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交通是區域經濟運轉的動脈。
青島印發的《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青島行動方案(2022-2025年)》提出,加快構建以干線鐵路、城際鐵路為骨干的客運鐵路網絡,持續優化貨運鐵路網,推進鐵路公交化運營,強化鐵路沿線環境綜合治理,打造“軌道上的膠東經濟圈”。
近年來,“軌道上的膠東經濟圈”建設持續深入推進,大體量、快速度的軌道交通成為支撐膠東五市之間聯動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
“軌道上的膠東半島”加速成網
早在2014年,山東省內第一條區域性新建城際高速鐵路——青榮城際鐵路從青島即墨站正式開通。相比以往連接煙威的老火車,青榮城際鐵路開通后,運行時間實現了減半,改寫了膠東地區的“經濟版圖”,開啟了山東半島地區“同城生活”。
2020年,濰萊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濰萊高鐵起自濟青高鐵濰坊北站,向東與青榮城際萊西站接軌,是膠東半島東部地區至內地的快速通道,是山東“四橫六縱”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
目前,膠東半島另兩條骨干高鐵——濰煙高鐵、萊榮高鐵正在建設當中。兩個項目途經青島、煙臺、濰坊、威海4市16個縣市區,惠及沿線人口2800萬人。2024年建成通車后,將極大地完善區域鐵路網布局,加速半島地區與內陸其他地區融合發展,為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軌道網成為城市群的最強黏合劑
國內主要城市群都在強化軌道網建設,以提高都市圈外圍區域和中心城區之間通勤效率,有效支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區域一體化發展。
發達的高鐵網正成為長三角各城市間最強的“黏合劑”,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支撐。長三角地區鐵路網總長超過1.3萬公里,其中,高鐵營業里程超6500公里。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曾向記者介紹,在滿圖條件下,長三角每天開行客車超過1200對,其中動車組超500對,直達長三角地區除舟山外40個地級市。繁忙時高鐵干線密集時段每3分鐘左右就開行一趟列車。高鐵實現“公交化”開行,區域內城市群融入“半小時至3小時高鐵交通圈”。
京津冀地區是世界上軌道交通路網最密集的區域之一。截至2022年8月底,京津冀三省市鐵路營業里程達10848公里,其中高鐵2369公里,鐵路對京津冀地區20萬人口以上城市實現全覆蓋,高鐵對京津冀地區所有地級市實現全覆蓋,“軌道上的京津冀”加快形成,有力支撐京津冀協同發展。
2020年1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起步,交通基礎設施是推動成渝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先行領域。根據《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多層次軌道交通規劃》,到2025年,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軌道交通總規模達到1萬公里以上,其中鐵路網規模達到9000公里以上、覆蓋全部20萬以上人口城市,形成重慶、成都都市圈1小時通勤圈,實現重慶、成都“雙核”間1小時通達,“雙核”與成渝地區區域中心、主要節點城市1.5小時通達,與主要相鄰城市群核心城市約3小時通達。
山東加速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
在我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迅速推進的進程中,作為經濟大省的山東,正向著全面建設交通強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的目標邁進。
一組數字可以說明山東在交通強省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
根據去年10月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辦的“山東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截至2021年底,全省鐵路運營里程達到7270公里。客運方面,形成了“兩橫兩縱”環魯高鐵網,新增高鐵1520公里,初步實現高鐵環魯運行,高鐵運營里程達到2319公里,上升到全國第3位。貨運方面,形成了“四縱四橫”貨運鐵路網,新增貨運鐵路里程1544公里,貨運鐵路里程達到5151公里。
近年來,山東全力推進全省鐵路大建設、大發展。2022年9月29日開工雄商高鐵山東段,9月30日開工濟濱高鐵,10月31日開工京滬高鐵二線津濰高鐵山東段三個高鐵項目。
2023年,山東還將開工建設京滬高鐵二線濰坊至宿遷段和青島聯絡線2個高鐵項目,全力打造內通外聯、覆蓋全省的高鐵網絡。
下一步,山東將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完善全省“四橫六縱”高鐵網,全面打通山東與國家重要經濟區的快速通道。預計到2035年,山東高鐵網總規模將達到5700公里,高鐵網絡覆蓋縣域范圍達到93%以上,高鐵省際通道出入口增加到15個,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占比提高到80%以上,全面構建“四橫六縱”高鐵網絡,形成覆蓋全省的“省會環、半島環、省際環”新格局。
(本刊編輯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