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芳
(蘇邑設計集團有限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2)
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作為一種高強度、高斷裂能的材料,已被應用于部分橋梁的主體結構[1]。位于山區的橋梁面臨著由強降雨、地震和泥石流所引起的落石沖擊風險[2-3]。位于山區的UHPC 空心截面墩剛構橋同樣面臨較高的落石沖擊風險。目前,國內外部分學者已經意識到落石災害對橋梁安全造成的威脅,并開展了一系列針對性研究[4-8]。然而,目前國內外學者研究對象均為普通混凝土(NSC)橋墩,暫未有學者關注到空心截面墩的抗沖擊性能。為保證UHPC 空心截面墩剛構橋的健康安全服役,有必要針對落石沖擊風險對其抗沖擊性能展開研究。該文以湖南省永順高速公路一座連續剛構橋為原型,采用ANSYS/LS-DYNA 建立了高精度的落石—空心截面墩剛構橋碰撞模型。該文分別考慮了NSC 與UHPC 兩種材料,以便于對UHPC 空心截面墩的抗落石沖擊性能進行更充分的研究。
如圖1 所示為該文建立的落石—空心截面墩剛構橋碰撞有限元模型。該橋梁為4 跨剛構橋,橋面板寬12 m,單跨長度為72 m 與120 m,總跨徑384 m。橋墩采用雙肢薄壁高墩,邊墩與中墩高墩分別為80 m 與100 m。碰撞位置為橋墩高度的四分之一,即20 m 處。被撞墩的截面為4 m×7.5 m 的空心矩形截面,截面厚度為0.5 m。該文考慮了直徑為3.0 m、3.5 m 與4.0 m 三種不同尺寸的落石。
在圖1 所示的有限元模型中,橋墩、承臺及上部結構的力學行為采用八節點常應力Solid 單元模擬。鋼筋采用Hughes-Liu 梁單元進行離散,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為完全黏結。采用*LOAD_BODY_Z 與*CONTROL_DYNAMIC_ RELAXATION 關鍵字組合的方式對重力荷載進行加載。對被撞墩的網格進行加密處理,相應的最大網格尺寸為25 mm。將承臺底部設為固定邊界。采用*AUTO_CONTACT_SURFACE_TO_SURFACE 關鍵字實現落石與橋墩的面面接觸。

圖1 落石—空心截面墩剛構橋碰撞模型
采用連續面蓋帽模型(CSCM)模擬混凝土的力學行為,NC 和UHPC 材料的單軸抗壓強度分別為40MPa、150 MPa。其中,對于NC,CSCM 提供了自動生成材料參數的方法,只需要輸入材料棱柱體抗壓強度即可。對于碰撞荷載下UHPC 的材料參數,可根據文獻[1]確定。縱向和橫向鋼筋采用雙線性彈塑性模型(MAT_PLASTIC_KINEMATIC) 建模,由Cowper-Symonds 模型來考慮其應變率效應箍筋和縱筋的屈服極限分別為300 MPa 與400 MPa,失效應變分別取為0.2、0.25。
圖2 給出了不同直徑落石碰撞下UHPC 與NSC 空心截面墩的碰撞力時程曲線,相應的落石速度均為20 m/s。圖3 給出了UHPC 橋墩與NSC 橋墩的碰撞力峰值。
由圖2、圖3 可知:

圖2 碰撞力時程曲線

圖3 碰撞力峰值對比
(1)落石與空心截面墩之間的撞擊力屬于脈沖荷載,碰撞力持時不到0.1 s 即下跌至0。在時間T=0 s 時,橋墩與落石開始發生接觸,且二者之間的碰撞力迅速增大,并在極短的時間(0.01 s)內達到最大值。落石接觸橋墩后,瞬時沖擊效應使橋墩局部速度增大,同時落石速度減小。隨后,落石與橋墩發生分離,導致碰撞力達到峰值后迅速減小。由于橋墩表面混凝土發生損傷剝落,落石不斷與新暴露出的混凝土面發生碰撞,導致后續碰撞力時程曲線發生波動。
(2)落石撞擊UHPC 空心截面墩時產生的峰值碰撞力顯著高于NSC 橋墩。當落石與兩種空心截面墩發生碰撞作用時,二者的碰撞力變化規律基本一致。然而,當落石直徑d分別為3.0 m、3.5 m 與4.0 m 時,落石與NSC 橋墩之間的峰值碰撞力分別為27.56×103kN、32.92×103kN 與39.59×103kN;落石與UHPC橋墩之間的峰值碰撞力分別為47.76×103kN、57.37×103kN 與66.38×103kN。落石直徑相同的條件下,UHPC 橋墩的碰撞力比NSC 橋墩平均高71.7%。這是因為UHPC 橋墩的剛度比NSC 橋墩更高,導致UHPC 橋墩的碰撞力更大。
如圖4 所示為落石直徑為3.5 m 時UHPC 空心截面墩的損傷云圖。由圖4 可知,落石與空心截面墩剛構橋發生碰撞時,損傷主要集中在被撞墩與相鄰橋墩,且被撞墩的損傷程度遠高于相鄰橋墩。因此,為節省篇幅,后續分析中僅展示出被撞墩的損傷情況。圖5 給出了落石直徑為3.5 m 時NSC 與UHPC 空心截面墩的損傷過程。圖6 給出了不同落石直徑條件下NSC 與UHPC 空心截面墩的損傷差異,圖中還給出了鋼筋的變形云圖。

