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平 葉勇明

林高峰寫給家人的信
在古田會議紀念館里,珍藏著5封塵封已久的家書。這些泛黃的家書寫于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穿過炮火硝煙,越過時光歲月,字里行間昭示著一位中國軍人篤厚的家國情懷,見證著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戰歷史。
家書的寫信人名叫林高峰,1917年出生于福建省上杭縣才溪鄉一戶貧農家里。1930年3月,林高峰在校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在組織的培養和同志們的幫助下,他樹立了堅定的革命信念,對黨和革命事業更加熱愛。小學畢業后,他來到紅軍藥材合作社學醫。
1932年,林高峰在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鼓舞下,積極響應黨的號召,報名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最初,他在福建軍區政治部任宣傳員,后來到汀連獨立營任文書。不久后,林高峰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戰爆發。得知此消息,隨軍駐扎在龍巖白砂的紅軍戰士林高峰隨即于7月29日給父親寫了一封信,信中這樣寫道:“近者國共合作已告成功,全面抗戰已將開始,中華民族解放的曙光正向著大道邁進,尤其是在最近中央為了抗日救國實行全國征兵,徒手人民動員參加抗戰,何況我們已身為軍人,豈能落人之后乎。”
林高峰堅定地向父親表明了身為軍人的職責和使命,表示決心參加抗戰,血戰沙場,誓死報國,一個中國共產黨人、一位紅軍戰士的拳拳赤子之心和崇高的家國情懷躍然紙上。
1938年1月,遵照中央軍委命令,閩西南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第二支隊。林高峰任第三團政治處宣傳教育股股長,跟隨軍隊奔赴蘇皖抗日前線。2月14日,在隊伍開拔前夕,林高峰又給家里發去家書:“本軍為要殺盡日奴,應時刻準備上前線殺敵,以最后戰勝日本,取得最后勝利。”
為了實現抗戰勝利的目標,身為政治宣傳教
育股股長的林高峰還積極宣傳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和我軍宗旨,發動一切力量,動員家鄉父老支持前線抗戰。1938年9月4日,林高峰在蘇南前線寫下書信,寄給外祖父、大伯等人,勸告他們“諸君,我們眼光要看得遠,光明的日子正在前面等著我們,因此希望你們做事妥為慎重”。在信中,林高峰還敦促正告他們在后方必須維護國共合作的協議,保護紅軍家屬生命財產的安全,攜手同心贏得抗戰勝利。
在戰火紛飛、硝煙彌漫的抗日戰場上,身為軍人的林高峰深深明白家人心中的擔憂和掛念,為了寬慰親人,他也及時地將前方勝利的佳音報給家里。1938年10月3日,他寫信給雙親報告近來部隊在前線英勇殺敵取得勝利的消息:“本軍在江南地方開展廣泛的游擊戰爭,天天與敵人打仗,不斷的牽制敵人,且取得很大勝利。”這讓后方分享勝利的歡樂,看到抗戰必勝的光明前途。
林高峰堅信勝利終將會到來,可他卻沒能等到那一天。1941年1月,國民黨當局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皖南事變”。林高峰面對頑軍,身先士卒,在安徽涇縣章家渡壯烈犧牲,年僅24歲。
從軍9年,從閩西到蘇皖,林高峰以七尺男兒之軀,一腔熱血赤誠奔赴革命前線。在那段炮火硝煙的歲月里,無數的林高峰們前赴后繼,正是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最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