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彩秀
【摘要】目的:分析在兒科護理管理中層級式責任制管理的應用價值。方法:分析對象選擇于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兒科就職的護士18名和就診的患兒120例,隨機方法進行分組分析,予以層級式責任制管理的9名護士和60例患兒納入研究組,予以常規護理管理的9名護士和60例患兒納入對照組,對比和分析護理管理效果。結果:對比對照組,研究組護理質量(病區管理、護理文書、消毒隔離、基礎護理)各項評分明顯較高(P<0.05);對比對照組,研究組綜合能力(教學能力、??谱o理能力、基礎護理能力)均明顯較好(P<0.05);對比對照組,研究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P<0.05)。結論:在兒科護理管理中層級式責任制管理應用價值較高,可提升護理質量和綜合能力,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建議推廣。
【關鍵詞】兒科;護理管理;層級式責任制管理;護理質量
Application value analysis of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management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FAN Caixiu
Peoples Hospital of Qingshui County, Gansu Province, Tianshui, Gansu 741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Methods: Analysis o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20 nurses work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of our hospital and 120 cases of children seeking treatment from May 2021 to May 2022. Grouping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random method. 20 nurses and 60 cases of children under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management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group, and 20 nurses and 60 cases of children under 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were included in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nursing manage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nursing quality (ward management, nursing documents,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basic nursing)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teaching ability, specialized nursing ability, basic nursing ability) of the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r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 Conclusion: The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 in pediatric nursing management, can improve nursing quality and comprehensive ability, and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so it is recommended to popularize.
【Key Words】Pediatrics; Nursing management; Hierarchical responsibility system management; Quality of care
兒科與其他科室相比護理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現為高風險、高壓力、高強度、高度緊張,需強化護理管理,否則一旦護理管理質量較差,極易發生醫患和護患糾紛[1]。為提升護理質量,使護理風險事件減少,促進護理管理水平提升,均需強化護理管理。伴隨近些年來醫療人才資源不足,護理人員存在嚴重短缺的情況,無法對護理需求得以滿足,因此,需促進護理管理水平,對護理人員合理配置,促進綜合素質和能力全面提升,才能為患兒提供高質量、優質的護理服務,才能構建良好的護患關系[2]。但是,常規護理管理則無法滿足護理管理的需求。我院經不斷護理管理實踐發現層級式責任制管理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選擇于 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兒科就職的護士18名和就診的患兒120例進行分組觀察,對層級式責任制管理的應用價值進一步觀察,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分析對象選擇于2021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兒科就職的護士18名和就診的患兒120例,隨機方法進行分組分析,予以層級式責任制管理的9名護士和60例患兒納入研究組,護士資料:年齡20~48歲,平均年齡(35.30±4.50)歲,均為女性,工作年限2~28年,平均年限(4.80±1.15)年,副主任護師1名,主管護師2名,護師3名,護士3名,患兒資料:年齡2~8歲,平均年齡(4.58±0.95)歲,男38例,女22例;予以常規護理管理的9名護士和60例患兒納入對照組,護士資料:年齡20~47歲,平均年齡(35.40±4.55)歲,均為女性,工作年限2~26年,平均年限(4.82±1.13)年,主管護師3名,護師3名,護士3名,患兒資料:年齡2~8歲,平均年齡(4.62±0.93)歲,男39例,女21例。可比性分析結果:兩組比較結果顯示,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管理,即輪班制度,以患兒病情為依據對患兒心率、血壓、體溫等定時查看,在交接班過程中,要將病情現狀詳細告知等。