圖4 橋梁整體損傷(UHPC 空心截面墩,d=3.5 m)

圖5 NSC 與UHPC 空心截面墩的損傷過程(d=3.5 m)

圖6 不同落石直徑條件下NSC 與UHPC 空心截面墩的損傷模式對比
由圖5 可知:NSC 與UHPC 空心截面墩遭受落石沖擊時,二者損傷模式接近,且損傷程度隨時間逐漸加深。當T=0.03 s 時,迎撞面出現明顯的橢圓形壓潰損傷區域。這是因為落石在接觸橋墩表面時,其沖擊應力波以接觸點為圓心等速向四周傳播。由于應力波在水平面上的傳播路徑發生轉折,導致損傷區域演化為橢圓形。T=0.06 s時,應力波沿橋墩豎向傳播,引起橋墩迎撞面出現一條細長的受拉損傷區域。該細長損傷區域向下延伸至橋墩基礎部位,向上延伸至墩頂,有貫穿橋墩全高的趨勢。與此同時還可觀察到橋墩側面出現三角形拉壓復合損傷區域。這是由于應力波由迎撞面傳播至橋墩側面所引起的。隨時間推移,橋墩變形進一步增加,在T=0.21 s 時,NSC 與UHPC 橋墩上半部分均出現受彎損傷區域。對于橋墩墩底與墩頂部位,NSC 與UHPC 橋墩均出現受剪損傷。這是因為剛構橋上部結構質量大,對橋墩的約束作用近似于固定支座。在此條件下,橋墩可近似看作兩端固定的超靜定梁。當橋墩受到落石的沖擊作用時,橋墩兩端支座受到巨大的剪力,導致受剪損傷發生。
由圖6 可知:NSC 與UHPC 橋墩的損傷程度均隨落石直徑增加,UHPC 空心截面墩的抗落石沖擊性能顯著高于NSC 空心截面墩。具體體現在:
(1)不同尺寸落石沖擊條件下,兩種空心截面墩均出現迎撞面壓潰損傷、墩底剪切損傷、橋墩背面損傷及上半部分受彎損傷等主要損傷模式。然而,UHPC 空心截面墩的損傷程度遠低于NSC 空心截面墩。
(2)UHPC 空心截面墩的鋼筋損傷顯著低于NSC橋墩。對于NSC 橋墩,其鋼筋網在落石直徑為3.0 m 時就已發生部分斷裂,且變形較大。當d=4.0 m 時,NSC橋墩的鋼筋全部被落石擊穿,鋼筋網出現一個圓形鏤空區域,這意味著NSC 橋墩的迎撞面已喪失抗變形能力。相比之下,UHPC 橋墩鋼筋網的完整度顯然更加優異。雖然UHPC 橋墩的鋼筋網同樣出現了明顯的變形,且少部分鋼筋發生斷裂。但其鋼筋網仍具有較高的完整性,意味著UHPC 空心截面墩還具有相當的抗沖擊能力。
該文主要結論如下:
(1)落石與空心截面墩之間的撞擊力屬于脈沖荷載,碰撞力持時不到0.1 s 即下跌至0。落石撞擊UHPC 空心截面墩時產生的峰值碰撞力顯著高于NSC 橋墩。落石直徑相同的條件下,UHPC 橋墩的峰值碰撞力比NSC 橋墩平均高71.7%。
(2)空心截面墩主要損傷模式為:被撞部位出現明顯的橢圓形壓潰損傷區域;迎撞面豎向出現一條細長的受拉損傷區域;橋墩側面出現三角形拉壓復合損傷區域;橋墩上半部分均出現受彎損傷區域;墩底與墩頂出現受剪損傷。
(3)UHPC 空心截面墩的抗落石沖擊性能顯著高于NSC 空心截面墩。具體體現在:不同尺寸落石沖擊條件下,UHPC 空心截面墩的損傷程度遠低于NSC 空心截面墩,UHPC 空心截面墩的鋼筋損傷顯著低于NSC 橋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