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飛 茅煒 周忠霞 趙研 王蕾
痤瘡是一種皮脂腺單位慢性炎癥性皮膚病,其發生機制與免疫反應、炎癥有關,多發生在顏面部,也累及胸背部及頸部,主要表現為囊腫、結節、膿皰疹、丘疹、粉刺[1]。5-氨基酮戊酸光動力療法(ALA-PDT)是機械結合藥物治療的方法,能夠改善皮脂腺導管角化、調節免疫、降低皮脂,對重度痤瘡患者治療效果顯著[2]。然而治療仍然可遺留紅斑、增生性瘢痕、凹陷性瘢痕。重度痤瘡及后遺癥影響患者容貌,間接影響患者的學習、就業、人際交往和擇偶,容易引起抑郁、自卑等情緒。據報道,大約47.60%女性痤瘡患者存在焦慮情緒,46.30%患者存在抑郁情緒[3]。因此,治療過程中配合有效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外化敘事心理干預從精神、社會、心理及身體4個維度改善患者心理體驗,有利于改善護照不良心理反應。本研究探討外化敘事心理護理干預對ALA-PDT治療的重度痤瘡患者的干預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20年6月—2021年11月醫院進行ALAPDT治療的重度痤瘡患者120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條件:符合《中國痤瘡治療指南》[4]中重度痤瘡診斷標準;年齡≥18歲;病變分級為IV級。排除條件:面頸部感染、破潰;疤痕體質;合并其他皮膚疾病;哺乳及妊娠期女性。按組間基本資料具有可比性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40例;年齡18~38歲,平均28.12±9.86歲;病程0.63~6.94年,平均3.78±2.54年。觀察組中男22例,女38例;年齡18~36歲,平均27.35±8.65歲;病程0.72~7.02年,平均3.76±2.3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給予常規護理干預:①詳細介紹重度痤瘡的病因、病程、疾病的預后及如何預防復發。②治療前介紹光動力流程、治療時及治療后的反應,注意事項、術中護理及術后康復護理。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外化敘事心理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
(1)干預地點、形式及干預者:選擇示教室、會議室等環境安靜的地點,由本科室3名護理經驗豐富的護士面對面干預。
(2)干預時間:第1周隔天干預1次,第2周每3 d干預1次,每次30 mim。持續干預14 d評估干預效果。護理時間上盡量避免患者治療高峰期。
(3)護理措施及步驟:①構建信任醫護關系,收集患者故事。營造舒適、安全氛圍,使其積極放松,放下心里戒備。全面了解患者對痤瘡態度,鼓勵患者吐露心聲,介紹光動力療法優點,比如安全性高、損傷小、副反應少、高效等優點。采用通俗易懂介紹ALA-PDT治療時及治療后的反應、如何護理以及避光的方法和時間。以治愈的病例為例解釋患者疑問,緩解患者情緒。比如“您有什么不開心的一定要講出來喲,我們會幫助您的”“痤瘡是否影響您學習、就業、人際交往和擇偶?您放寬心,積極配合治療,痤瘡是可治愈的?!币酝樾膽B度鼓勵患者,使其冷靜,減少由于過度理想化而形成的期望偏差。②用心聆聽,產生共情。與患者交流時,護理人員需用心聆聽,將目光停留在患者兩眼的三角部位或唇心。評價敘事內容。整理患者個體化資料,挖掘積極信息,了解患者心理狀態,了解由于重度痤瘡對患者就業、擇偶的影響,而且結合患者實際情況安慰患者。③外化心理護理。將重度痤瘡比如為“壞蛋”“麻煩”等擬人化的稱謂,引導患者以旁觀者角度對待自己遭受痤瘡折磨的痛楚。比如“那個壞蛋脾氣怎么樣?”。幫助探究痤瘡給自身生活帶來的影響,通過什么措施減弱不利影響。比如“這個麻煩有沒有影響您就業、擇偶?”“您如何對待痤瘡帶來的這些影響?為什么?”引導患者審視這些影響。
(4)探尋閃光事件:以痤瘡治愈病例給患者樹立榜樣,循序漸進提高自信心,比如“您最自豪的事情是什么?”“當別人以異樣眼光看待您顏面上的痤瘡,您有何感想?”。激發患者正同感,使其調整生活態度。
(5)重構故事:“親朋好友在診治期間發揮什么作用?是否支持您進行光動力療法治療?”“您有什么經驗值得與病友分享?”,通過一系列問題,增大患者心理空間。
(6)增強信心:重度痤瘡治療后可能會遺留增生性瘢痕、凹陷性瘢痕,告知患者這些問題通過后續的治療可以有明顯的改善,減輕患者的焦慮,樹立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
(7)音樂干預:待患者休息10 min后,讓患者戴上立體聲音耳機,并播放舒緩、輕柔、節奏緩慢的音樂,音量控制在50 dB,播放時間為25min。音樂曲目可選擇《春江花月夜》 《二泉映月》 《命運交響曲》《小提琴協奏曲》等。在聽音樂過程中,指導患者跟隨音樂進行漸進性肌肉放松,放松過程中做深呼吸。
(1)負性情緒:分別于干預前后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進行評估,其中SAS分值>50分則可判斷為存在焦慮,SDS分值>53分則可判斷存在抑郁,SAS、SDS分值越高則表示患者的焦慮、抑郁情緒越嚴重。