研究組則予以層級式責任制管理,方法如下:(1)設置層級,確定職責,以護理人員臨床能力、資歷、能力、學歷為依據分層級,共包括4個層級,分別為低年資護士為初級護理人員,護師為責任護士,主管護師為責任組長,業務能力高、工作經驗豐富、高年資的護士為護理組長,每層均保證職責明確。 初級護理人員的職責為對患兒日常生活、飲食護理負責,為低技術、非技術層面基礎護理工作。責任護士職責為專業技術性護理,帶教初級護理人員。責任組長的職責為病房巡視和巡查,對下級責任護士進行帶教、安全評估、指導和監督護理質量,技術考核。護理組長的職責為帶領各個層級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以便為患兒提供高效、高質量護理服務。進行護理質量指導、督查,制定護理培訓計劃,專題講座開展,對護理查房組織,對護理差錯事件進行分析討論。(2)護士長對護士情況綜合評價,以責任心、實際工作能力、經驗、年齡、職稱、學歷為依據將護理人員進行分組,并開展連續性排班(APN),8h工作時間,層級分組和排班相結合,保證固定人員,組員和組長合理搭配,保證責任完整和延續,責任組長管理和監督護理工作。注重過程控制,盡可能消除安全隱患。(3)對質控網建立,包括分組質控和分班質控,前者將基礎護理質量、護理文書、病區管理、急救物品管理、重癥護理質量、儀器管理和應用、病區管理質量、藥品管理、滅菌物品等質控項目進行平均分配到責任小組,保證嚴格執行,各組做好持續質量改進;后者,各班組長對三級醫師查房負責,對護理工作指導,對患者監護情況定期檢查,以便對存在問題及時發現和解決,將預見性護理意見提出,針對危重患兒,對護理措施個性化制定,對下級護理人員指導執行,以護理質控標準為依據對責任落實情況檢查。
1.3 觀察指標
護理質量比較,主要包括病區管理、護理文書、消毒隔離、基礎護理,每項0~100分,分數越高越好;對比護士綜合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能力、??谱o理能力、基礎護理能力,教學能力包括規范化護士評價、實習生評價,??谱o理能力包括操作考核、理論考核,基礎護理能力包括操作考核、理論考核,每項0~100分,分數越高越好;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度比較,選擇我院自制問卷對滿意度了解,0~100分為分值范圍,處于90~100分范圍內歸為非常滿意,處于80~89分分值范圍歸為基本滿意,處于<80分范圍為不滿意,總滿意度=基本滿意度+非常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質量比較
對比對照組,研究組護理質量(病區管理、護理文書、消毒隔離、基礎護理)各項評分明顯較高(P<0.05),見表1。
2.2 對比護士綜合能力
對比對照組,研究組綜合能力(教學能力、專科護理能力、基礎護理能力)均明顯較好(P<0.05),見表2。
2.3 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60例,非常滿意48例(80.00%),基本滿意10例(16.67%),不滿意2例(3.33%),總護理滿意度58例(96.67%);對照組:60例,非常滿意26例(43.33%),基本滿意22例(36.67%),不滿意12例(20.00%),總護理滿意度58例(80.00%),對比對照組,研究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2χ=8.086,P=0.004)。
伴隨近些年來人們健康意識、服務意識的不斷提升,對醫療和護理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兒科所收治的均為兒童,具有特殊性,由于患兒發育并不成熟、年齡較小,自控力弱、免疫力差、較低配合度,同時面對兒科疾病患兒家長會過度擔心,極易產生負性情緒,使護理管理的風險性、復雜性、難度性提升,需強化護理管理和溝通,否則會導致護理糾紛和護理不良事件提升,對治療效果造成影響。但是常規護理管理效果有限,無法滿足其護理需求[3]。我院發現層級式責任制管理可獲得滿意的效果,結果顯示:對比對照組,研究組護理質量(病區管理、護理文書、消毒隔離、基礎護理)各項評分明顯較高(P<0.05);對比對照組,研究組綜合能力(教學能力、??谱o理能力、基礎護理能力)均明顯較好(P<0.05);對比對照組,研究組患兒家長對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P<0.05),證實了,層級式責任制管理可促進護理質量和護士綜合能力提升,可提升護理滿意度,其應用價值較高。主要是由于:層級式責任制管理以護士職稱、學歷、工作經驗等為依據分級管理,以便順利開展護理、教學和培訓工作[4]。保證各個層級護士職責明確,保證護理工作連續,促進護理人員綜合能力提升。層級式責任制管理以上層帶動下層,可使其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保證晉升機制良好形成[5]。上級發揮管理、指導和監督職能,對護理措施切實制定,使其潛能有效激發。層級式責任制管理責任到人,可使不良事件減少,以保證護理安全,可促進護理質量提升,以此提升護理滿意度,促進患兒康復。
綜上所述,在兒科護理管理中層級式責任制管理應用價值較高,可提升護理質量和綜合能力,利于提升護理滿意度,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媛媛.層級式責任制模式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22,19(6):54-56,60.
[2] 劉翠珍,陸紅.層級式責任制護理模式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0,39(6):985-987.
[3] 翟愛文.層級責任制下APN排班扁平管理模式對兒科護理人員的壓力和應對方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8):136-138.
[4] 康愛華.基于護士層級管理APN排班法對兒科責任制護士職業倦怠感和勝任能力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0,6(11):256-259.
[5] 吳金洪,陳穗華,盧金清.專案聚焦模式下個人責任制護理對腎病綜合征患兒自我管理能力及不良情緒的影響[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1,42(8):722-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