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張亞培 通訊員 李 悅 許榮波

茂名石化港口分部海上作業人員嚴格穿戴防護裝備,嚴密做好防疫消毒。圖為作業人員進行攀爬油輪懸梯作業。黎志才 攝
近日,廣東省茂名海事局授予茂名石化港口分部海上作業隊國家海上搜救年度先進單位稱號,表彰他們為粵西海域年度臺風搶險和海上應急搜救作出的杰出貢獻。截至目前,茂名石化海上作業隊已連續14年被海事部門評為粵西地區“兩防一救”先進單位,連續3年被授予國家海上搜救年度先進單位稱號。
茂名石化海上作業隊主要負責我國大陸首套30萬噸級原油接卸系統——單點系泊的維護保養和原油油輪接卸工作,同時肩負著海上救援的重任。海上作業隊以打造放心“單點”,建設海上“鐵軍”為目標,安全高效完成各項任務,在南海豎起了一面高高飄揚的旗幟。單點投產以來,共靠泊來自世界各地的超級油輪1400多艘,累計接卸原油品種達103種,接卸原油2.6億噸,節約卸油運輸成本10億元。配合地方海事部門和國家搜救中心救助工作,累計巡航9萬多平方公里,共救助遇險船舶、防范海難事故87次。
“嘟……”2023年元旦,汽笛聲中,三艘作業拖輪徐徐駛離茂名水東港碼頭,茂名石化港口分部海上作業隊出海接卸新年第一艘油輪。
茂名水東港位于南海之濱,面向東南亞,背靠大西南,擁有十分優越的地理位置。上世紀90年代,為確保原油進廠和產品外運,茂名石化在水東港口興建碼頭。
荒草凄凄、灌木叢生的沙灘上,第一次響起了掘地挖土的隆隆機器聲……一個昔日普通的小漁村,如今已成為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工業園區。
1994年11月14日,我國大陸第一套浮動式油輪接卸系統——單點系泊正式投用。港口分部海上作業隊也隨之組建,常年在南海上乘風破浪,擔負起茂名石化生產經營第一環節接卸原油的重任。
油種的不同、油輪的運輸過程等,給原油計量帶來了各種變化。重質高黏性原油接卸容易出現“油包水”、計量偏差大的問題,他們通過固化明水檢測,優化操作,采取國際通用的試水膏檢測法與油水界面儀檢測,解決了高黏原油計量難問題。
一次,系泊長吳昱聲帶隊出海,在登輪后對油品開始檢尺計量,船方大副說:“沒有水,都卸給上一港了?!眳顷怕晥远ǖ負u了搖頭,他緊接著就放下檢尺,緊盯油水界面儀,一邊豎起耳朵聽明水警報?!班郑∴?!嘀!”警報器隨即響起來,在現場檢測的商檢人員忍不住豎起大拇指:“厲害!”
為做到準確無誤,吳昱聲又在檢測探頭上涂測水膏,這種測量結果更準確也更直觀。經檢測,顯示有3個油艙帶水。對此,船方人員心悅誠服,再也找不出任何借口。
2022年,港口海上作業隊共安全接卸油輪84艘,檢測原油明水8203噸,避免損失1500多萬元。
2020年,新冠疫情以迅猛的勢頭席卷全球。
海上作業必須登上外國油輪作業,難免有人憂慮、驚慌、恐懼……車間黨支部發出倡議:“疫情當前,黨員先上。”
張國偉第一個站了出來:“我是車間主任,是黨員,我先上。”
“我是黨員,我媽住院我姐在,我可以出海。”“老婆和娃都送回了她娘家,我已經做好了準備。”“書記,算我一個?!?/p>
重任在肩,關鍵時刻黨員干部走在前。很快,一支由黨員組成的“特別作業隊”組建了起來。
出海前,海上作業隊召開動員會,分部領導到場為這支“特別作業隊”送行。張國偉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帶著6名黨員逆風而行。
茂名的夏天,烈日炎炎,特別是在油輪的甲板上作業,白天溫度高達35攝氏度,防護服不透風,脫下來時勞保鞋里能倒出一杯水。潮濕高溫下,很多人的皮膚都起了粗糙的小疙瘩。加上在油輪上每天吃著速食食品,很多人都患上了口腔潰瘍,但無論工作環境如何惡劣,保證原油安全高效接卸永不懈怠。2020年3月至今,海上作業隊共接卸外國油輪219艘次、接卸原油3434萬噸,圓滿完成了海上作業任務。
“船長,剛接到港口調度電話,裝有5000噸化工品的一艘油輪在航道16號標附近遇險。現在是退潮期,如不能及時救助,一旦原油泄漏,會造成污染海洋環境的嚴重后果?!?022年2月7日2時35分,高頻電臺傳來海事部門人員急切的聲音。
險情就是命令。
船員剛完成助靠作業返航,來不及喘一口氣,就接到了緊急出航的命令。大家二話沒說,迅速套上工作服,啟航,再出發!
他們用高頻電臺與該油輪取得了聯系。原來,該油輪于2時左右離開碼頭,由于海水退潮,船長操控失誤,造成船舶擱淺。
3時,茂名石化八號船率先到達現場,只見油輪已駛入漁排區,船頭傾斜,船只吃水深度6.9米,如果再不拖出船頭,一旦退潮,油輪有繼續傾斜的危險。
盡管救援工作困難重重,但海上作業隊沉著應對,按照之前制定的救助方案,與海事拖船一起展開救助。港口分部帶班領導通過船訊網觀看衛星定位圖,密切關注救助動態,做好搶險指導工作。經過全體船員的努力,終于在3時40分成功把該輪拖離淺水區。
2022年7月2日,臺風“暹芭”正面襲擊粵西地區,在陽江海域一施工船遇險。茂名石化派出作業拖輪啟航趕赴現場施救。從7月3日到10日,茂名石化拖輪每天巡航2700多平方公里,盡管風高浪急,他們始終堅持在搜救的最前線,累計搜尋面積超3萬平方公里,用實際行動詮釋石化人的使命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