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震
(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廣東 惠州 516086)
(1)220kV昭1線(1#)2882接220kVⅠ母線、帶1#主變、35kVⅠA母線運行。(2)220kV風2線2893(2#)接220kVⅡ母線、帶2#主變、35kVⅠB母線運行。(3)220kVⅠ、Ⅱ母線分列運行,母聯(lián)2012開關熱備用,BZT投入(暗備用)。(4)1#發(fā)變組接35kVⅡB段母線運行。(5)35kVⅠA、ⅠB段分段開關303熱備用,35kVⅡA、ⅡB段分段開關304合上;35kVⅠA、ⅡA段母聯(lián)開關305合上,35kVⅠB、ⅡB段母聯(lián)開關306熱備用;BZT投入(方式1)。
注:6.22晃電時220KV備自投為南瑞9651,2015年該廠220KV備自投改為廣東電網(wǎng)220KV標準化備自投。35KV備自投為南瑞9651c。
(1)220kV昭1線電流70A,220kV風煉煉線電流160A;(2)燃機發(fā)電機負荷約32MW,功率因數(shù)0.89;(3)220kV母線電壓:Ⅰ母為233kV,Ⅱ母為231kV。
SCADA系統(tǒng)語音報警,發(fā)“風2線主A差動保護”“風2線主保護B縱聯(lián)距離動作”“風2線主保護B縱聯(lián)零序方向動作”“風2線失靈起動”“220kV母聯(lián)9651整組起動”“220kV母聯(lián)(9705)備自投跳閘”“220kV母聯(lián)(9705)備自投合閘”“220kV母聯(lián)開關2012斷路器位置指示(合位)”等報警信號。
綜合SOE報告、保護動作報告及故障錄波文件,分析故障及保護動作過程如下:
(1)8:00:00:781,220kV風2線B、C兩相因雷擊、避雷器動作,形成兩相對地短路故障,故障形成的突變量、零序及正序過流瞬時起動線路主一(RCS-931)、主二(RCS-902B)保護裝置,開放保護出口正電源。
(2)事故造成的線路短路電流達到24kA,母線電壓嚴重下降,8:00:00:791線路主一保護動作,8:00:00:805線路主二保護動作,8:00:00:830風2線2893開關跳閘。
(3)風2線開關跳閘后,8:00:00:842 備自投裝置整組起動;8:00:01:566備自投裝置發(fā)合閘脈沖命令,89ms后母聯(lián)2012開關合閘。
(4)自8:00:00:781故障發(fā)生至8:00:01:655,母聯(lián)2012斷路器合閘。
220kV南瑞RCS-9651C備自投裝置,其共有3種起動方式:開關跳位起動、低電壓起動和低頻起動,分別對應220kV線路開關跳閘、220kV母線失壓(對側開關跳閘)以及220kV母線電壓低頻(系統(tǒng)發(fā)生低頻故障或者對側開關跳而內部發(fā)電機無法穩(wěn)定運行發(fā)生低頻),相應的動作邏輯分別為:
(1)開關跳位起動。220kV線路開關跳閘后,判斷其他條件滿足(跳位起動控制字投入,開關在跳位且線路無流,另一段母線有壓),備自投延時40ms起動。
(2)低電壓起動。一段母線失壓時(三線電壓均小于無壓起動定值),判斷其他條件滿足(線路無流,另一段母線有壓),經(jīng)Tt3/Tt4(0.5s)延時起動。
(3)低頻起動。系統(tǒng)發(fā)生低頻時(頻率低且電壓大于低壓閉鎖低頻定值),判斷其他條件滿足(低頻起動控制字投入,線路無流,另一段母線有壓),經(jīng)Tlf(0.5s)延時起動。
無論哪種方式起動,跳閘接點動作跳開線路開關、母線需要聯(lián)切的開關,確認開關跳開后,且母線無壓(小于無壓合閘定值),經(jīng)Th34延時(整定值為0s)發(fā)出合上備用電源開關命令。
關于各延時的說明:
(1)開關跳位起動延時40ms:為了防止開關跳位開關量信號由于接點抖動、信號干擾中斷等原因造成的裝置誤動,設短延時,濾掉誤發(fā)信號。
(2)低電壓/低頻起動0.5秒延時:在系統(tǒng)故障、電壓短時下降時,因保護切除故障需要一定時間,在切除故障前,備自投不應該動作,0.5s延時的目的是為了躲過保護動作切除故障時間。
