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玉波
(濱州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山東濱州 256600)
梨具有營養價值高、甘甜多汁的特點,能有效地保證人們的健康。從當前我國梨的種植情況看,品種在不斷增加,能充分滿足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為能讓果農在梨栽培中取得理想的效益,就需要分析梨栽培技術,并制定合理的病蟲害防治策略,進一步達到理想的栽培效果。
1.1.1 選擇園地在選擇梨園時,應選擇向陽背風的地塊,并具有充足的水源,而且土壤肥沃[1]。如果土層淺薄,土壤結構不理想,就需要處理,并在栽后深翻,熟化土壤。只有通透性良好,才能促進梨樹有良好長勢,病蟲危害輕,并能保證產量和質量。
1.1.2 栽植首先要能選擇適合當地栽培的品種,所栽植的一定是優良品種,并具有經濟價值。授粉品種的花期要和主栽品種一致,并能獲取理想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栽植密度一般為2.5 米×4 米,每畝66株左右,平地和長勢強的品種,密度應該適當減小[2]。如果梨的成枝力弱,應實施密植栽培,每畝栽植110~148 株。
1.2.1 土壤和水分管理梨樹根系分布較深,應該深翻,適當增加有機肥料。深翻一般是在秋天落葉后進行,深度控制在50 厘米。幼齡園可以定植溝兩側擴大,成年樹應該隔行深翻。保證疏松無雜草,夏秋干旱季節進行樹盤覆蓋保水。成年園則是采取清耕覆蓋法,生長期清耕。在生長過程中,梨所需要的水分較多,如果是處于南方地區,在夏季溫度較高,就需要種植人員及時灌溉,補充水分,以此來保證梨的產量和品質。
1.2.2 施肥梨樹針對氮磷鉀這三種肥需求量較大,質量比為1∶0.5∶1,其中是在春季施入氮肥,在生長后期控制施入量,以此來抑制樹體營養生長。
基肥應該早施入,一般是在剛落葉的時候施入。可以采取環狀或者穴狀的施肥方法,成年樹則是以放射狀和條溝狀的方法為主,深度控制在30~50 厘米。幼年時期應該在萌芽前、生長階段和停止生長時各環節進行追肥[3],選擇氮肥施入。成年樹則是在萌芽后的15 天左右,施入氮肥,以此來促進生長,這一時期的施肥對于長勢較弱的樹非常關鍵。在新梢旺盛生長期,應該混合施用磷鉀肥,促進果實發育。如果花量少則可不施入。壯果肥,新梢旺盛生長期施入,以鉀肥為主,配合氮、磷肥,這一次施肥非常關鍵,必須要做好,并且要能把握好時間,避免出現二次生長。采后肥以氮肥為主,晚熟品種則可與基肥同時施入(圖1)。

圖1 施肥
1.3.1 幼年樹整形當前南方梨的樹形大多是采取主干分層形,這種樹形是按照高度和層次排列,比如高度要控制在3.5 米,并在主干上的每一層要控制主枝和副主枝,控制每一層的間距。這樣的樹形不僅通風效果好,同時還能盡快結果,以此來獲得更高的產量,這一樹形適合大多數品種(圖2)。

圖2 夏季修剪
1.3.2 結果樹修剪進入到結果期后,修剪目的是培養健壯的結果枝,并對結果和生長之間平衡加以調整[4]。比如,需要擴大樹冠,則要保留上部的壯芽。針對生長勢好,并且層數多的品種,則要進行落頭開心處理。
針對主枝和副主枝的修剪,不能直接去除大量主枝、副主枝,而是要采取多種開張角度的方法,比如撐、拉等,針對生長勢較強的延長枝,要能減少剪截長度。針對生長較弱的則是要增加剪截長度,一般情況下留有40 厘米左右較為適合。針對結果枝的培養,在初期要能根據生長情況來處理,比如針對生長較好的枝條,要先等生長放緩后再短截。針對長勢不好的枝條,則要先短截后緩放[5]。在修剪時,按照交替結果、輪換更新的方法進行操作。
1.4.1 保花保果要加強栽培管理,做好土肥水管理工作,強化防治病蟲害,這樣才能讓樹體生長健壯,并儲備足夠的營養,這也是保花保果的關鍵。如果缺株斷行、或是授粉樹不足、或是品種配比不合理,都應該補栽,解決授粉不足問題最好的方法是在梨樹上高接授粉品種。此外,也可以通過掛花枝的方法來臨時補充授粉。還可以進行人工授粉,因為梨樹在生長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較大,如果天氣較差,還會導致授粉不成功。那么就可以采取人工授粉,這是有效增加產量的重要方法。
1.4.2 疏花疏果疏花是在初花期前段進行,應該按照疏弱不疏強、疏長不疏短,強枝多留,永久枝少留的原則來進行。為減少勞動用工,可以在一些梨樹授粉完成后,加強病蟲害防治,以此來達到防治病蟲害并疏花的目的。在疏果上,則是在第一次落果至5 月中下旬完成。在保證比例的基礎上,應該針對長勢較弱的梨樹早疏果、多疏果。針對長勢較強的梨樹則要晚疏果、少疏果。
1.4.3 果實套袋梨樹果實套袋不僅能有效防治病蟲害,減少農藥殘留,還能進一步提高果實品質。而在套袋時,則要選擇透光性強的紙袋,不僅能做好防曬、防雨,同時也能使用藥劑處理,這樣才能達到防蟲效果。在梨盛花1 個月內完成疏果工作。在套袋前還應該再次噴灑藥物來避免出現病蟲害(圖3)。