(2)生活質量:本研究采用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問卷(DLQI)[5]進行評估患者生活質量,該量表包括家庭生活、個人社交、自我感知3個維度,每1個維度評分為0~30分,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低。
(3)護理滿意率:本研究采用自制滿意度問卷進行調查,從護理質量、護理技術、宣教、告知程度、服務態度5個維度評估,共計20個條目,各個條目評分0~100分?!?0分為滿意,<60分為不滿意。該問卷的 Cronbach’sα為 0.942,結構效度為 0.834,內部一致性為0.835。
應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SAS、SD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SAS、SDS評分均明顯降低,并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負性情緒比較(分)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DLQI量表的家庭生活、個人社交、自我感知3個維度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DLQI量表3個維度評分均明顯降低,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組間比較,觀察組的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
給予外化敘事心理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比較
痤瘡患者在病程中會伴隨較嚴重的自卑心理,尤其是18~25歲年輕人群體。但有研究發現痤瘡患者在進行光動力學治療后,自尊心和自信心都會提升[6]。隨著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發展,臨床需要給予治療同時,給予有效心理護理。
研究表明,30%~50%的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由痤瘡引起的心理障礙[7]。輕者表現為焦慮、易怒、自我封閉,重者表現為嚴重抑郁,甚至出現自殺傾向。而大部分患者在痤瘡緩解后其心理障礙癥狀也有明顯的改善[8]。敘事心理干預在臨床護理中得到較多的應用,本次研究將外化敘事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重度痤瘡患者護理中,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外化敘事心理干預能夠緩解重度痤瘡患者不良情緒,與既往研究[9]相似。外化敘事心理干預更為頻繁與患者互動,傾聽患者訴說,而且護理中將患者作為獨立個體,構建平等和諧護患關系,并非主客體關系。重度痤瘡影響患者外觀,不利于學習、就業、人際交往和擇偶,患者往往由于生病而產生自卑感,不愿主動表達自己觀點。外化敘事心理干預為患者提供面對面、一對一溝通交流機會,營造安全環境,鼓勵患者打開心扉[10]。尋找患者痛苦來源,分析痤瘡給患者帶來的不利影響,引導問題外化,擴大患者心理空間。在生活質量方面,本研究中,干預后,觀察組干預后的家庭生活、個人社交、自我感知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說明外化敘事心理干預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產生這一結果的作用機制在于,外化敘事心理干預全程貫穿人文護理,評估患者實際需求,給予患者信息支持及情感支持,訴說痤瘡帶來的困惱,提高生活質量[11]。讓患者聆聽舒適、輕緩的音樂,能讓音樂的刺激直接作用于下丘腦和邊緣等情緒中樞,抑制EPH、NE分泌,進而調節患者的負性情緒。同時,音樂的聲波震動還能引起細胞共振,進而增加內咖肽分泌,起到緩解患者焦慮、緊張等情緒的作用。
護理滿意度是臨床護理的重要指標,是評估護理質量的參考依據,是優質護理及人性化護理的體現。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說明外化敘事心理干預能提高護理滿意度。原因在于,外化敘事心理干預能夠傾聽患者內心感受,了解患者因為痤瘡在就業、社會交往中遇到的困難,再給予針對性干預,緩解患者心理痛楚。與患者交流時,用心聆聽,將目光停留在患者兩眼的三角部位或唇心,通過患者的眼神變化了解其心態變化,并讓患者感受到被傾聽、被尊重的溫暖、舒服。
綜上所述,外化敘事心理護理干預能夠緩解重度痤瘡患者不良情緒,提高生活質量及患者護理滿意度。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是觀察指標不太全面,今后需進一步觀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