(3)合閘需檢無壓定值30%。在備自投合閘時,故障系統(tǒng)存在母線殘壓(大量電動機反饋電勢形成),與備用電源是兩個電源系統(tǒng),并列時存在同期的問題。如果在電壓未足夠降低就自投合閘,會形成非同期并列,沖擊電流很大,與短路類似,會對系統(tǒng)造成嚴重沖擊。
以本次事故為例備自投完整動作為:(母聯(lián)備自投)
(1)8:00:00:781雷擊故障發(fā)生,其后Ⅱ母線B、C相電壓下降、A相電壓正常,不滿足母線失壓的條件(條件為:三線電壓均小于無壓起動定值),低電壓無法起動。
(2)在 故 障49ms后8:00:00:830時,220kV風2線2893開關跳閘,跳位起動條件滿足(條件為:1DL=T)。
(3)8:00:00:842 備自投裝置整組起動,起動后延時40ms。
(4)8:00:00:884備自投裝置發(fā)跳閘脈沖命令并保持200ms。
(5)8:00:01:566Ⅱ母線電壓降至27%,達到無壓合閘定值(30%),備自投裝置無延時(定值Th34=0s)發(fā)合閘脈沖命令。
(6)自8:00:00:781故障發(fā)生至8:00:01:655母聯(lián)2012開關合閘。共歷時884ms。
(1)故障發(fā)生至備自投動作成功總時長為874ms。
(2)備自投啟動到動作成功時長為813ms。對此時間影響較大的是判據(jù)中跳位啟動后,對II母無壓的判斷上。從備自投裝置在整組起動后40ms至II母母線電壓達到30%額定電壓以下,電壓衰減時間為682ms。
(3)母聯(lián)開關合閘后,最大沖擊電流超過1kA,經(jīng)過3s多恢復正常電流值。
(4)母聯(lián)開關合閘后由于部分電機負荷自啟動導致2#主變低壓側沖擊電流最高達4000多安培,衰減到額定電流1872A用時1.4s。
(5)由于跳位啟動備自投時間短,下屬區(qū)域變電所保持正常供電,影響很小。
SCADA系統(tǒng)語音報警,發(fā)“風2線主A差動保護”“風2線主保護B縱聯(lián)距離動作”“風2線主保護B縱聯(lián)零序方向動作”“220kV母聯(lián)開關2012斷路器位置指示(合位)”“1#區(qū)域變6kV 1#進線開關跳閘,分段開關自投合閘”等報警信號。
(1)6:08:13:435,220kV風2線B相因雷擊、避雷器動作,形成單相對地短路故障,故障形成的突變量、零序及正序過流瞬時起動線路主一(RCS-931電流差動保護)、主二(RCS-902B縱聯(lián)保護)保護裝置,開放保護出口。
(2)事故造成的線路短路電流達到19kA,B相母線電壓嚴重下降(最低二次電壓3.8V,額定電壓57.7V),6:08:13:445線路主一保護動作,6:08:13:455線路主二保護動作,6:08:13:484風2線2893開關跳閘。
(3)風2線開關跳閘后,6:08:14:158備自投裝置整組起動;6:08:14:660備自投裝置發(fā)合閘脈沖命令,115ms后母聯(lián)2012開關合閘。
(4)自6:08:13:435故障發(fā)生至6:08:14:777母聯(lián)備自投成功,共歷時1342ms。
2014年10月,該廠220kV備自投裝置改為“廣東電網(wǎng)標準化備自投”。其只有一種起動方式:低電壓起動,對應220kV母線失壓,其動作邏輯分別為:
低電壓起動。一段母線失壓時(三線電壓均小于無壓起動定值),判斷其他條件滿足(線路無流,另一段母線有壓),經(jīng)Tq(0.2s)延時起動;此方式起動后,跳閘接點動作跳開線路開關,經(jīng)TT(1s)延時確認開關跳開后,且小電源已切開后,經(jīng)Tt(0.3s)延時發(fā)出合上備用電源開關命令。
備自投延時說明:
(1)Tq:0.2s,裝置啟動延時;
(2)TT:1s,220kV開關跳閘等待延時(動態(tài)時間);
(3)Tt:0.3s,小電源、負荷線路跳閘等待延時;
(4)Th:1s,判備投成功等待延時(動態(tài)時間)。
以本次事故為例備自投完整動作為(母聯(lián)備自投):
(1)6:08:13:435雷擊故障發(fā)生,故障49ms后8:00:00:830時,220kV風2線2893開關跳閘。
(2)6:08:14:158故障723ms后,II母電壓下降到30%Un(17V),達到備自投低電壓啟動條件。啟動后延時Tq:200ms。
(3)6:08:14:358備自投裝置啟動,出口跳失壓母線上無流的2893開關。
(4)在TT:2ms后6:08:14:360時,備自投裝置確認2893開關分位,同時發(fā)切開小電源線路306開關(35kV)命令,延時300ms。