圖3 果實套袋
2.1.1 梨黑星病這種病害在我國梨區較為常見,主要是對果實、葉片等產生影響。在發病時,會在葉片上出現不規則病斑,顏色為墨綠色。不管是幼果期還是成熟期都有可能受到影響。發病初期可能會出現不規則病斑,不斷擴大而變成黑色。
因此,針對這種病害的防治方法,應在冬天及時清理園內的落葉、去除病枝并焚燒。一旦發病,就要及時去除病枝。在結合清理的基礎上,可以噴灑5波美度石硫合劑+0.2%的洗衣粉。在出現病枝后,可以噴灑25%多菌靈400 倍液。
2.1.2 梨黑斑病一旦發病主要影響果實、樹葉等。在發病時,往往是嫩葉先發病,并呈現暗褐色,形狀為圓形。果實的病斑會呈現圓形,有一定的凹陷,并且表面呈現黑色,然后發生龜裂,很容易脫落。這類病害在4 月下旬最容易出現,并且嫩葉非常容易受到影響,一旦遇到雨季更加容易患病。
防治時首先應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然后種植人員要加強管理,增施有機肥,從而促進樹體健壯生長。針對排水效果不理想的地區,要積極地做好排水工作。在使用藥劑防治時,可以在梨樹發芽階段,噴灑5 波美度石硫合劑,或噴灑200 倍波爾多液、55%百菌清500 倍液,就能對梨黑斑病進行有效防治。
2.1.3 梨銹病發病時梨葉的表面出現病斑,顏色為橙黃色,上面有很多針頭大小的顆粒。在后期可能會生成很多的毛狀物,果實發生梨銹病時癥狀也是如此。所以,針對這一病害,應該以預防為主,因為此病通過寄生在檜柏上傳播,所以在梨樹周圍500米范圍內不應該種植檜柏。如果有并且不能砍除,應在檜柏上涂2 波美度石硫合劑。此外,在梨樹上,萌芽后三周以內,使用60%粉銹寧500 倍液來進行噴施,每10 天噴灑1 次,3 次為1 個周期。在這其中要注意,不能在開花期噴灑,避免影響果實質量。
2.2.1 梨大食心蟲在幼蟲階段,會啃食梨樹果實,受到蟲害的影響,往往會出現花柄折斷的問題,并且因為蟲害,在后期果實會逐漸變為黑色。因為幼蟲爬出后是將枝條和果柄連接在一起,所以遭受蟲害的果實往往不會掉落。一般情況下,在春季萌芽階段,幼蟲蘇醒后會侵害到果實中。
在防治時,應該在冬季做好修剪工作,去除存在蟲洞、蟲糞等的枝條。在開花期應該及時剪除受害的枝條,還可以利用黑光燈來誘蟲,因為梨大食心蟲具有趨光性,通過這樣的方法也能很好地去除害蟲。在花芽膨大階段,如果出現梨大食心蟲,就應該及時噴藥,可以使用60%殺螟松乳油600 倍液來噴霧進行防治。
2.2.2 梨虎象在山區管理粗放的梨園中出現較多,成蟲往往會在產卵前破壞果實,這樣不僅會導致果實掉落,同時還會破壞枝條的嫩芽。5 月中下旬是這類害蟲出現最多的時候。
在防治時,應該在冬天預防,通過淺耕土地的方法來殺滅過冬幼蟲。還可以在雨后,因為此時害蟲更加容易出土,所以可以使用4%的敵百蟲粉劑來消滅害蟲。
總而言之,在種植梨樹的時候,要能積極應用適宜的栽培技術,并且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以此來減少病蟲害對梨生長的影響,進而推動我國梨種植業的健康高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