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彩花


【摘要】目的:分析對高危孕產婦施以高危孕產婦管理對母嬰死亡率的作用。方法:分析對象選擇于2019年1月—2022年9月隴南市的高危孕產婦12000例,2019年1月—2020年6月施以常規觀察的6000例孕產婦分入對照組,2020年1月—2022年9月施以高危孕產婦管理的6000例孕產婦分入試驗組,對比和觀察管理效果。結果:與對照組對比,新生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試驗組均明顯較低(P<0.05);與對照組對比,管理滿意度試驗明顯較高(P<0.05)。結論:對高危孕產婦施以高危孕產婦管理效果較好,可使母嬰死亡率降低,可促進管理滿意度提升,建議推廣。
【關鍵詞】高危孕產婦;管理;新生兒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
Intervention effect of high-risk maternal management on maternal and neonatal mortality
ZHANG Caihua
Gansu Longnan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Longnan, Gansu 746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high-risk maternal management on maternal and infant mortality. Methods: The analysis objects were selected from 12,000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in Longnan City, January 2019 to September 2022, January 2019 to June 2020, 6000 pregnant women under routine observation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January 2020 to September 2022, 6000 pregnant women under high-risk management were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management effect was compared and observ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and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management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high-risk maternal management for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has a good effect, which can reduce maternal and infant mortality and promote management satisfaction.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popularized.
【Key Words】High-risk pregnant women; Management; Neonatal mortality rat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高危孕產婦主要是孕產婦患有慢性、急性疾病或妊娠合并癥,或者由于環境、社會等因素導致高危妊娠情況發生[1]。針對高危孕產婦需加強管理和干預,否則會導致胎兒畸形、早產、宮內發育遲緩、死亡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2]。基于此,需盡早發現、防治,及時控制高危因素,以保證母嬰的安全,降低新生兒和孕產婦的死亡率。為使新生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降低,需保證護理管理高效、全面,以滿足孕產婦的需求,保證良好的妊娠結局[3]。但是常規管理方法在管理效果方面有所欠缺,基于此,我院積極探索和實踐,發現高危孕產婦管理效果更佳,可使母嬰死亡率降低。為進一步分析其應用價值,本研究選擇隴南市孕產婦12000例進行分組分析,結果如下。
1.1 一般資料
分析對象選擇于2019年1月—2022年9月隴南市的高危孕產婦12000例,納入標準:①臨床上高危妊娠診斷明確,各項檢查完善;②溝通、交流、學習能力、精神功能均正常;③針對本研究患者和家屬均了解和知情,自愿配合。排除標準:①腎、肺、肝、心功能不全或衰竭者;②精神疾病者;③溝通、交流、學習能力、精神功能障礙者;④無法全程配合而退出者。2020年1月—2022年9月施以高危孕產婦管理的6000例孕產婦分入試驗組,年齡24~38歲,平均年齡(33.25±1.30)歲,孕次1~3次,平均孕次(1.48±0.23)次,初產婦3500例,經產婦2500例,高危類型:瘢痕妊娠1345例,不良產史1155例,妊娠高血壓3500例;2019年1月—2020年6月施以常規觀察的6000例孕產婦分入對照組,年齡25~39歲,平均年齡(33.34±1.35)歲,孕次1~3次,平均孕次(1.49±0.22)次,初產婦3505例,經產婦2495例,高危類型:瘢痕妊娠1348例,不良產史1152例,妊娠高血壓2495例。可比性分析結果:兩組比較結果顯示,P>0.05,可比較。
1.2 方法
