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梁 ,胡傳孝 ,鄧宇航 ,胡 濤 ,劉征宏
(貴陽學院機械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5)
本科畢業設計(論文)是機械類專業評價畢業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是提高畢業生創新、動手、實踐能力的重要一環。在傳統的畢業設計(論文)指導模式中,指導教師的考核制度與評分規則往往不夠嚴謹和統一,學生對畢業設計(論文)的專注度相對較低,重視程度不足[1-2],因此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是非常有意義的。課題組以貴陽學院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論文)情況為例,從學院、指導教師和學生自身三個方面分析整個畢業設計過程中的不足,針對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評分規則,優化畢業設計過程中的評分體系,降低評分的隨意性、主觀性,以提高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
畢業設計作為本科學習的最后一次作業,在整個大學階段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旨在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對培養大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畢業設計難以達到最初的目的,甚至變成了費時費力的任務,這些都是與畢業設計的初衷背道而馳的[3]。以貴陽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為例,機械類專業的畢業設計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整體質量一般,創新度不足。由于學術氛圍不夠濃厚,學生很少接觸前沿的相關研究領域。大部分學生為了方便或者是由于能力的限制,閱讀的都是簡單明了、淺顯易懂的參考文獻,對于需要斟酌和思考的深奧文章避之不及,更不用說閱讀外文文獻,這也導致了畢業設計很難有創新點。
2)格式不規范、不嚴謹。作為工科專業,學校沒有安排相關的論文寫作課程,學生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訓練,沒有形成嚴謹的治學態度[4]。這直接導致了在整個畢業設計撰寫的過程中,學生難以把握正確的格式,甚至語言組織都不順暢,邏輯關系混亂。
3)學術態度不端正,急于求成。大四處于一個從學校向社會過渡的階段,很多學生忙于找工作或者被其他事情干擾,加之對畢業設計的態度不夠端正,也無人監督,一部分學生選擇了在終期答辯的前1~2周臨時抱佛腳,從網上抄抄改改,東拼西湊地組裝一篇論文以應付答辯,甚至有些學生花高價請他人代筆,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完全不把畢業設計作為鍛煉、提升自己能力的過程[5-7]。
這些問題的出現不能全部歸咎于學生本身,指導教師以及考核體系也難辭其咎,為了能夠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提出合理的團隊式畢業設計(論文)考核制度及評分體系尤為重要。
機械類畢業設計過程包括論文選題、開題答辯、中期答辯以及最終答辯等幾個重要環節,并且機械類畢業設計是分組進行,各個組的學生在自己論文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完成這些過程。但是,在此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會出現一些問題,從而導致最后各組的進度或者標準不一,最終造成畢業設計的質量參差不齊。具體有以下幾個問題:
1)各組溝通不足,考核標準不一。指導老師在完成學生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的過程中,通常是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來確定指導學生的時間,并沒有確定的計劃,亦沒有和其他老師進行具體交流,僅僅是憑自己的知識與觀念來指導,這就很容易導致每組的進度和標準不統一[8-9]。有些組的老師要求很嚴格,那該組的學生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達到老師的標準;但有些老師則認為本科畢業設計不用太嚴謹,對學生的要求相對放松,那該組的學生的設計就相對沒有深度。這種因各組之間缺少溝通而導致考核標準不一的情況是畢業設計考核體系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2)師生供需不匹配。每位指導老師的研究領域都不盡相同,但是由于資源有限,很難實現每位老師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工作,所以很多老師其實都在做著自己不熟悉的事情。老師的研究領域是有限的,但是又需要指導一個組的學生進行畢業設計,老師分到的學生不可能和老師的想法都一致。這就可能導致有些學生的選題老師并不是很贊同,或者老師提供的選題學生不感興趣,這些都會導致學生畢業設計的最終成果的質量難以保證。