(5)6:08:14:660備自投裝置發(fā)母聯(lián)2012合閘命令。
(6)6:08:14:777備自投成功,2012合閘,II母電壓恢復。
(1)自6:08:13:435故障發(fā)生至6:08:14:775母聯(lián)備自投成功,共歷時1340ms。
(2)故障發(fā)生到備自投啟動(即II母母線電壓達到30%Un以下)時長為723ms。對此時間影響較大的是電壓衰減時間,為674ms。
(3)備自投啟動到動作成功時長為617ms.對此時間影響較大的是Tt(小電源、負荷線路跳閘等待延時),導致主系統(tǒng)電壓降低時間延長,不利于下級備自投。
(4)母聯(lián)開關合閘后,最大沖擊電流超過1kA,經(jīng)過1s多恢復正常電流值。
(5)母聯(lián)開關合閘后,由于部分電機負荷自啟動導致2#主變低壓側沖擊電流最高達6000多安培,衰減到額定電流1872安培用時1.9S。

圖1
(1)通過以上比較可以看出,兩起事故保護結果基本相同,兩種備自投動作的主要判據(jù)都需要判別母線電壓,母線電壓降至30%Un的相對時間基本相同。
(2)南瑞9651C備自投檢測到低電壓滿足后即發(fā)令(合母聯(lián)2012開關)。
(3)現(xiàn)標準化備自投當?shù)碗妷号袚?jù)達到后,為了防止裝置誤動作而延時啟動200ms(Tq),備自投裝置啟動后需切除小電源線路(35KV母聯(lián)305,306開關為小電源線路),事故發(fā)生前運行方式為306開關熱備,305開關運行(帶35KV IIA,IIB,1#發(fā)電機),備自投發(fā)跳無壓小電源306令(有壓305開關不切),延時300ms(Tt)后,備自投裝置才發(fā)出合母聯(lián)命令。由此可見,備自投發(fā)合母聯(lián)時,系統(tǒng)電壓已經(jīng)降低到<30%Un了。
(4)由于現(xiàn)標準化備自投多了Tq+Tt=500ms的延時,在220kV備自投動作合閘后,我處下轄1#區(qū)域變(6kV)在電機自啟動間(13年新增部分負荷),電壓下降到低壓60%,加上由于220kV備自投的時間,致使其低電壓時間達到1.5s,使其備投動作。
(1)提高低電壓啟動定值:低電壓啟動定值由30%Un,調整為45%Un。原無壓定值為30%Un的原因是:減小母聯(lián)合閘時沖擊電流;為了提高電磁式低電壓元件的可靠性。45%Un時沖擊負荷約為100MVA(10萬千伏安,30%Un時,沖擊基本沒有),從2012年6月22日的結果看,系統(tǒng)是可以承受的。現(xiàn)在繼電保護采用微機保護,對微機裝置而言,電壓測量元件的準確度很高,45%Un不會影響可靠性。所以提高低電壓啟動定值可有效減少備自投裝置的等待時間,加快備自投裝置啟動的滿足時間。
(2)將Tt“小電源、負荷線路跳閘等待延時”由300ms調整為100。調整后,如需切小電源后可減少等待時間200ms。
(3)加快聯(lián)切小電源。將原定值中“BZT切負荷優(yōu)先級定值線路8(306開關)”定值由9調整為0(0定義為不需切除)。306開關根據(jù)系統(tǒng)運行方式一直為熱備用狀態(tài),調整后如風2線失電,備自投啟動后跳開無流無壓的主供線路并確認后,備自投系統(tǒng)不用判斷306是否為小電源即無須等待Tt延時,而立即發(fā)合母聯(lián)命令。結合上述“2”改進還可減少100ms。
(4)壓縮220KV備自投的時間后,6KV電機轉速下降較小,自啟動電流較小、時間較短,基本可解決2#主變沖擊電流過大問題。
該單位自投用新備自投后,經(jīng)歷了9.2停電事故的考驗,為電氣運行工作積累了重要經(jīng)驗,為防止今后全廠性停電提供珍貴的一手資料。備自投裝置的可靠正確動作,需結合一次系統(tǒng)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整定出更切合該廠實際情況的定值,并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帶所有開關做整組傳動試驗。但隨著該廠主系統(tǒng)的進一步擴容,還需不斷地改進,才能與其他設備更好地配合,為企業(yè)的安全生產(chǎn)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