對照組僅施以常規管理方法,專冊、專人負責制監管高危孕產婦,孕產婦僅能于高危妊娠門診進行掛號就診,門診主治醫生進行評定,責任護士進行登記管理。試驗組則施以高危孕產婦管理,方法:應用甘肅省婦幼健康信息系統、《母子健康手冊》、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居民健康檔案等對高危孕產婦施以管理,在兒童保健、孕產婦就診、圍產期保健、整個妊娠期均充分利用該載體。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對妊娠風險篩查陽性的孕婦,轉診至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對照《孕產婦妊娠風險評估表》進行首次妊娠風險評估,并及時診斷和處理,對高危孕婦進行專案管理。按照風險嚴重程度,在《母子健康手冊》上,分別以“綠(低風險)、黃(一般風險)、橙(較高風險)、紅(高風險)、紫(傳染病)”5種顏色進行分級標識并標注評估日期,方便追訪、轉診、管理、分級、篩查。為高危孕產婦提供技能培訓(信息化知識),市婦幼保健院對高危孕產婦信息管理負責培訓技能知識,學習系統的應用和安裝。保證信息管理工作,不定期監督管理婦幼健康信息系統、母子健康手冊的使用情況,利用電話、網絡、現場指導等形式開展監督管理,在管理過程中,將出現或潛在問題及時找出,糾正整改及時開展;充分利用微信、網絡、電視等方式加強信息化管理工作,促進高危孕產婦知曉率和依從性提升。強化妊娠期健康教育,做好高危孕產婦的心理干預,護理人員要加強護患間的溝通,保證對患者和家屬熱情接待,保證動作輕柔,語氣和藹,以具體情況為依據對預防知識針對性介紹,將不安、焦慮、恐懼等負性情緒有效消除,對高危孕產婦合理需求盡量滿足,保證待產環境愉悅、舒適,讓其了解高危因素所造成的傷害,促進其依從性提升。對高危孕產婦叮囑保證定期接受妊娠期檢查,以具體日期為依據做好篩查工作,強化產檢干預,定期提醒孕產婦產檢,護理人員要對孕產婦情況實時監測,及時上報監測結果;對高危因素強化管理,為促進護理質量提升,保證各種檢查完善,包括血常規、尿常規、血糖、肝功能、腎功能、B超、心電圖等,利用會診制度,針對高危孕產婦(基礎疾病、先天性疾病),開展專家會診,對孕產婦情況綜合分析,將治療方案針對性提升;強化孕產婦飲食、藥物、姿勢等指導,將高危因素盡量消除。強化護理人員和管理人員培訓,通過專業培訓提升護理人員對高危孕產婦認知,對管理方法全面了解,對危急重癥、合并癥處理方法熟料掌握,使其業務能力增強。
1.3 觀察指標
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對比;對比管理滿意度,選擇我院自制問卷對滿意度了解,0~100分為分值范圍,處于85~100分范圍內歸為非常滿意,處于60~84分分值范圍歸為基本滿意,處于<60分范圍為不滿意,基本滿意度+非常滿意度=總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孕產婦、新生兒死亡率對比
與對照組對比,新生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試驗組均明顯較低(P<0.05),見表1。
2.2 管理滿意度比較
與對照組對比,管理滿意度試驗明顯較高(P<0.05),見表2。
高危孕產婦對新生兒和孕產婦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需強化高危孕產婦的管理和干預。以往信息管理以紙質信息管理方式為主,但是針對時代需求已經無法滿足,同時紙質管理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容易丟失,同時會泄露孕產婦隱私,會使工作量加大[4]。以往高危妊娠門診開放日僅有每周固定一天,每天可達接診量60人次,醫護人員呈現較高勞動強度,迫切診療需求無法得以滿足,會導致醫患糾紛發生[5]。除此之外,對患者提醒復診也是繁重的工作,需對復診日期確定,對號碼查找核對,利用電話對患者和家屬通知,不但時間精力大量消耗,有時會發生電話無人接聽情況,無法獲得滿意的追蹤效果[6]。孕產婦在分娩階段,要重新建冊孕產婦住院和門診信息,在復診過程中,不但要對圍產保健手冊登記,同時要對既往附加記錄和登記信息查找[7]。常規管理方法雖然具有連貫性,但是效率無法保證。基于此,通過積極探索,對管理方式優化,施以高危孕產婦管理,即充分利用甘肅省婦幼健康信息系統、母子健康手冊、孕產婦管理檔案,為孕產婦提供高質量的管理服務,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對比,新生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試驗組均明顯較低(P<0.05);與對照組對比,管理滿意度試驗明顯較高(P<0.05),證實了高危孕產婦管理可降低新生兒死亡率,可提升管理滿意度,其應用價值較高。高危孕產婦管理充分利用甘肅省婦幼健康信息系統,對條形碼掃描,不會丟失孕產婦信息。建設婦幼保健信息化管理,在全市范圍之內可實現資源共享,準確、及時篩查高危孕產婦,以便及時診斷、干預,可促進管理規范性提升。圍產保健中高危妊娠管理為重中之重,強化信息化管理可使圍產兒和孕產婦死亡率降低。在婦幼保健管理中實現信息化管理可充分利用大量資源,以保證婦幼保健事業不斷發展[8]。高危孕產婦管理依托互聯網平臺,管理系統更為快捷、簡便,利用電腦開展管理工作,利用互聯網維護和升級系統,不會影響工作。利用甘肅省婦幼健康信息系統,可使手工登記工作省去,可節約資源,提升工作效率,提升高危孕產婦管理水平,可將數據信息提供給衛生部門,以便制定干預措施。本研究不足仍存在,研究體現橫斷面研究,無分析各項變量的因果,可使研究深度提升,研究要多中心開展,提升學研究的質性和量性,將缺陷得以彌補,為臨床提供更可靠的依據。
綜上所述,對高危孕產婦施以高危孕產婦管理效果較好,可使母嬰死亡率降低,可促進管理滿意度提升,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 于大方,田寅,王曉敏.產科護理人員對高危孕產婦"五色管理"的認知差異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 2021,27(9):63-66.
[2] 孫秀艷,劉柳,姜文,等.宮內轉診高危妊娠孕產婦風險管理及臨床效果研究[J].護理管理雜志,2022, 22(8):560-565.
[3] 張慧,鄧艷.高危孕產婦管理在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中的影響分析[J].當代醫學,2021,27(22): 115-117.
[4] 陳紅燕,明鑫,胡雅瓊,等.婦幼保健機構高危孕產婦一體化管理模式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21,37(23):4124-4126.
[5] 馮薇,唐亞莉,解紅文,等.基于產科聯盟的高危孕產婦區域信息化管理平臺的設計與應用[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2,29(3):138-141.
[6] 楊娟紅,茍紅紅,劉妍,等.基于HIS系統的高危孕產婦預警信息化管理平臺在門診孕產婦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21,37(22):168-171.
[7] 陳婉真.高危孕產婦管理中婦幼保健信息化的應用及對孕產婦、圍產兒死亡率的影響[J].中外醫學研究,2020,18(1):161-163.
[8] 汪園,鄭何媛.妊娠期高危孕產婦風險管理及分級預警的實際應用效果與價值分析[J].中國醫藥科學,2020,10(14):102-10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