3)指導老師責任意識淡薄。由于老師指導沒有合適的考核機制,所以在指導畢業設計的過程中,有的老師沒有端正態度去認真地幫助學生,認為本科畢業設計沒有必要花大把的時間和精力去完成,更有甚者認為只憑學生自己查閱相關文獻就可以依葫蘆畫瓢、拼拼湊湊地完成自己的畢業設計;還有的老師認為畢業設計僅僅是一個任務,沒有積極地去幫助學生解決在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10],沒有把這個過程當作培養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發展學生創新創造能力的契機。這些都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也是對自己工作的敷衍。
畢業設計不僅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驗,也是對指導老師的極大挑戰。指導老師的專業程度對學生的影響很大,但由于很多現實狀況和制度無法支撐老師做到“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所以要改善畢業設計考核體系,以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
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逐漸增加,對畢業生的畢業考核要求也越來越嚴格,為提高高校畢業生畢業設計(論文)的質量,課題組針對傳統畢業設計考核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優化與調整策略。
1)考核形式多元化。學生不作為唯一的考核主體,團隊式考核體系采用“雙向”考核制度,即指導教師與學生的相互考核。通過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考核,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指導效率和學生的參與率,使指導教師在每一個環節都可以對學生做出關鍵指導;也有利于指導教師了解學生進度以及自身缺點,并及時修正,讓考核更加全面、更加合理,最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畢業設計(論文)的進度,提高質量。學生還應該根據考核標準來對自己的表現與畢業設計完成進度進行自我評價,以提高自身的積極性,激發論文寫作的動力,使指導教師對自己的定位更加準確,并提供更有效的指導[11]。
2)考核方式規范化,避免主觀性評價。傳統的畢業設計考核方式較為簡單,考核標準不明確,學生的考核時間也過短,考核評價存在差異性、主觀性等問題[12-15]。團隊式考核體系要求指導教師應當針對每一位學生的論文難易程度與學生一起制定一套完整的畢業設計(論文)考核標準,明確每一個環節學生應當完成的任務量,有計劃、有條理地執行定好的考核標準,避免缺少過程性評價而只有最終成果評價,導致評價出現不公平現象。這種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考核評價的準確性,讓學生在完成畢業設計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向指導教師請求幫助,做出改正。
3)建立畢業設計工作監控體系。高校畢業生的畢業設計工作是一個用時長、花費精力多、質量因素影響大的綜合性教學工作,每一個環節出現錯誤都會影響畢業設計的質量。團隊式考核體系針對畢業設計的選題、開題、中期和結題等各個環節實施質量監控,可以對學生和指導教師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在保證論文進度的同時提高畢業設計的質量。畢業設計工作監控體系可以由院系教師、輔導員以及低年級學生成立一個監控小組,定期對每一組的畢業設計進度進行抽查,記錄檢查結果,并將結果作為下一環節的部分評分標準,這樣可以使畢業設計的每一個環節都緊緊相扣,最大程度上提高評價的準確性與公平性。
針對上面所敘述的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考核制度存在的問題,現對畢業設計各環節的評分體系做出優化,以增強教師對學生畢業設計過程評價的準確性和公正性,降低教師主觀態度對學生最終成績的影響,實現對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考查。綜合以上對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實際情況的分析和研究,畢業設計評分體系由開題答辯評分、中期答辯評分、最終答辯評分三個部分組成,相應的成績分別占20分、30分和50分,并且科學合理地設計了三個部分的評分細則。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評分細則表,如表1所示。

表1 機械類專業畢業設計評分細則表
課題組通過對畢業設計(論文)現狀的分析,找出了學生在完成該項作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產生的原因,并得出了以下兩個結論:一是指導教師在該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老師盡職盡責、分工協作才能指導出更加優秀的畢業設計;二是團隊式考核和評分系統是促進優秀畢業設計的關鍵,故分別從改善指導教師考核制度和細化評分體系等方面對考核及評分體系做出了相應的調整與改進。畢業設計的要求隨著社會的進步在不斷改變,但是唯一不變的是學生在畢業設計過程中鍛煉的能力一定要是社會需要的能力,高校需要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推動社會發展、引領社會創新的人才,而團隊式畢業設計考核及評分體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規格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