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網友在網上發帖說道:“我在家里的時候,有時生氣了,跟老媽說話就會大聲嚷嚷。她總說我是‘窩里橫’,讓我有能耐去外面橫!”
從心理學來看,“窩里橫”可能與外界過分壓抑有關系。精神動力心理學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人格社會面具”,我們希望在社會中想要扮演的角色或者身份能夠得到他人的認可,讓自己的社會形象有利于社交。

不過,溫暖的家庭是讓自己放松的地方,不需要帶著沉重的“面具”去壓抑地生活?;蛟S你因為對自己現階段的“人格社會面具”不是很滿意,所以把負面情緒帶回了家,宣泄給家人。你卸下了“面具”感覺很舒服、很輕松,但這往往會傷害到你最親近的人。
不妨調整一下自己,讓潛意識中最真實的自己和“面具”下的自己融合一下,在適當的場合把自己最真實的感受表達出來,讓更多人了解自己。
在家里,可以嘗試社會心理學中常用的溝通策略,多用“我語言”,少用“你語言”。比如,面對老媽給你買的衣服,你說“老媽,我太黑了,這件衣服好像不太適合我”和“老媽,你怎么買這么難看的衣服”這兩句話,后者聽起來更像是在指責媽媽,可能會激怒她。
認識自己,覺察自己,是良好溝通的開端,別讓“窩里橫”傷害最親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