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穎,程大偉,劉崇懷
(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 鄭州 450009)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葡萄生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截至2020 年,我國葡萄栽培面積已達80 萬公頃,葡萄產量1260 萬噸,總產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國葡萄產業發展的歷程表明,優良葡萄品種的選育和推廣是整個葡萄產業發展和升級的基礎。建國以來鮮食葡萄育種作為我國葡萄科研的重要內容,一直以培育不同熟期的大粒、無核、脆肉、耐貯運、具有玫瑰香味的抗病品種為目標。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從建所至今一直從事葡萄品種培育推廣工作,近年來在國家葡萄產業技術體系和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的支持下,葡萄育種規模不斷擴大,新品系不斷涌現。經過多年努力,選出葡萄優良新品種——紅艷無核。該品種親本為紅地球和森田尼無核。2009 年5 月雜交,2012 年開始結果,經過多年的觀察和鑒定,2017 年通過河南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編號為:豫S-SV-VV-033-2016,證書編號:豫林審證字499 號。
紅艷無核是一個無核、優質、抗病的鮮紅色葡萄新品種。果穗圓錐形,穗梗中等長,帶副穗,穗長29.8厘米,穗寬17.8 厘米,平均穗質量1 200.0 克。果粒成熟一致。果粒著生中等緊密。果粒橢圓形,深紅色,縱徑2.1 厘米,橫徑1.7 厘米,平均粒質量4.0 克,最大粒質量6.0 克。果粒與果柄難分離。果粉中多。果皮無澀味。果肉中到脆,汁少,有清香味。無核。不裂果??扇苄怨绦挝锖考s為20.4%,品質優,可溶性糖含量17.09%,總酸含量為0.54%,維生素C 含量為8.02 毫克/千克。
研究團隊通過在河南、河北、北京、云南等14 個省、市的區試試驗,根據品種的實際表現,發現該品種具有長勢旺、易成花、無明顯生理落果、果實對生長調節劑敏感等優良農藝性狀。紅艷無核果皮著色對紫外線敏感,在不同光照條件下果皮著色差異較大,例如在河南地區果實呈現大紅色,而在北京延慶果皮呈現紫黑色(如圖1~圖2)。結合各地栽培表現,培育團隊總結出一套與該品種相配套的栽培技術。

圖1 紅艷無核受光照影響的著色變化

圖2 云南元謀地區5月份紅艷無核和克瑞森無核果實著色對比
通過研究和總結不同地域的種植方式和效果,現制定可參考的栽培技術規程如下:
紅艷無核樹勢較旺,適宜T 形架、飛鳥架和棚架栽培,因為該品種屬于歐亞種,我國中東部地區適宜設施栽培。
T 形架、飛鳥架適宜1.5 米×(2.5~3.0)米的株行距;棚架樹形栽培以(1.2~1.5)米×(3.5~4.0)米的株行距為宜。
將過多不必要的新梢盡早抹除;當新梢長至40厘米后,應及時綁梢,摘除卷須,果穗以下的副梢從基部除去,果穗以上的副梢留單葉摘心。因坐果率偏高,結果枝可不進行摘心。
紅艷無核為大花序品種,自然果穗可達2 千克,1個結果枝以留1 個發育良好的花序為宜,花前應進行花序修整,花后進行疏果處理,保持穗形美觀。
紅艷無核是對生長調節劑敏感的品種,花后10~15 天,果實進入膨大期以后,配制1 毫升3%赤霉素加2 千克水,進行果實蘸穗,果??梢耘虼蟮?0~15克,如圖3、圖4。進行膨大處理的果穗需在蘸穗前整穗、疏果,具體為疏除副穗,留主穗中部15 厘米長度,并簡單疏除部分果粒。

圖3 不同處理紅艷無核葡萄成熟期果實形態

圖4 赤霉素處理以后的果實膨大狀態
12 月到翌年傷流前20 天左右進行,紅艷無核為易成花品種,適宜中短梢修剪,留1~2 個飽滿芽。
基肥宜在9 月底10 月初進行。追肥一般分為4次,分別在萌芽期和幼果膨大期追施氮磷鉀等量三元復合肥,保持樹體生長和促進果實發育,果實轉色期追施鉀肥和微肥,促進果實轉色和增糖,采收后追施少量氮肥和鉀肥,恢復樹體,施肥后應配合灌水。入冬后應至少進行3 次灌水,第一次在落葉后,第二次在土壤上凍前,第三次在土壤解凍后。提倡采用測土配方施肥的方法,根據土壤實際情況科學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