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個閃著金光的詞。有的夢想需要闖關破局、萬里奔赴,有的夢想則需要年復一年堅定地守護。40歲的馮江是后一種追夢人。
馮江14年來守護的沉湖,是武漢這座城市最珍貴的寶地之一。冬天的沉湖遠離城市,候鳥穿梭,美不勝收。然而,當這一場景定格成為長年累月的工作生活場所時,也意味著困難、孤獨、艱辛和清苦。更不用說,14年前,環境保護意識尚未深入人心,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的污染防治,是一場艱辛而漫長的攻堅戰。對一名剛走出校門的大學畢業生,這確實是一個冷門的職業選擇,一場勇氣與定力的考驗。
這也正是年輕的馮江當年的困惑:寒窗苦讀多年走出山山水水,大學畢業再入山山水水,值得嗎?
14年的青春,書寫出一張答卷。在沉湖,他是駐守基層站點時間最長的人,是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后發現鳥類新紀錄最多的人,是保護區和十里八鄉的“活地圖”。這背后,是長期風餐露宿的巡湖、單調乏味的記錄,是無數次說服、教育、執法,是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化之路上一點一點的摸索與堅持。
一路走來,時間總是能給疑惑者答案,給奮斗者嘉獎。昔日漁網亂插的沉湖,如今再現“氣蒸云夢澤”的壯美,成為國際濕地“明星”、10萬候鳥的冬日家園,成為市民共同珍惜、引以為豪的生態寶藏——這樣歷史性、轉折性的變化,給了馮江無與倫比的成就感。
(摘編自《長江日報》2022年12月19日)
◆素材解讀
沉湖是中華大地上生態環境保護歷史進程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前所未有的戰略高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美麗中國建設邁入新境界。在這歷史性進程中,馮江有幸成為親歷者、奮斗者、見證者。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守護綠水青山,守護屬于這座城市、這個國家甚至這座星球的“寶貝”,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綠水青山——這樣的人生與夢想,誰說不是最值得的呢?
◆適用話題
保護環境 綠色發展 堅守夢想 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