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雨 付寶琦
【摘要】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進”活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作為重要的依托與抓手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目前的教與學整體情況為切入點,開展“課堂革命”式教學改革,切實落實高職院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課的思政育人和課程育人功能。
【關鍵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堂革命|進路
引言
為深入落實《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 年)》和《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的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高等學校必須全面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隨著課程教學的逐步推進,進一步聚焦職業院校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深化課程建設,系統推進三教改革,提高課堂活力和教學實效,打造高質量課程和高水平課堂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此背景下,通過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的教學改革,充分發揮“課堂革命”的作用,從而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并更好地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一、課堂革命的內涵
課堂革命顧名思義就是對課堂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課堂革命圍繞課程革命,學生地位革命,教師角色革命,課堂生態革命和立體評價革命五個維度進行革新。通過發揮課堂革命的作用,切實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實現讓課程教學活起來,讓學生自主學習動起來,讓教師教法新起來,讓學習效果顯著起來,從而促進學生的成長與成才。
(一)課程革命
課程革命主要是進行課程重構,要著力建設模塊化課程體系,將課程內容進行模塊化的重構。此外還要積極探索如何將教程轉化為學程,即進一步的打造“學材”建設,通過為學生提供最合適的學習材料,突出學習者為中心,便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創新性學習,拓展和創新學生的思維。
(二)學生地位革命
學生地位革命主要是將學生從知識被動接受者引導其成為主動學習知識者改變,凸顯學習者為中心。要從傳統的教為中心凸顯出學為中心,突出學習者的地位,強調以學為主,將課堂由教的場所轉變為學的場所。
(三)教師角色革命
教師角色革命主要是讓教師從教學專家轉變為學生的引導和指導專家,以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四有”好老師來培根鑄魂,讓教師成為學生的引路人。此外,教師要積極學習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由以“教”為本向以“學”為本轉變,由以“師”為本向以“生”為本轉變,由以“知識、能力”為核心向以“素質”為核心轉變。
(四)課堂生態革命
課堂生態革命要注重課堂文化,凸顯價值引領,打造學習共同體,推進團隊學習,從而形成互幫互學共進的課堂樂學氛圍。此外,還要激發學生內生動力,在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環節上進行系統的設計,在課前發布導學任務,在課中融入引學、賞學、探學、評學、研學和解學等內容,在課后補充個性化的拓學內容。
(五)立體評價革命
立體評價革命體系的構建要立足于評價多元、多維和立體化。多元評價應堅持自主評價、組內評價、組間評價和教師評價。多維評價要突出三維目標,重視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素質目標。立體化評價強調強化過程評價、改進結果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和推進綜合評價。
二、課堂革命助推高職院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教學改革進路
基于高職院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出現的問題,在引入課堂革命理念的基礎上,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入心入腦,實現其育人目標。
(一)重構教學內容,打造模塊教學
2023年8月28日,中宣部會同教育部組織編寫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材正式出版,新出版的教材全面反映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思政課教師應根據新版教材積極開展集體備課工作,進一步梳理教材內容,注重教學知識的邏輯起點和講授知識的落腳點,將教學內容設置為三個大的層面,那就是講清中國之路、中國之治和中國之理,具體來說就是講清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以及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行的問題,打通知識點之間的壁壘,完成知識點的傳輸。
(二)變革教學主體,凸顯學生中心
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就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充分考慮學源和學情,建立分層、分類的教學模式。找準學生興趣點,在課堂教學中堅持學為主,弄清學生想要的是什么,將想學和想講充分結合。思政教師應充分調研學生對于專題知識的興趣點后再開啟教學,通過以問題為導向的方式,牢牢掌控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三)創新教學手段,突出教師主導
思政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要不斷地創新教法,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引發學生參與的興趣。目前大部分的思政課均以中班教學為主,學生規模較大,教學效果難以保障。創新教學手段首先就應該是將翻轉課堂和任務書式教學融入思政課堂中去,讓學生帶著問題學,將灌輸與啟發教學相統一,進一步打造八有課堂。
(四)融入多元素材,重組教學資源
思政課教學不是空洞的道理說教,更不是單純的理論宣講,而是囊括了很多具有理論性和實踐性的思想武器。講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就要注意重組教學資源,尤其是要建立一個具有鮮活素材的思政案例庫,通過現實生活中的事例引發學生的思考,從而進一步增強學生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立志于投身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之中。
(五)構建立體評價,注重成果導向
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堂革命,需要建立多元立體評價,尤其是要重視過程考核和結果導向。對學生成績的認定要建立量化的評價指標,既要考查學生課堂學習的現實表現情況,也要考察學生對于知識的應用情況,因此在評價體系設置上就應該包括學生自評、教師評價、小組評價和組間互評,從而形成一個多元立體化的評價體系。
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堂革命教改實踐
