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秋,蘇紅艷
(甘肅省康復中心醫院 檢驗科,甘肅 蘭州 730030)
急性腦梗死(ACI)是腦血管系統常見疾病,其發病突然,致殘率及致死率均較高[1]。及早評估預后對醫師制定治療方案及改善患者預后轉歸意義重大。炎性反應與ACI的病理進程關系密切,機體受到炎癥侵襲時,腦神經內分泌細胞大量分泌降鈣素原(PCT),導致外周血循環中PCT水平異常升高[2]。紅細胞分布寬度(RDW)及平均血小板體積(MPV)是反映血小板粘附、聚集的指標,可有效評估局部血栓形成。已有研究[3]表明RDW、MPV參與腦卒中的發生和發展。本研究以PCT、RDW、MPV為切入點,分析其與ACI患者預后的關系。
1.1 一般資料以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50例ACI患者為觀察組。納入標準:①確診為ACI;②發病至入院時間在24 h內。排除標準:①合并血液系統疾??;②既往發生ACI;③嚴重肝腎功能障礙;④腦出血或嚴重顱腦創傷。以同期50例健康者為對照組。
1.2 方法收集患者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灶數目等資料。采集患者血液樣本檢測PCT、RDW、MPV。
1.3 預后評價根據改良Rankin量表(mRS)評估患者3個月預后情況。mRS評分<3分為預后良好,反之則為預后不良。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1.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采用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析PCT、RDW、MPV預測ACI患者預后的價值。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的PCT、血小板參數水平比較觀察組PCT、RDW、MPV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的PCT、血小板參數水平比較(±s)

表1 兩組的PCT、血小板參數水平比較(±s)
組別 察組 n PCT(μg/L) RDW(%) MPV(fL)觀50 0.11±0.04 14.68±2.10 11.95±1.40對照組 50 0.04±0.01 13.02±1.22 10.72±1.23 t 12.005 4.833 4.667 P 0.000 0.000 0.000
2.2 影響ACI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對50例ACI患者隨訪3個月,其中28例(56.00%)患者預后不良。單因素分析顯示,ACI患者預后不良與糖尿病、多發病灶、PCT、RDW、MPV有關 (P<0.05)。見表2。
表2 影響ACI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n(%),±s]

表2 影響ACI患者預后的單因素分析[n(%),±s]
項目 預后不良組(n=28) 預后良好組(n=22) χ2/t P性別 男 18(64.29) 15(68.18) 0.083 0.773女 10(35.71) 7(31.82)病灶數目 多發 17(60.71) 7(31.82) 4.121 0.042單發 11(39.29) 15(68.18)糖尿病 19(67.86) 8(36.36) 4.919 0.027年齡(歲) 60.32±4.29 61.21±4.72 0.696 0.489 PCT(μg/L) 0.15±0.05 0.09±0.03 4.964 0.000 RDW(%) 16.52±2.51 13.05±2.37 4.972 0.000 MPV(fL) 13.85±1.68 10.56±1.39 7.404 0.000
2.3 影響ACI患者預后的多因素分析將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即糖尿病、病灶數目、PCT、RDW、MPV作為自變量,將ACI患者預后作為因變量,納入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糖尿病、PCT、RDW、MPV為影響ACI患者預后的危險因素(P<0.05)。見表3。

表3 影響ACI患者預后的多因素分析
2.4 PCT、RDW、MPV預 測ACI患 者 預 后 的 效 能采 用Logistic回歸分析構建PCT、RDW、MPV預測ACI患者預后的模型:Y=-33.532+53.954×PCT+0.951×RDW+1.090×MPV。聯合檢測預測ACI患者預后的AUC高于PCT、RDW、MPV單獨檢測(Z=3.476、3.839、4.222,P<0.05)。見表4。

表4 PCT、RDW、MPV預測ACI患者預后的效能
ACI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多見于中老年人群,該病治療后仍伴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干擾患者的正常生活[4]。ACI發病早期無特異性,故易出現漏診,導致患者預后較差[5]。影像學手段為診斷ACI的主要方法,但該方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圖1 PCT、RDW、MPV預測ACI患者預后的ROC曲線
PCT是反映炎性反應的指標,其在機體發生創傷或受到炎癥侵襲時,濃度大幅升高。研究[6]表明,ACI發病過程是一種以高特異性細胞分子反應為特征的慢性炎癥過程。RDW是反映紅細胞體積離散程度的指標,RDW與心血管系統疾病的發生及預后相關,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MPV可反映血小板聚集、粘附作用。血小板在ACI患者血液中體積較大,ACI發病時,循環血液中血小板大量消耗,刺激造血系統生成體積較大的血小板[7]。本研究結果顯示,ACI患者PCT、RDW、MPV水平均高于健康人,提示三者可能參與ACI發病過程。ACI患者預后一般較差,本研究對50例ACI患者隨訪3個月,結果顯示56.00%的患者預后不良(不同程度的殘疾或死亡)。目前關于影響ACI患者預后的因素尚未完全闡釋清楚,本研究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ACI患者預后的影響因素,結果顯示,糖尿病、PCT、RDW、MPV與 患者預后關 系密切。本研 究構建PCT、RDW、MPV預測ACI患者預后的ROC曲線,結果顯示PCT、RDW、MPV預 測ACI患 者 預 后 的ROC分 別 為0.887、0.859、0.845,表明三者預測的價值均較高。聯合檢查為臨床推薦用于疾病診斷或預后評估的方法,可有效減少誤診及漏診。本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檢測的AUC為0.980,表明聯合檢測診斷的價值高于PCT、RDW、MPV單獨檢測。
綜上所述,PCT、RDW、MPV在ACI患者中高表達,且與患者預后關系密切,聯合檢測有助于早期評估ACI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