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蕓
為社區“松綁”喊了好些年,基層到底減負了沒有?如何打通信息系統之間的數據壁壘?如何細化志愿服務激勵機制,形成多元主體參與社會共治的良好局面?
帶著這些問題,2023 年6 月-9 月,黃浦區人大常委會對本區貫徹實施《上海市街道辦事處條例》《上海市居民委員會工作條例》《上海市志愿服務條例》《上海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進一步促進和保障城市運行“一網統管”建設的決定》(以下統稱“三條例一決定”)等社會治理相關法規情況開展綜合執法檢查,推動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不斷健全,社會治理效能不斷提升,為人民群眾提供家門口的優質服務和精細管理。
為了充分發揮代表作用,執法檢查組積極動員人大代表參與,將執法檢查作為上半年代表集中聯系社區活動重點內容,廣泛收集人民群眾意見建議,依托“黃浦人大”APP、“12345”市民熱線,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法規的落實情況。
“有時候,感到街道處于一種權力有限、責任無限的境地?!薄盎鶎訙p負措施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有待進一步落實?!蓖ㄟ^聽取匯報、座談交流、個別訪談、實地調研等方式,執法檢查組沉到基層“解剖麻雀”,聽取了10 多個部門和單位、200 多人的意見,深入部分居委會了解實情,實現執法檢查10 個街道全覆蓋,把最真實、最突出、最緊迫的情況摸深摸透。
區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緊扣法律規定,全面對照“三條例一決定”和區政府現階段工作目標,將區政府及有關部門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健全社區治理體系、強化志愿服務能力和文化品牌建設、推動基層治理數字化轉型等情況作為執法檢查主要內容,形成重點監督清單,逐條對照檢查法定職責履行情況、法律責任落實情況及法律執行效果。
要給基層減負,數字化手段亟待發揮實效。作為“兩張網”建設的重要執行載體,街道還面臨著數據豐富度和數據更新效能不足的問題,不少公共信息共享還存在壁壘。在監督調研中,不少基層干部表示,很多工作看似在反復做,沒有效率,一大原因就是信息平臺沒能打通。對此,一些部門和街道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建議。
雖然“三條例一決定”自實施以來取得了良好成效,但調研發現,對照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完善社會治理體系的部署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基層“明責、減負、增能”還有待進一步強化;二是多元共治格局還有待充分激活;三是志愿服務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健全;四是城區治理數字化能力和水平還有待提升。
執法檢查組通過精心設計工作方案,匯聚社會治理法規的綜合性優勢,同步檢查“三條例一決定”貫徹實施情況,從街道、居委會、志愿服務、“一網統管”四方面一體推動健全社會治理體系,注重發現“三條例一決定”實施中的共性問題,提出綜合性建議。
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黨組書記韓順芳對“三條例一決定”在本區的落實、進展和成效給予了充分肯定,在區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專題審議中,她明確指出“區政府及相關部門還有一些工作需要著力改進和加強:要在統籌推進‘減負’‘增能’上下更大功夫,進一步加強下沉事務統一管理,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要在多元協同‘自治’‘共治’上下更大功夫,進一步完善自治共治機制,理順‘居業’關系,加大社會組織培育扶持力度,弘揚志愿服務無私奉獻精神;要在深入推動‘強基’‘賦能’上下更大功夫,進一步強化隊伍建設,強化數字賦能?!?/p>
通過這次執法檢查,檢查組匯總了各方的意見建議,對“三條例一決定”在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也及時向市人大社會委作了反饋,為進一步修改和完善“三條例一決定”提供意見和建議。相信通過人大、政府與相關方面的共同努力,“三條例一決定”將具有更加旺盛的生命力,推動本區社會治理在法治軌道上更好更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