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積極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教學改革實踐,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新教法,運用課堂革命理念,探索教學改革新路,對教學實施整個環節進行設計,以此實現課程教學目標。
(一)生動導學
在課程導入環節,課程采用了“課前分享”+“每節一問”的形式。“課前分享”即由同學自主完成課件制作和課堂展示,課前分享主題為每周要聞或歷史上的今天,每周要聞分享一方面是向同學們展示國際和國內重要時政新聞,另一方面是教會學生以學生視角對時政新聞進行科學理性分析;歷史上的今天則是引導廣大學生進一步增強文化自信,認同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著豐厚歷史底蘊的民族。“每節一問”即每個專題的教學結束后,學習小組需要對本專題的知識點自主思考一個問題,并在下節課上課的時候由教師隨機抽取小組代表來分享和提問,小組代表提問以后由其他小組來進行搶答,答對同學及所在小組的同學可以加平時課堂表現分,未答對則由出題小組的同學獲得平時課堂表現分。
(二)自主探學
自主探學采用任務清單式教學模式,通過對專題教學內容進行整理和重構形成任務清單,將任務清單在課前發放給各個學習小組,同學們根據任務清單依次在課下進行自主學習并找尋任務清單的解釋內容或答案。此環節主要是教師需要對每個專題的內容進行完整性的梳理,把重點內容或需要同學們掌握的知識點采用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的模式來完成,任務清單即本門課程的重點知識。同學們在自主探學的過程中可以增強學習主動性,提高自我能動性,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可以幫助同學們養成樂學善思的習慣。
(三)合作研學
合作研學即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對于知識進行組內研討,對研討后的小組意見進行歸納和概括從而形成本小組的學習成果。目前,隨著信息化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同學專注于自我,往往忽略了集體觀念,采用合作研學,一方面可以在集體討論環節中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又可以引導同學們取長補短,汲取集體的智慧。合作研學,需要同學們在集體中找準自我定位,明確每個人的工作分工,只有各司其職才能發揮出每位同學的真實能力。通過長時間的合作研學,讓廣大同學對自我有更加清醒地認知并且不斷增強個人的自信心,從而提升自我學習效率。
(四)展示賞學
展示賞學是體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維度,其主旨是讓廣大學生對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所問、所學所獲在公開的教學課堂上進行展示,從而實現學生身份的多重變化。學生既可以展示自我風采和自身素養,也可以扮演觀眾對其他同學展示的內容進行賞析。目前,在本門課程教學中采用的展示賞學內容是結合了不同專業學生特點制定了任務清單,如師范類專業學生展示的內容是模擬真實教學場景完成該某個點的教學設計、教學課件、教學講稿等內容,并選取一位同學完整地在課堂上講授該知識點。
(五)師生評學
師生評學一方面是師生對小組展示內容進行綜合性評價;另一方面是對本門課程結構化評價。小組同學在課上展示以后,需要師生采用不同視角進行評價,教師對同學展示的內容、講授的重點,表達的形式等方面進行點評,要重在激勵和肯定;而學生評價則應該是真實地表達出個人的感受和體會。此外,在教學過程中,多維立體化評價體系的構建十分有必要,必須破解結果導向的誤區,不能唯學生末考試卷上的分數來評判一個同學學習的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采用的是多維立體化的考核模式,課程最終成績由平時成績+模考成績兩部分構成,其中平時成績占比50%,平時成績涵蓋了線上作業、線下作業、課堂表現和小組合作四個方面。
(六)課后拓學
課后拓學旨在幫助同學們善于利用課余時間進一步補充和更新自我知識儲備。高職院校學生課業負擔相對較輕,受學源影響學生主動性和自我約束力不強,這就導致相當一部分同學將大部分的課余時間用于休閑和娛樂上。高職院校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思想政治理論課應該承擔起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因此思政教師應該要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觀念,尤其是時間觀念,要引導其用好課余時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后拓學一方面由教師提供一些有用的拓展閱讀素材,幫助同學拓寬知識的視野;另一方面是布置一定量的作業,作業要堅持與導學內容有機結合,避免因學習任務過重引發學生對本門課程的不滿情緒。
四、結語
通過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進行課堂革命式教改探索與實踐,可以有效打破目前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出來的短板與不足,可以有效打造出高品質的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教學內容。思政課教師要不斷推動教學改革創新,積極構建課程建設大格局,要在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實質和豐富內涵的基礎上,更好地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努力培育出能夠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李楠,楊永華. 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高質量發展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3,(05):77-79.
[2]秦慧,羅杰. 提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教學實效性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22,(12):108-113.
[3]李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教學的若干思考[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2,(08):59-62.
[4]洪曉楠,戢虹雨,方玉梅.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的內涵解析、現實困境和突破理路[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13):11-16.
[5]秦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建設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06):84-89.
【基金項目:四川省教育廳 2022-2024 年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和教育教學改革重點研究項目“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堂實踐研究”】
(作者簡介:周春雨,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付寶琦,碩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單位:四川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