教學課堂中可知部分教師注重于知識傳授,學生在此過程中難以達成對中華傳統文化的高度感同身受,教師對“多元”與“一體”之間的關系了解不夠深刻,從而導致教師缺乏文化整合的意識與能力。
三、中小學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路徑
(一)夯實中小學教師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基礎
為深化教師對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歷史必然性、極端重要性的認識理解、理論的提升,激發教師開展相關教育的自覺意識,培育教師挖掘現有教材及教學資源開展相關教育的能力,在開展教師在線培訓和送教活動中,安排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解讀類課程,以強化教師的思想認識。在此之外,安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類等課程,加強思想政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引導各族教師增進“五個認同”[5],以自身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理論素養確保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正確方向及效度。
(二)提升非思政教師民族政策理論與課程融合能力
非思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學內容中的民族政策理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教育元素在潛移默化中傳遞給學生,讓教學既具有知識、技能傳授的功能,又擁有思想教育的作用。在課程建設期間,非思政教師要結合學生們的認知特點,找尋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和專業課教育之間的契合點,把專業課中的相關元素轉化為學生們愿意接受的通俗化表達,讓學生們在接受專業內容的同時,實現自我覺悟的提升,從而達到育人目的。
(三)夯實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高質量提升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各民族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利于增進理解、形成認同、融入社會?!巴茝V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的必 然要求?!蓖茝V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校教育是重要基礎陣地,少年兒童時期是最佳時期。加強教師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對提升各族學生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水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抓緊抓牢教師這支關鍵隊伍,加強國家語言文字政策宣傳,重點闡述在民族地區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的重要意義,給教師們鼓氣、注入信心,增強教師的使命感、自覺性和榮譽感,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新疆故事。
參考文獻
[1]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2][1]習近平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EB/OL].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 xinwen/2020-09/26/content_5547383.htm.
[3] 陳立鵬,汪穎.習近平關于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重要論述的理論要點[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2021-10-10.
[4]陳永勝.立德樹人 培根鑄魂 夯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基礎——深入學習習近平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民族高等教育研究[J],2021-09-15.
[5]黃玉嬌.南寧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實踐與完善路徑[J].中共南寧市委黨校學報,2022-12-28.
(作者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