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玲 朱霞
【摘要】目的:討論化療間歇期留置PICC導管患者選擇自我效能的效果。方法:2020年6月—2022年10月,選擇我院52例化療間歇期留置PICC導管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26例)和對照組(26例),觀察組采取自我效能,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對比兩組護理滿意率、并發癥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針對化療間歇期留置PICC導管患者,自我效能干預的優勢在于減少不安全因素,且應用滿意度更高。
【關鍵詞】自我效能;化療間歇期留置PICC導管;滿意度
Application of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indignant PICC catheter during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to improve their satisfaction
ZHANG Ling, ZHU Xia
Department of Oncology, 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 Changsha, Hunan 4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self-efficacy selection in patients with indwelling PICC catheter during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Methods: From June 2020 to October 2022, 52 patients with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PICC catheterization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26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26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self-efficacy,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rate and complication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s: For patients with indentured PICC catheter during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self-efficacy inter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 of reducing unsafe factors and higher application satisfaction.
【Key Words】Self-efficacy; Indwelling PICC catheter during intermittent chemotherapy; Satisfaction degree
PICC置管是指將醫用導管的一端置入患者的內外靜脈,靠近右心房入口,將藥物直接注射到病變部位,以減少藥物對患者上肢靜脈的過度刺激,最大限度地提高療效。與傳統的深靜脈穿刺相比,操作簡單、方便、快捷,穿刺成功率高,對患者日?;顒記]有太多限制[1]。因此,它被廣泛用于腫瘤等危重疾病的長期輸液治療。然而,在PICC的實際應用中,也存在不可忽視的不足,這會導致許多并發癥,如異位導管、血栓形成、感染、靜脈炎等癥狀,嚴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醫護人員需要正視這一問題,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減少患者的痛苦,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1 一般資料
2020年6月—2022年10月,選擇我院52例化療間歇期留置PICC導管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男15例,女11例,年齡44~73歲,平均年齡(57.64±2.97)歲;對照組,男16例,女10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57.81±2.24)歲。對比以上資料無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根據具體內容進行日常護理,在護理過程中為患者制定飲食和鍛煉計劃,及時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觀察組采取自我效能措施:(1)根據自我效能內容對醫院護理人員進行知識培訓,學習后進行小組討論,以提高護理人員的相關知識水平,便于在后續護理工作中更好地使用。同時,為了便于精細化管理,小組形式已貫穿整個護理過程。最有經驗的女護士長是小組組長,負責制定日常護理計劃,監督成員的實施,并在工作日結束時集體討論受害者的問題并制定應對策略。(2)術前,護理人員首先統計了患者的個人信息,并對患者的病情進行了全面評估。然后向患者介紹導管置入術的注意事項,以確?;颊叱浞掷斫猓黄浯危瑧獜娬{治療的目的和意義,使患者了解治療帶來的有益價值,從而提高后續護理的依賴性。(3) 導管置入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保持病房清潔,并適當調節溫度和濕度,以確?;颊叩氖孢m。需要正確選擇導管材料,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的切割。在導尿管過程中,我們也要密切關注患者的舒適體位類型,及時協助調整,但也要注意護理過程中給患者帶來的不適。(4) 在分離后的第一天告知患者減少身體活動;第二天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了簡要評估,護理人員在符合鍛煉條件時進行了指導。導管置入術后,護理人員應檢查患者的穿刺部位,保持干燥,并在更換敷料時嚴格遵循無菌程序,以防止感染。(5) 并發癥的護理包括:1.在準備導管穿刺時,醫護人員應提前評估患者的血管狀況,以檢查是否有疤痕、異常病理變化和畸形。此外,指導患者選擇仰臥或半坐位。插管過程中,動作輕柔,對患者進行心理咨詢,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提高患者在插管過程中的依從性,保持患者的高度配合。加強插管后的健康教育。指導患者根據醫囑注意日常禁忌證,加強導管保護意識,避免日?;顒又械谋┝π袨?,這可能導致導管移位。2. 加強醫務人員的技能培訓和風險意識控制,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臨床執業。