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鴻章
11月7 日至8 日,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工作交流座談會在浙江溫州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蔡達峰、鐵凝出席會議,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員會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人大教科文衛委負責同志參加會議。通過聆聽領導講話、參加會議交流,我深感新一屆全國人大和兄弟省區市人大教科文衛委今年工作亮點紛呈、新招頻出,值得學習借鑒。
整體推進,積極作為。全國人大教科文衛委研究制定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的實施方案,從總體要求、立法任務、職責分工、時間進度四個方面,對承擔的15 項立法任務一一細化落實措施;強化統籌協調作用,牽頭起草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修訂草案、托育服務法草案。
聚焦熱點難點,立法保障民生。北京開展網絡視聽節目管理、醫療糾紛預防和處理立法調研。安徽推動修改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實施辦法、母嬰保健法實施辦法。四川、重慶協同開展川劇保護傳承立法。青海、西藏協同開展包蟲病防治立法。
堅持問題導向,推動“小快靈”立法。浙江開展食品安全數字化追溯規定創制性立法,以28 條短小精悍內容推動解決“舌尖上的安全”問題。新疆制定紅十字會條例,僅15 條。湖南修訂紅十字會法實施辦法,只有11 條。
圍繞中心精準選題。北京加強部門預算初審工作,全面了解對口部門財政資金保障、預算執行等情況,落實“四問該不該”(該不該花、該不該政府花、該不該花這么多、該不該當下花),加大預算結構調整力度,延伸了監督鏈條。重慶不固守年度監督工作計劃,及時回應群眾呼聲,適時調整監督項目,督促相關部門做好“公參民”學校治理工作。甘肅連續3 年以不同方式開展義務教育監督工作。深圳連續4 年開展加強基礎研究、科技成果轉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等專項監督,持續推動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寧夏開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專項監督。遼寧、吉林開展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政策專項監督,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湖北開展學校周邊區域安全情況監督調研,推動有關部門制定出臺管理辦法。
創新監督工作方式方法。全國人大常委會在開展科技進步法執法檢查中探索開展交流詢問,請有關部門回答調研中發現的重點難點問題,共同找準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江蘇聽取審議省文化旅游廳廳長履職情況報告,分別與文旅廳領導班子、處及處以下干部、下屬事業單位負責人進行個別訪談,把對“事”的監督拓展到對“人”的監督。北京在院前急救條例執法檢查中,組織委員、代表開展“蹲點式”“沉浸式”調研,現場旁聽急救電話,跟隨救護車全過程參與救治,全程參加社會急救培訓,切身體驗急救培訓規范開展情況。天津在產教融合、兒童健康等監督工作中創設預調研環節,以聊天式邏輯設計問卷,以拉家常形式對話談心,使監督調研更加精準。河北在科技成果轉化執法檢查中,四級人大、五級代表協同聯動,13個市、167 個縣全部參與。遼寧就生育意愿開展線上調查,收集問卷近10 萬份。山東在調研結束后召開各相關部門參加的會議,反饋意見建議,提出整改要求。河南創建“4+N”模式,調研組包括1 位委員會領導+1 位不駐會委員+1 位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1 位駐當地人大代表,再邀請若干名不同層級的代表參與。
創新專題詢問組織方式。新疆在醫療保障專題詢問中,將以往“會場答、會后辦”改為“現場答、現場辦”,督促相關問題得到圓滿解決,“縣域內檢查結果互認”等承諾贏得群眾廣泛好評。西藏在傳染病防治專題詢問中增加追問、隨機提問環節,6 位主任會議組成人員對問答情況進行點評,全體常委會組成人員對每個問題回答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青島在科技創新專題詢問中,不打招呼、不透露題目、不進行預演,現場單刀直入開展詢問。
強化“全生命周期”管理。不少地方重視監督工作“回頭看”,跟蹤檢查有關工作整改情況,確保取得監督實效。湖北跟蹤科技創新專題詢問承諾落實情況。安徽就“雙減”政策落實、提升醫療服務水平等工作開展跟蹤問效。福建跟蹤調研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情況,并推動將增加城區義務教育公辦學位、培育一批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市列入省委省政府2024 年為民辦實事項目。青島采用“靠上督、跟上問、貼上要、豁上查”的方法,對審議意見落實情況逐一進行檢查。廈門在科技創新執法檢查4個月后,對整改落實情況進行滿意度測評。
山西采用“九一閉環法”辦理代表議案和建議,即每件議案建議至少開展一次學習、制定一個辦理方案、確定一個牽頭副主任、明確一名具體辦理人員、至少見代表一次、實地調研一次、每周與代表溝通一次、每月統計一次辦理進度、開展一次“回頭看”。深圳連續3年重點督辦“加強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建設”代表建議,切實督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