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廣州市番禺區象賢中學 潘妙丹
整本書閱讀是語言教學的新趨向,反映了英語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融合統一的特點。在深度教學背景下,把整本書閱讀融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可在很大程度為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提供保證。高中英語的整本書閱讀應以“整體外語教學核心理念”為引導,堅持“整進整出”的教學原則,通過挖掘語篇主題意義,創設層次豐富的活動內容,為學習者創設開放、探究的語言環境,從而推動學習者思維品質的提高。本文通過Wonder(《奇跡男孩》)的教學課例,探索在高中階段英語整本書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質的有效教學策略。
整本書閱讀是指相對于較短小章節閱讀的完整本冊書籍閱讀,是教材選文的有益補充,是由教師指導學生在課內和課外開展自主讀書與探究的一種形式。整本書都有完整的情節和故事結構,都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內容,為學習者創造了一個既有深度又有廣度的閱讀格局,在培養學習者英語核心素養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張金秀,2019)。閱讀整本書時,學生可以接觸到一個更真實的語言環境,能夠豐富自身的語言知識。學生通過辨析語言和行為背后的文化內涵,比較中外異同,提高跨文化認知。其次,針對不同的讀書目的,學生可以綜合使用精讀、略讀和瀏覽等方法,梳理作品的感人場面以及故事整體的架構,從而進一步探索個人的精神世界,實現主題意義的建構,不斷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思維品質的發展。最后,學生通過學習檢索作者資料、寫作背景等信息,拓展閱讀途徑,進一步增強閱讀水平??偟膩碇v,英語整本書閱讀以更真實的情景、更全面的內涵和更豐富的語言引導著學習者積極投身到讀書過程中,從而推動學習者的語言知識、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提高。
本課例選取的整本書是美國R.J.Palacio寫的Wonder(《奇跡男孩》),教學對象為普通高中高二年級學生。這是一部青少年成長勵志小說,主題涉及“人與自我”和“人與社會”,包括了個人成長、友誼、親情、學校生活、校園霸凌等,反映了青少年勇于面對挑戰并在成長中逐漸認識自我的成長觀。小說描寫了大量的家庭生活和校園生活等學生非常熟悉的場景,以第一人稱敘事的形式講述,學生能真切地感受人物微妙的情緒變化,從而更好聯系自己的成長過程,產生共情。小說的語言淺顯生動,運用了很多虛擬語氣和非謂語,出現了很多熟詞新義的情況,表現力豐富,對學生學習語法、詞匯是有益的補充??傊?,這本書主題意義多元,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豐富,有助于學生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提升。
1.整體感知,激發閱讀興趣
整本書閱讀最大的優勢就是為學生呈現完整的語篇,承載主題、語言、思想等,推動核心素養的整體提升。在閱讀開始前,教師呈現小說的封面內容、書名、插圖繪畫、封里等信息,引導學生積極預測故事的內容,幫助學生熟悉創作背景和想法,有效地掌握作品的故事線索,進而調動學生閱讀的好奇心和興趣,產生讀者期待。在學生充分預測故事內容后,教師鼓勵學生閱讀第一節,找出主人公Auggie平凡以及與眾不同的方面,形成對主人公的直觀印象。在最后環節,教師布置接下來閱讀中學生要完成的自主學習任務—“閱讀圈”活動,分配角色:負責閱讀材料總結的Summarizer(總結者);負責處理重要詞匯、短語或表達方式的Word Master(詞匯解析者);負責提出思考性問題,引領學生展開思考及討論的Discussion Leader(組長);負責建立聯系并分享所閱讀的內容與人生經歷、生活背景、主題等關聯或感想的Connector(關聯者),為下一步閱讀奠定基礎。
2.挖掘主題,提升思維品質
教師組織學生圍繞著主題意義,把自主、探索、合作等學習方法有機地融合并運用到不同的情境中,引領學生更全面地感受認知、分析、判斷、歸納、創新等思維過程,進而對主題意義有更深層次的思索。例如,教師指定閱讀小說Part One部分章,閱讀圈的總結者總結梳理主人公Auggie在融入學校生活中所面臨的巨大挑戰。組長根據故事情節及主人公的情感變化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小說所涉及的“個人成長”的主題意義,內化反思Auggie的父母送他上學的決定,理解父母鼓勵他勇敢面對困難和挑戰的苦心。
3.合作交流,促進語言發展
整本書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多發揮組織、示范、指導、引領的作用,以多元化、體驗式的語用方式串聯整個課堂教學流程,幫助學生在“在用中學,在學中用”。一個重要的線索是Agguie老師分享的箴言,如“When given the choice between being right or being kind,choose kind.”“Your deeds are your monuments”等。通過解讀箴言,學生進一步深化對人物性格的認識,并建構情節中的故事內涵。教師對學生評價箴言進行語言表達的點撥,強化學生的語用實踐。
4.遷移創新,優化學習能力
Wonder(《奇跡男孩》)是以成長和友善為主題的小說,里面校園生活和家庭生活場景的描寫,容易引起學生的共情。學生有依據地分析主要人物角色情感變化主線,總結本書主題,并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反思自己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通過圖表這種思維可視化的形式展示。

這部小說還被改編成勵志電影,學生閱讀后通過對比,總結歸納小說和電影的異同,通過討論,引導學生正確評價電影改編的優缺點。這種“跨界閱讀”開辟了新思路,側重讀與看的比較,學生進一步思考觀看電影與閱讀小說兩種模式的本質差異,從學習策略上總結兩種學習方式對自己的幫助。
實踐表明,將整本書的閱讀有機地融于英語教學,可在很大程度為高中英語核心素養培養提供保證。但由于它是一種探索,為了驗證其有效性,為能使整本書閱讀更持久、更全面地運用于高中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仍應加強整本書閱讀教學的指導,探索更多行之有效的整本書閱讀教學策略,構建科學合理的多元評價體系。