穿刺置管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無菌處理,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做好置管后的日常維護和護理工作,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教育患者日常科學護理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項,避免忽視潛在危險因素。3.醫護人員應提高操作熟練程度,盡量一次性成功放置導管,避免重復操作。此外,導絲應在肝素鹽水中浸泡,以增加其光滑度,避免劃傷血管內壁。管子放置后,仔細粘貼敷料,并定期更換。當患者置管處疼痛、腫脹、出血時,及時檢查處理,防止血管內血栓形成。4. 選擇質地柔軟、彈性適中的導管進行穿刺,穿刺前做好消毒和清潔護理,動作要輕柔,確定正確的穿刺位置和深度,根據患者血管直徑大小選擇匹配的導管型號,觀察穿刺時患者有無血管痙攣等異常情況,一旦發生穿刺,應立即暫停,防止穿刺過深或刺穿血管,待癥狀緩解后可繼續操作。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展開比較,評價指標依次分為滿意、良好、一般、不滿意。
比較并發癥,指標為感染、靜脈炎、皮膚過敏、導管阻塞。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滿意率對比
觀察組護理滿意率為96.15%,對照組為73.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并發癥發生率對比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3.83%,對照組為23.0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PICC導管置入術是指穿刺針通過外周靜脈穿刺后尖端位于上腔靜脈或鎖骨下靜脈的導管。因為臨床導管置入術簡單快捷,不會對日?;顒釉斐商嘞拗?。它廣泛用于腫瘤患者的對癥治療,但長期使用會導致許多并發癥[2]?;诖?,本文將重點探討癌癥患者PICC置管術后常見并發癥的預防和護理。
目前,超聲引導PICC在惡性腫瘤患者中的應用已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多家醫院廣泛普及,在非腫瘤患者中,也將根據患者的適應能力進行應用。同時,靜脈輸液治療指南還指出,在滿足治療的前提下,應選擇直徑最小、長度最短的輸液治療工具,因此,在中國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但就普及程度而言,仍有一定距離。在臨床實踐中,我們發現穿刺血管的選擇非常重要[3]。穿刺時主要選擇穿刺條件良好的血管。例如,通常首選內徑寬、直、平且分叉較少的靜脈。穿刺時應避免使用靜脈瓣膜。貴要靜脈通常是導管置入術的首選,因為它們的路徑短,靜脈瓣少。這種可視化技術在超聲引導下的廣泛應用可以幫助我們更直觀地檢測穿刺的血管,例如血管的方向、血管的內徑、管壁的穩定性、血栓的存在、血管的彈性以及伴隨的神經和動脈的位置[4-5]。在整個穿刺過程中,應確保對整個過程進行動態監測。針的方向與超聲波探頭的長軸在同一平面內,可以有效防止體積效應。導出絲綢的動作是溫和而緩慢的。如果出現阻力,可以適當調整針的角度。此外,對管道鋪設人員的要求相對較高,需要經過認證的專業護士來完成管道維護。最后,應定期監測患者的雙側臂圍,并詳細記錄后續維護情況。
本研究的具體分析如下:在本次護理中,首先要做的是培訓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尤其是在導管置入術護理的知識培訓方面,以確保后續的高質量護理。然后,團隊由一名經驗豐富的護士長分組領導,以制定和監督團隊內的護理任務。在護理方面,在導管置入術早期統計患者的個人信息,并綜合評估病情程度。此外,應向患者普及與導管置入術相關的知識,以幫助他們了解導管插置入術期間的預防措施。通過介紹導管置入術的目的和效果,患者可以深入了解治療的優勢,從而提高后續護理的合作程度,也可以緩解一些患者緊張和焦慮的心理情緒[6-7]。在導管置入術過程中,應仔細安排基本的日常護理,以確?;颊叩沫h境干凈整潔;其次,合理調整患者體位,提高舒適度。導管置入術后,應根據患者的實際康復情況告知患者其活動情況。特別是在導管置入術后的第一天,護理人員應陪伴患者并密切觀察患者的身體變化,以減少撕裂傷的可能性[8]。
隨著PICC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它為腫瘤患者等危重患者提供了相對安全的藥物輸送渠道,在促進患者康復方面具有良好的應用效果。針對其各種并發癥,應采取有效的預防護理措施,盡量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密切監測患者的各種不適,及時采取緊急措施,挽救患者的生命。對于臨床醫務人員,我們始終堅持認真、嚴謹、進取的工作態度,加強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積極學習相關的先進醫學理論和操作技能,并將其應用于一線。
參考文獻
[1] 杜妙花,黃心茹,郭詠佳.前饋控制用于白血病患兒PICC護理風險管理的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 2021,40(17):3184-3187.
[2] 馬麗,張小鑫,朱彩蘭,等.以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與居家照護平臺在老年腫瘤患者PICC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21,37(31):2456-2462.
[3] 韓敏,朱莉,徐兵.醫護一體PDCA護理模式對新生兒PICC護理的效果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21,19(9):1604-1607.
[4] 王娜娜,陳志芳.1例頑固經左側頭臂靜脈異位奇靜脈成功正位的PICC護理報告[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1,18(10):1577-1578.
[5] 劉佳,和茵,劉鑫.腫瘤患者PICC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對策[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21, 42(1):173-176.
[6] 梁杉杉,鄭曉敏,王靜,等.基于自我效能感干預對PICC帶管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導管維護依從性的影響[J].科學養生,2020,23 (11):158.
[7] 荊亞麗.自我效能干預在化療間歇期留置PICC導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 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12): 1885-1886.
[8] 徐廣春.自我效能干預對白血病患者留置PICC導管后不良反應的效果研究[J]. 當代護士(上旬刊), 2019,26(6):1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